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龄为“大国工匠”是完全名副其实的!1988年的时候,他用了一年时间写成的、全长达到了125米的小楷作品《古文观止》

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至死都不能放手。——伏尔泰

坚持是决定一个人能否走向成功的重要品质。走向成功的路,是具有一个起点和终点的,而之间的那条蜿蜒的曲线中,充满了各种荆棘磨难,很多人在其中或者忍受不了寂寞,或者克服不了困难而中途放弃。而真正走向成功的人,都是靠着大意志力,坚持不懈地奋斗着,最终才抵达成功的彼岸,而后走向另一个新的起点。

正所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想要镂花金石,正是需要不停地雕琢。但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却是少之又少,而著名书法家张瑞龄就是这少数人的一个。他靠着近80年的不断坚持,成就了他现在“中华楷书第一人”的称号,从此载入史册。

>>书法机缘

张瑞龄出生于1936年,是河北唐山市人。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个做染料的富商,家境相当殷实,但同时却又没有其他商人身上的铜臭味儿,其饱读诗书品性高雅,在家里收藏了很多的名家字画,本身对于艺术方面也有独特的见地。

而出身在这样家庭之中的张瑞龄,自然从小就受到了文化的熏陶。在家庭的经济支持之下,张瑞龄在那个乱世之中依然可以早早开始读书。在他6岁的时候,他就开始正式习字,于是他80年磨砺书法的生活也就揭开了序幕。

练习书法其实是一个相当枯燥的活,无非就是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端端正正地写,写他个千八百遍,基本的技法掌握了些之后,再照着各大家名帖进行临摹。张瑞龄临摹时走的路子就很正,用的都是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等等历史上知名大家的名帖,经过十几二十年的“寒窗苦写”之后,他的书法水平就已经相当之高了。

>> 80年书法生涯

1951年,年仅15岁的张瑞龄已经写得一手好字了。当时唐山税务局正在招开税票的人手,因为当时开税票还是使用的毛笔字,因此毛笔楷书已经颇有火候的张瑞龄,就凭借着一手端正的字进入了税务局中。后来他又暂时进入了工会中做宣传工作,工作内容依然是用自己过人的毛笔字写宣传内容。工会解散之后他又回到了税务局中,从此一干就到了1996年退休。而这么多年的时间中,张瑞龄不仅仅工作内容中涉及到很多书法方面的内容,在工作之余他也常常挑灯月下,笔耕不辍。

1988年的时候,他用了一年时间写成的、全长达到了125米的小楷作品《古文观止》就是在工作之余写出的,如今已经成为了我国国宝,堪称世界之最。退休之后,张瑞龄也从来没有放下过笔。1999年其创作的《孙子兵法》小楷作品就获得了“2000年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称号,并且收藏在了国家博物馆中。时至今日,张瑞龄已经85岁,练习书法已经近80年时间,却仍然未曾感到厌倦,虽已年迈,但一旦握笔,就有气吞山河之势,曾经更是有一幅字拍出了整整593万的天价,令人瞠目结舌。

>>大国工匠,不忘初心

称张瑞龄为“大国工匠”是完全名副其实的,他不仅仅是个书法家,更是一个爱国的中国人。1997年,华北英雄纪念碑背面题字正在寻找落笔人时,国家就找到了张瑞龄。张瑞龄倍感荣幸,怀着无比的庄重和谨慎,写出了英雄永垂不朽的背面题字。

2006年的时候,“八荣八耻”面世之后,张瑞龄就立即将其写了出来,第三天之后就印成折子发放到了北京130多万中小学生的手中,帮助“八荣八耻”快速进入人心。2009年,正是建国60周年之时,张瑞龄又立即写出了20米长卷的“祖国六十春秋颂”,年已七旬的张瑞龄有如少年一样满腔热血、笔走龙蛇,为祖国献上了他最好、最真挚的礼物。

而时至如今,张瑞龄已经成为了“中华楷书第一人”,名入史册,其书法功力即使较之先贤也不落下风。可成就如此之高的张瑞龄,依然保持初心,从未自傲,日日笔耕不辍,从来不以书法家自居,而是自称为“书法爱好者”,比起那些自称书法大家在网络上招摇撞骗、引战对骂的人来说,张瑞龄功高而不自傲,技高而不自满,属实为书法界的一股清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