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裂汉帝国的终极杀手——袁绍(八)

感谢各位点赞读者捧场,谢谢。

(紧接上期)

董卓迁都

在有可能被盟军三面合围的危险中,董卓加快了迁都节奏。迁都长安,既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与凉州通道存在被白波军打断的危险问题,又可以避开盟军的锋芒,拉长战略纵深地带,分散盟军的兵力,还可以得到边章、韩遂西凉军的战略支持。

韩遂与董卓在灵帝时本来是对手,这时怎么又结为一方了呢?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估计是董卓进京诛杀宦官时双方达成了协议,因韩遂也痛恨宦官,曾经以杀宦官为名进攻过长安。双方结为一方的证据是董卓在提出迁都理由时说漏了嘴,说边章、韩遂写信来要朝廷迁都,不然就要带兵来攻打。这也许是董卓的托辞,但灵帝、宦官、外戚全都消失后,同为凉州军的边章、韩遂和董卓已经没必要敌对,完全有合谋的可能。

迁都势必会引起朝臣的反对。有于公的反对,东汉一直建都洛阳,贸然迁都,必定会引发朝局混乱,影响朝政正常运行。东汉皇室祖陵在洛阳,不可能迁走,以后的祭祀大典,皇帝、百官还得回到洛阳,也会给朝廷正常秩序带来麻烦。长安皇城年久失修,在前几年的战事中又遭到很大破坏,根本没有可供朝廷行政办公的地方,又要大兴土木修建宫室。

于私的反对不言自明,大家的不动产都在洛阳,一迁都这些就没了。

城门校尉、河南尹朱儁,太尉黄琬、司徒杨彪都反对迁都,与董卓相持不下。司空荀爽害怕董卓加害反对迁都的官员,就附和迁都。董卓当天就免去了黄琬、杨彪的官职。

关东盟军于190年正月起兵。董卓二月开始迁都长安。三月,汉献帝和百官以及被驱赶的数十万洛阳百姓到达长安。由于皇宫破败,献帝没地方住,就住京兆府内。

董卓并没有随大队一起往长安,而是将长安事务委托给王允管理,自己则屯住在洛阳毕圭苑中,与吕布等武将带兵留在洛阳断后。

献帝和百官入长安后十四天,董卓指使人杀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并灭族。袁氏家族五十余人惨遭杀害,袁绍生母也在其中。董卓此举虽然是想以此震慑关东盟军和威胁朝内大臣,但泄私愤的心态太过严重,使得这个行为显得有些莽撞。从其激起的后果来看,软禁袁氏家族成员比杀掉他们更有用。

门生故吏杀掉恩师府主,在历朝历代都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决不能为当时社会所容。袁氏家族遍布天下的门生故吏得知恩师府主被害,群起而反。依附袁绍的诸侯、豪杰感慨袁氏家族的悲惨遭遇,都想为袁绍报仇。各州郡蜂拥而起的反董民变,全都打着为袁氏报仇或者干脆就打袁家旗号。

事关国家的争斗突然变味,成为两大家族的私仇。这恐怕是董卓没有想到的,也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也就是说,董卓迁都并不是迫于孙坚的压力,而是主动迁都。仅靠孙坚一支部队没办法打败董卓,说董卓迁都是因为害怕孙坚,与后来说曹操迁都是因为害怕关羽一样,都是片面夸大一个猛将的作用,想当然而已。

 另立刘虞

董卓和关东联盟的争斗是同时进行的,只能一边一边地说,董卓那边暂时告一段落,现在来说关东联盟这边。

曹操,特别是孙坚与董卓打得热闹时,却看不见身为盟主的袁绍出来统一部署指挥,他在干吗呢?

前面一直在强调桥瑁伪造的三公书信和酸枣誓词中仍然都尊少帝、现在的弘农王刘辩为皇帝,不承认献帝的合法性。为了彻底否定献帝,甚至造谣说献帝不是灵帝的儿子。

这是一个巨大的政治缺陷。这个缺陷很快就被董卓抓住了,立即毒死了少帝刘辩,给盟军的政治合法性和凝聚力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在古代史中,依靠武力夺取政权的,不论是农民民变,还是贵族叛乱,大多会寻找和拥立一个前朝皇族子弟为王为帝,以此建立一个合法的政治符号,表示自己武装夺权的合法性。如项羽立怀王,绿林立更始帝,朱元璋立明王等。

董卓釜底抽薪,让盟军丧失了政治合法性,给盟军的凝聚力带来巨大的破坏,为了尽快弥补这个缺陷,恢复合法性和凝聚力,盟军必须重新寻找一个刘姓宗室为拥护对象,树立起道义上正确的旗帜。

找谁呢?袁绍、韩馥商议一番后,决定找大司马、幽州牧刘虞,紧急派出故乐浪太守张岐去和刘虞商谈称帝的事情。

这里有个细节很值得玩味。还记得袁绍起兵时自表的职务吗?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而此时韩馥自表的职务是什么呢?大将军。大将军在车骑将军之上,从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出盟军内部的自相争斗。

韩馥的事情很有趣,他是袁氏故吏,最害怕被袁绍吞并,偏偏第一个被吞并了。后面会聊到。

刘虞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废太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与袁绍关系很好,在洛阳时曾经与袁绍、盖勋等人一起商讨过诛杀宦官的事情。

废太子之后也是个由头,更重要的是袁绍认为他是自己的“战友”,容易说服和控制。而此时董卓也在拉拢他,升他为太傅,但因战乱阻塞交通,任命书没能到达。

谁知刘虞坚决不答应称帝,严厉斥责了张岐,甚至扬言,宁肯逃亡匈奴也不会答应称帝。袁绍、韩馥又请刘虞领尚书事,这样才能承制封拜官员,刘虞仍然不答应。为了表示自己对朝廷的忠诚,刘虞征召右北平名士田畴与从事鲜于银一起,冒险抄小道前往长安朝贡。

献帝一直想返回洛阳,看到田畴带人来朝贡,非常高兴,就派刘虞的儿子,当时在朝为侍中的刘和秘密潜往幽州,让刘虞带兵来接他东归。

刘和途径南阳时被袁术截留。袁术诡称自己也要派兵迎接献帝,让刘和写信告诉刘虞派兵前来会合,一同前往。刘虞还真派了一支数千人的骑兵队伍到南阳,结果被袁术收为己用。

公孙瓒曾劝阻刘虞派兵,担心被袁术知道这个事情后对自己不利,派从弟公孙越带一千骑兵到袁术那里交结袁术,并唆使袁术扣留刘和,没曾想此举给自己的从弟招来杀身之祸。

刘虞的拒绝,使得关东盟军从始至终都没有一个可以替代少帝的政治人物,缺少了这个标志性的政治符号,关东盟军天然地缺少凝聚力。袁绍只是作为一个军事领袖,没办法成为政治领袖,因为他不姓刘,不具备宗法体系里的合法性。

更让袁绍没有想到的是,袁术坚决反对拥立刘虞为帝,袁氏兄弟从此反目成仇。袁绍偷鸡不成倒蚀了一把米,这是另立刘虞造成的最大的损失。如果袁绍、袁术兄弟始终同心协力,任何势力都无法与之抗衡,汉家江山早就改姓袁了。家和万事兴,家不和啥事都兴不起。

袁术反对的真实用意是自己想称帝。袁术此时为后将军,是朝廷封的,不像袁绍、韩馥那样自封,下有孙坚等猛将,辖有豫州、南阳,地盘和实力比袁绍大。

董卓的如意算盘

又得回头讲董卓这边。文字叙述的缺陷就是不能同时展示双方的事态,而在聊这边时又会带出那边的事情,经常会发生交叉,有时可能会让人糊涂,各位读者要注意鉴别。下面先把董卓入长安的事情聊完,再来聊盟军这边。

面对星火燎原的反董局面,董卓也感到有些力不能支,就想分化、拉拢、收买反董势力。派遣大鸿胪韩融、少府阴循、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瑰等东出,与关东盟军谈判。

袁绍当然不会让这些人来分化瓦解自己的势力,指使王匡杀了胡母班、吴循、王瑰等,袁术杀了阴循。韩融因为是著名党人得以保命(胡母班也是著名党人,名列八厨,不知为何仍然被杀)。

其中王匡杀胡母班一事让人感慨唏嘘。王匡因其在洛阳与袁绍比肩入宫诛杀宦官,深得袁绍信任。王匡的姐姐(或妹妹)是胡母班的妻子,胡母班死前留信给王匡,让其善待自己的两个儿子,也是王匡的外甥。

信写得很凄惨,王匡拿到信与两个外甥抱头痛哭。但迫于袁绍的压力,还是只得杀了胡母班。政治争斗容不下人伦亲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也是政治争斗的丑恶残忍之处(王匡后来被胡母班亲属联络曹操所杀,也算是一报还一报吧)。

盟军不妥协,董卓只能加快迁都的速度,自己与吕布留在洛阳断后,期间让吕布带领士兵捣毁了汉家皇室陵墓,盗墓发财,同时搜刮洛阳城内百姓的家财,一座曾经富庶繁华的都城被夷为废墟,赤地千里,一贫如洗。

也就是在这时,愣头青孙坚的大军逼近洛阳。董卓带兵在皇家陵园里与孙坚交战,被孙坚打败,退出洛阳,撤到渑池。孙坚从洛阳宣阳城门进城,遇到吕布阻击,又击退吕布,占领了洛阳。

孙坚在洛阳修缮汉室陵墓,祭祀汉室祖先,捞足了政治资本后,派兵出函谷关,穿插到新安、渑池之间,希图截断董卓的退路。如果能够截住并围歼董卓,就能一举改变时局,历史将呈现出另外的面貌。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孙坚却匆匆而退,经鲁阳前往豫州。

真是前功尽弃,功亏一篑啊!眼看到手的胜利为什么会突然放弃呢?后面再聊。(可参阅本号《孙坚:最正宗的瓜娃子 最勇猛的愣头青》)

逃过一劫的董卓留下河南尹朱儁和女婿中郎将牛辅镇守洛阳一带,率军前往长安。茫茫黄沙中,董卓的身影渐行渐远,各自心怀鬼胎的关东盟军目送董卓扬长而去,没有一支部队表现出有追击的兴趣。董卓的去留似乎与他们无关。

191年四月,董卓进入长安。进城时还特地安排了一出敲山震虎的戏,羞辱昔日的顶头上司皇甫嵩,震胁其他心有不服的官员。

董卓命令公卿百官都要出来迎接自己。皇甫嵩当时是御史中丞,董卓就规定御史中丞以下都要跪拜,摆明了要羞辱皇甫嵩。

到了以后,董卓下车拉着皇甫嵩的手问:“义真服了没有?(皇甫嵩字义真)”皇甫嵩笑着为以前的事情给董卓道歉。没人知道皇甫嵩这笑里含有多少苦涩。一个曾经坐拥数万人马,叱咤风云,一念之间可以让江山变色的名将竟被昔日手下如此羞辱,真让人唏嘘不已啊!

愚忠害人,皇甫嵩与董卓不仅有个人恩怨,还有家族私仇。

以前解陈仓被西凉军围困之时,皇甫嵩不听董卓建议而建功,董卓就很嫉恨。朝廷任董卓为并州牧时,让董卓将兵移交给皇甫嵩,董卓不愿。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郦劝叔叔趁机讨灭董卓。皇甫嵩认为这是朝廷大事,应由朝廷来处理,就将董卓违令的事情上报朝廷,朝廷下诏斥责董卓。董卓更恨皇甫嵩。这是个人恩怨。

董卓做相国后,听说皇甫嵩的叔叔皇甫规(凉州三明之一)守寡的妻子很漂亮,就想纳为己有,以軿辎百乘,马二十匹,奴婢钱帛铺满道路的巨资下聘。

皇甫规妻子不愿意改嫁董卓,到董卓门前跪请。董卓派家奴拔刀围住胁迫她。皇甫规妻子知道死不可免,站起来怒骂董卓:“你这个羌胡杂种,毒害天下,还不满足!我的先人,清德名世。皇甫氏文武全才,是汉家忠臣。你以前难道不是他们的手下吗?现在敢非礼你上司的夫人!”

董卓气急败坏恼羞成怒,拉了一辆车出来,把皇甫规妻子的头吊挂在车辕下,叫家奴鞭杖交打。皇甫规妻子对拿棍棒的人说:“为啥不使劲打呢?你快点将我打死就算是对我的恩惠。”最终被活活打死在车下。这是家族私仇。

对这样一个人,皇甫嵩居然乖乖地听从召唤,屈身其下,真是不智、不明、不值啊!

远离了关东盟军,守住了西凉通道,董卓高枕无忧,开始享乐。他想像姜子牙一样当“尚父”,更想过一把皇帝瘾,把座驾改为金华青盖,爪画两轓的“竿摩车”。这两件事都有凌驾于皇帝之上的意味(尚父没当成,竿摩车也没坐几天,都因为蔡邕的谏劝终止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董卓大封亲属,弟弟董旻为左将军,封鄠侯;哥哥的儿子董璜为侍中、中军校尉。以这两个人掌管兵权。宗族内外亲戚都封官加爵。子孙从怀抱的婴儿起,男的都封侯,女的都封邑君。

董卓自己是郿侯,就在郿县(今陕西郿县)修筑了一个巨大的城坞,即郿坞。高厚达七丈,与长安城墙一样,起名为“万岁坞”。在里面储存了够三十年食用的粮食。自认为:“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这哪里像个雄霸天下的人,分明是个小富即安的守财奴!大争之世,不四出图霸而退守孤城的行为,相当于自杀。奇葩的是不止董卓一个人这样做,后来还有个人也这么想这么做,最后也死于非命。此人就是曾雄霸幽州的公孙瓒。

皇帝在手,家族封侯,巢穴建成,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尽情地享乐吧。

董卓享乐的方法比较独特,就是杀人,还可以边宴乐边杀人,以被杀者的哀嚎充当觥筹交错的伴奏。杀人的方式有断舌、斩手足、凿眼,然后用锅煮。惨不忍睹!这哪里是个人,分明就是个变态杀人狂魔!

其中,假借天象有异杀了卫尉张温。

董卓杀了很多人,为什么要单单要挑出张温来说呢?是因为这二人曾经有段渊源,本来应该是张温杀掉董卓的。

征讨边韩之乱时,张温为太尉,董卓是他的属下。张温屯兵美阳时,召董卓来见,董卓姗姗来迟,到了也桀骜不驯,目无军令。孙坚当时是张温参军,就以傲慢无礼、离散军心、姗姗来迟三大罪名谏劝张温杀董卓立威。张温却担心杀了董卓没人带兵,影响西征,不同意。没想到今天反而被董卓所杀。临死之时,不知道张温有没有痛悔当初优柔寡断的妇人之仁?

不光在长安杀,还接受徐荣的建议,任命原冀州刺史公孙度为辽东太守,让其联合周边少数族群袭击袁绍的冀州后方,并杀掉了当地支持袁氏家族的一百多家豪强。公孙家族也由此开始了统治辽东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可参阅本号《天上掉了个馅饼,他们家还嫌小想要个大的 ——闲聊三国辽东公孙家族》系列)

董卓在长安杀人享乐时,袁绍的关东联盟在干啥呢?在自相残杀,具体有哪些行为呢?下期再聊。

(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史说三国》之五:避义兵董卓迁都

    上集说到关东州郡起兵,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董卓见关东联军声势浩大,想迁都躲避.他大会公卿商议,说:"高祖定都关中,经十一代:光武帝定都洛阳,到现在也是十一代.按照<石包谶c ...

  • 汉末风云录十:商议迁都荀爽助纣为虐 历史之谜皇甫错失良机

    上回说到董卓听从郑泰的劝谏,放弃大规模征兵讨伐袁绍,而计划迁都长安避其锋芒.迁都不是搬家,事情之繁杂.牵涉面之广难以想象,董卓想到了一个人--河南尹朱俊. 朱俊是平定黄巾之乱的功臣,军界的元老,历任文 ...

  • 袁绍起兵讨伐董卓,董卓慌忙迁都长安暂避风头!

    那会董卓正被另一件事情烦恼,有一些当年的黄巾军残余部队,差不多有十万人,他们重新聚集起来侵犯太原,而后攻陷河东一带,很多老百姓都逃到了长安附近的三辅一带避难,董卓是汉朝的主事人,只好派出中郎将牛辅去攻 ...

  • 他率兵进入洛阳,揭开了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局面

    东汉中平六年(189),董卓率兵进入洛阳,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为相国独揽朝政.次年关东诸侯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卓败,挟持献帝西走长安,并驱使洛阳数百万口西迁长安. 董卓的士卒大肆烧掠,洛阳 ...

  • 撕裂汉帝国的终极杀手——袁绍(十八)

    (紧接上期) 献帝回到残破的洛阳,摆脱了西北武人的控制,希望能"建安",而除了拥有皇帝的名头外,毫无经济.军事实力,拿什么来"建安"呢?就必须得到各地诸侯的支持 ...

  • 撕裂汉帝国的终极杀手——袁绍(一)

    开场白 聊袁绍势必涉及当时大批风云人物,尽量把涉及到的重要人物都聊聊,方便各位读者从全局看待当时的人和事.这就难免会出现某一篇的标题仍然是聊袁绍,而文中有可能没袁绍多少事情的现象,请各位读者理解. 看 ...

  • 撕裂汉帝国的终极杀手——袁绍(二)

    谢谢各位点赞的朋友捧场. (紧接上期) 避祸期间的密谋 什么祸吓得袁绍这个豪门公子躲家里长达六年呢?一般的小灾小祸对袁绍来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那就一定是大祸.确实如此,那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运动,史称党 ...

  • 撕裂汉帝国的终极杀手——袁绍(三)

    感谢点赞捧场的读者,谢谢. (紧接上期)  投靠何进的秘密 一个豪门公子,当红政治明星进入大将军幕府做僚属,表面看上去很正常.正如上期中所说,何进是大将军,同母异父的弟弟何苗(其生父姓朱,故亦名朱苗) ...

  • 撕裂汉帝国的终极杀手——袁绍(四)

    谢谢点赞捧场的朋友.周末结束,继续更新. (紧接上期) 背叛带来的胜利 蹇硕暗杀何进的计划被潘隐诡异的眼色破坏,何进逃回军营,誓不进宫,双方出现僵持状态,但国不可一日无君,灵帝死后两天,刘辩以嫡长子身 ...

  • 撕裂汉帝国的终极杀手——袁绍(五)

    (紧接上期)  宦官的报复 走投无路的宦官们开始了处心积虑的报复,环环相扣,步步杀机. 先是示弱.张让的养子太医令张奉之妻是何太后的妹妹,张让去给儿媳妇叩头认错,说:"老臣得罪了,本来应当和 ...

  • 撕裂汉帝国的终极杀手——袁绍(六)

    (紧接上期) 废少立献 袁绍出逃 袁绍费尽心机逼迫何进杀宦官,让外戚与宦官两大势力火并,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为弥补自身武装力量薄弱的短板,阴招董卓等袁氏故吏以杀宦官为名进京,希图董卓听命于己.如果真能 ...

  • 撕裂汉帝国的终极杀手——袁绍(七)

    现在开聊的应该算第二部分了,换一个封面以示区别.感谢各位读者捧场. (紧接上期) 各怀鬼胎的关东联盟 关东联盟中最早起兵的是曹操.曹操出逃洛阳之路艰难坎坷.当时的豫州牧黄琬奉董卓之命追捕曹操,曹操改名 ...

  • 撕裂汉帝国的终极杀手——袁绍(九)

    感谢各位点赞读者捧场,谢谢. (紧接上期)                            联盟内斗 少帝被杀,刘虞宁死不称帝,关东联盟失去政治合法性,陷入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起兵的绝大部分人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