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作品创作中人为作用与造假的区别
中国的赏石文化史可以说和中国的的文明史一样长久,在几千年来赏石文化探索和实践赏石文化也形成了自己独有定位的理论体系。传统赏石以廋、皱、漏、透为赏石理论,现代赏石以形、色、质、纹为赏石理论,赏石文化也在传承中得以发展。人们在赏石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石头进行立意定位、取名、配座、赋诗等,来表达自己对石头的理解和感悟。现在由于网络发达,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也更加广泛,人们对石头的玩法也呈多样化趋势,赏石文化也在不断创新,以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有些人打着赏石文化创新的幌子,偷换概念,混淆视听,还呼吁石友应该多包容,意思好像你不包容就影响了赏石文化的健康发展。他们把奇石和观赏石混为一谈,他们把希望吧打磨石、小品石等同奇石看待。观赏石包括景观石、奇石、打磨石、工艺赏石、小品石。
打磨石本身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它们的石纹肌理非常的漂亮,经过人工切割取舍打磨后就变成一方方光彩靓丽的石头,它们也很受消费者的欢迎,为什么非得戴上奇石的帽子呢?奇石也好,打磨石也好,它们的价值都会受到市场的检验。有些精品打磨石的价格会远远高于一些奇石的价格,这些都是正常现象。非得把打磨石说成奇石这就有点不正常了。
打磨石本身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它们的石纹肌理非常的漂亮,经过人工切割取舍打磨后就变成一方方光彩靓丽的石头,它们也很受消费者的欢迎,为什么非得戴上奇石的帽子呢?奇石也好,打磨石也好,它们的价值都会受到市场的检验。有些精品打磨石的价格会远远高于一些奇石的价格,这些都是正常现象。非得把打磨石说成奇石这就有点不正常了。
我们绝大部分人玩石头都是被奇石的原生态的奇特之美所吸引,奇石是天然的没有经过人为加工的有很高观赏价值的石头。如果把打磨石和小品石也列入奇石的范畴,奇石的原生态属性就会变得模糊起来,石头的美化和造假也很难界定。我们总不能说,只要材质是石头的就是奇石真品吧?赏石的发展需要多样化,是发展的趋势,我们需要的是对赏石类别的细分,而不是大统一。多种的文化、艺术之间可以借鉴可以融合,但是要保持最纯粹的东西不能改变,比如国画和西画,如果互相融合的中西不分,也就失去了艺术魅力。再比如现在流行的丑书,没有了书写的传统章法,就变成了“鬼画符”。
在奇石创作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是对奇石主题的挖掘和烘托,对于奇石本身则应该保持其原貌。改变奇石本身原貌特征的创作,就已经脱离了奇石的范围。拿石头创作的作品类别很多,好的作品也可以成为艺术品,但对石头原貌进行了改变的创作就不要称为“奇石”作品,打奇石的名号就是造假。
有些人打着赏石文化创新的幌子,还呼吁广大石友应该对一些人为的因素要理解和包容。谁对人为的因素不包容了?你拿着石雕作品非得说是奇石,这种“指鹿为马”的行为难道还让我们广大石友包容吗?你如果非要说石雕的东西也是奇石,我们只能说这是赤裸裸的造假行为。你不能自己做了一件衣服,说是皮尔.卡丹吧,就是你做的衣服比人家的好也不成,这是原则性的问题。没有原则的理解和包容,就是一个自欺欺人的笑话。
奇石造假的行为就是你把人为加工的“石头”说成了是奇石,你的主观行为就是造假行为。
各位石友你们怎样看待,人为因素在赏石活动中的参与是创作行为还是造假行为?欢迎留言。
声明:图片来自网上,如有不当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