JT叔叔慢慢教-21-甘草的药性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草:甘草的药性
甘草这味药,张仲景的方剂里面,有些方子是用炙甘草,有些方子是生甘草。而从前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变成了《伤寒论》跟《金匮要略》这两本书,那么发生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凡是在《伤寒论》里面的甘草一定有加一个小字,就是“炙”,然后,《金匮要略》里面的甘草都没有,所以就变成,历代的医家如果这样乖乖读书的话,就觉得说,凡是治伤寒一律用炙甘草,凡是治杂病一律用生甘草。那到底是不是一定是这样,其实很难说。说不定真的是抄书的人某一本书就完全没有抄到那个字,以至于就是分成伤寒国跟金匮国的甘草这样子。但是这个东西会发生什么状况呢?因为历代我们都是乖乖的照书吃药,所以呢就是会有一个状况,就是大概伤寒方他写炙甘草我们就开炙甘草了,金匮方我们就开生甘草嘛。
那生甘草具有一个炙甘草没有的副作用,是什么呢?就是生甘草具有现在西医说的类固醇的作用。也就是类固醇是西医用的一种缓和剂嘛,就是当有一个很严重的病,比如说什么自体免疫功能失调啊什么那种病的时候,或者是严重的发炎的时候,会用到类固醇。为什么要用类固醇?或者气喘发作的时候也会用类固醇,那为什么要用类固醇?因为类固醇既不能治你的病,也不可能让你的身体变好,可是它可以让你的病邪也缓和下来,病也缓和下来,让你争取一点休养的时间,是不是这样子,这是类固醇的功用。那生甘草就充分地具有类固醇的功用,所以类固醇用多的副作用,生甘草虽然没有像类固醇那么明显,但是也是会有。而炙甘草就不太会有。甘草要炙过之后来除它这个副作用,他讲的是真的。因为呢中国大陆呢研究伤寒金匮这个书也很多嘛,像有一类的书就是把各种伤寒的方临床上的一些东西都搜集在一起,变成一本书。然后各种金匮的方都收集在一起,变成另外一本书,像你在看中国大陆的这两本书,就是一套两本书的时候,就看到说,伤寒里面甘草一样是放3两、4两的方,好像都没有什么副作用。可是《金匮》里面呢,你看到它甘草放得多一点的方,就会发现它后面的注记,说什么这个方吃太多会变成月亮脸,那个方吃太多会变月亮脸,所有的副作用都在金匮那边,所以就是说生甘草就是会造成这个状态。
那生甘草吃起来那种类固醇的感觉,比如说,我曾经吃过一个生甘草放得有一定的量的方,叫做甘草小麦大枣汤。那就会让人觉得,哇,那整个人啊,好像,被那个药拖的,整个人都慢下来的那种感觉,会感觉得出来。可是同样甘草也放那么多,也很甜的小建中汤,吃起来一点感觉都没有,就是它这个生甘草有生甘草的力道。
在中国古时候,最常用生甘草的机会是什么呢?大概一般的方剂来讲是,用生甘草在解毒消炎,那我们用类固醇也是这样子在用它,就是解毒消炎。那这个生甘草拿来消炎为什么好用呢,其实不是说它好用,而是啊我们说发炎是细菌性的感染,那一般的消炎的药都是要能够苦寒、能够退炎杀菌,所以都是很苦很寒的。比如说什么黄连、黄岑、黄柏,那种比较苦寒的药,所以,一般消炎的有效的中药,还有龙胆草,吃下去人体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那相比之下甘草就比较没有那么多损害了,它只是比较温和吧,不会把人的元气打散,所以用甘草有用甘草的意义。那就甘草在消炎的药里面这样用,好像一直到清朝初年的时候,傅青主那一派变成陈士铎那一派的时候,开始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转折。当然不是从他们开始,而是他们让这个事情明显化,就是后来中国人在那个时候好像发现有另外一个药蛮好用,叫做金银花,就是忍冬藤。金银花你要用就要用很重,所以一用就用1两这么多。那金银花也是一个消炎很强的植物,可是金银花的好处是,它虽然凉而且消炎,可是它对身体的元气造成的破坏很小,所以到现在的话,我们需要消比较严重的发炎,我们就比较选择用金银花,这样子的话副作用小,消炎效果也很好,那甘草就开始退位了啊,大概是这样一个状况。
那甘草的这个类内醇的药性呢其实很明显的作用在一点就是:中药里面的解毒。那我们中国人说,对毒的定义,中国人说什么呀,说:毒者,气之偏者也。然后另外有一句话叫做:香者,是气之正。就是香味是气很正,才会闻到香味,那毒的话是气的偏。因为我们中国人定义,凡是气有偏的东西就有毒,所以我们中国人的用药这件事情,在上古时代就称之为毒药。因为我们用药,有的药比较寒,有的药比较热,那这个或寒或热或散或补,这个都是气的偏啦,所以凡是用药就是用毒,这是古时候的一种观点。但你像附子,因为它大热,所以就是大毒,大概是这样子,当然附子本身是有毒性的了,只是大概是这样的观念。
日本人就说,如果一个人吃河豚中毒,你要把这个人赶快埋到土里面去,那埋在土里面可以让这个毒,就是让它缓和下来,分解掉,这是土这个性质,或者说我们药味这个甘这个甜味这个性质,就是会有这种调性存在,所以,甘草刚好是,我们一般认为是最甜的本草嘛,所以它就会让这个毒性能够拖住,然后让它慢慢分解,就它有这个缓的药性,所以我们中国人会用甘草来解毒。
但是,实际上甘草不会解毒,那当然不会很解毒啦,不然的话,我们一帖四逆汤里面甘草、干姜、附子,里面有了甘草,那应该都是解掉啦,所以附子跟干姜都没有任何效果才对啦,这样子不是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吗?所以,它当然不是真的能够解毒,甘草实际上用的是这样子的,比如说大陆做过一个实验,如果你直接用附子这味药去强心阳,他们把一个小老鼠的心脏拿来做实验,如果单用附子跟干姜之类的东西,那个心脏就狂跳一阵,然后就衰竭而死。可是如果你在这个附子和干姜之外呢,再加上一点甘草,这个心跳就会很稳定有力量,而可以撑很久,所以,甘草能够让我们的药性变得比较缓和,而比较持久,这个是甘草实际上在用时候的药性。
这个吃药的毒,如果要解的话,那甘草我们习惯是用甘草跟黑豆煮成的汤。我平常用的剂量是那个药局买的那个青仁黑豆1两,然后生甘草5钱,到了《医方集解》的那个方子好像甘草还放更多啊,那更多更有效啊,只是太甜了我吃不下去了。但那个黑豆1两、甘草5钱,这个1两、5钱是现在的剂量哦。这你煮一煮要什么时候吃啊,就是当你吃错药的时候,就是你不小心麻黄汤证吃了桂枝汤了,那个药走得让你很不舒服了,然后你病也不会好,你就先喝一点黑豆甘草汤,那个药性马上就消失了。那从头吃起这样子。就像从前,我之所以学这个方,就是当年好像是有一个学妹在感冒,我不知道她吃了六味地黄丸,然后这学妹感冒被束在里面,然后老师马上加吃这个方解掉,然后才学到了。这是吃错药的时候来解的,黑豆甘草汤。那黑豆能够把各种药的药性吸收掉,所以它蛮有意义的啊,就用黑豆甘草汤可以。
那至于说这个“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啊,这个身体里里外外这或寒或热的邪气,其实生甘草来讲的话,对它有这个药性,类固醇药性都给它平下来。那“坚筋骨,长肌肉,倍力”这件事情呢,首先是甘草炙过以后,在《伤寒论》里面用炙甘草,本来就是把炙甘草当作一种补脾胃的药的,所以,用炙甘草能够补养脾胃,因为它的药性比较甜、比较温和,所以比较补脾阴,那如果是补阳的话,这个人的力气会变大,可是肉不会变多。可是补阴的话,这个人肉就会变多,因为阴是有形的东西嘛,所以甘草在这种事情上是有用的。
那再次讲,正常的补药范畴,就是用炙甘草在汤剂里面,本来就可以补脾胃,可以补气,甚至可以补津液,都是可以的。但是,以不正常的使用范畴来讲的话,中国人古时候,有一些硬要人长壮长肉的方,就是用生甘草做成药丸,然后每天吞。那这个东西呢,就是运动员使用类固醇是为什么,就像当年那个陈助教在很小的时候,是常常发气喘的人,他后来学中医以后几乎就没怎么发了。他是先用中药让自己拼命发气喘,然后就不要当兵,然后之后再医好。然后,他小的时候呢,他就常常跟我讲那件事:学长,你看我病成这个样,我还全身都是肌肉,因为我们发气喘都要吸那个类固醇,当吸的时候,就全身都是肌肉这样子。但是这个,其实我就很记得说,的确那类东西会有那样的作用,如果你把甘草用到邪道啊,每天吞那个,那就会长肌肉,马上长的话就变成月亮脸、还是什么水牛腰嘛。就是会过头啊,基本上是,不是一个补药的王道啊。我觉得我们《伤寒论》里面有太多的好补药了,绝不是用那么粗的方法,那这个长肌肉,倍力哦,大概就在那种地方。
至于他说“金创,尰,解毒”。金创就是受到那个刀伤或者是痈就是化脓的肿块(二校注:按JT讲义引《神农本草经》,痈,应为尰之误。尰,读zhǒng,足肿病。故这里原文用尰不用痈。),那这个东西呢,用甘草真的都是可以解毒的,我说后来我们比较用金银花把它代替掉,但是,的确是可以用甘草来消炎的,所以生甘草有这个消炎的效果,那这是甘草的药性。
当然我们讲到这样呢就是个别为这个药性划出一个框架啊,实际上怎么使用、要用多少,我们以后一个方子一个方子来认识它,那个学习才会比较扎实一点。
文源:彩云长在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