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名医僦贷季和俞跗与《黄帝内经》思想源头

中国最早史书《左传》提及了公元前581年的医缓和公元前531年的医和,《史记》为其后名医扁鹊和仓公编了列传, 提到上古名医俞跗。《黄帝内经》记载岐伯、黄帝、鬼臾区、少师、少俞、伯高、雷公等的对话,提到上古发明色脉的僦贷季。 因此,有记载的上古名医当属僦贷季与俞跗,历代文献仅有零星记录。以近年古人类学考古、三星堆考古、中国早期文 明 等为依据,认为僦贷季是来自中近东文明的Judas,俞跗是成都平原的鱼凫。他们是早期中近东文明与华夏文明在成都平 原汇聚、碰撞、交融的痕迹,形成《黄帝内经》初期某些思想的源头。

1、上古文化研究及其方法

上古时代,无文字遗留,如何研究?古人类文化学 者们最后发现,神 话 和 语 言(发 音 体 系)是 最 重 要 的 方 法。语言不断变化,但学者们发现即使与过去1000年 前的语言相 比,仍 然 可 保 留86%的同 源 词。而 对 神 名 来说,其变化程度很小,以致在全球不同的语种语系中, 出现某些语 词 的“古 怪 的 相 似 性”。2014年,上海 同 济 大学朱大可教授利用上述方法发现并证明,全球各地的 上古宗教/神话均起源于非洲。 朱大可在其研究中提出“神名音素标记”概念,找出 全球水神系、地神系、日神系、主神系、母神系、风神系、木神系、冥神系、始祖神系、妖灵、祭司与巫师、人文英雄 等神名语词的相似性,并提出“主神音素递增效应”,认 为以人类祖先出发地非洲为原点,距离非洲越远,各民 族(文明)主神的音素会越多,神的名字会被不断加长。 朱大可指出:“许多年前就已经发现,在神的名字结 构中,位于词首的那个音素(主要是辅音,也包括小量元音) 极其坚硬,犹如高强度的语言合金,能够抵御数万年岁月 的磨损和腐蚀。它们可以用作神的辨认标记,我称其为神 名音素标记。而每位于神名词干和词尾的音素,则更为柔 软,极易在漫长的岁月中湮灭。这种词头音素记号是最重 要的研究工具,犹如生物学上的DNA 标记。”

2 基因和化石研究

1997年,上海复 旦 大 学 金 力 教 授 想 要 证 明 中 国 人 自有其祖先,搜集到亚洲162个民族、12000多份样本, 以7万年前走出非洲的智人基因为标记,结果证明所有 样本都出自一个起源———一位非洲女性。这一结果虽 然与初心相违,但金力教授更为高兴:原来全球人类都 是一家人!人人生来平等,四海一家,具有严谨的生 物学基础。 2016年7 月,世界 著 名 的《自 然》杂 志,刊 登 题 为“被遗忘的大陆:中国发现的化石正在改写人类起源学 说”一文,在现代人类起源问题上,在中国发现的越来越 多的早期人类化石证据表明,现代人的祖先全部来自于 非洲。北京大学饶毅教授直言:“现 在 看 来, 我们与北京猿人肯定没关系。”

1967年 起,李 基 (LouisSeymourBazettLeakey, 1903年~1972年)及其家人在南非发现现代人起源于 15万年前当地的 一 个 女 性 智 人,其 后 代 于7万 年 前 在 今日吉布提附近渡过红海海峡,第二次走出了非洲。散 布今天世界 各 地 的 各 个 民 族 都 是 这 一 非 洲 人 的 后 裔。 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这一理论。研究表明,走出非洲的 智人,跨海进入阿拉伯半岛后,沿着印度洋海岸线到达 两河流域,并向西到埃及,向东到伊朗。继续向东,受到 兴都库什山 脉 和 喜 马 拉 雅 山 脉 的 阻 拦,其 中 一 支 向 北 绕/穿过兴都库 什 山 脉,进 入 西 伯 利 亚,直 到 北 冰 洋 沿 岸。这一支后来有可能从北方南下穿越蒙古、新疆,进 入中国(这条路现在可能更为人们熟悉,唐僧由这条路 到达中亚,后 来 又 被 称 作 丝 绸 之 路);另 一 支 则 进 入 印 度,沿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向东,到达中南半岛后,从缅甸 进入中国。

3、 成都平原在早期人类向华夏地区迁徙的重要作用

两支进入中国后的智人祖先,一支经中 南半岛从西面、另一支经西伯利亚从北方都可能到达中 华文明的发源之地———昆仑山脉,并在成都平原生聚繁 衍,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是其证据之一。

三星堆遗址群的年代范围距今约5000年~3700 年,前后延续2000年,与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巴蜀文 化的认识大相径庭。历史学界一向认为,与中原地区相 比,古代巴蜀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与中原文明 没有关联或很少有交往。而三星堆遗址证明,它应是中 国夏商时期 前 后,甚至更早时期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中 心,并与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验证了古代文献中 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

当前,对三星堆文明与华夏文明关系,还没有统一 的说法。关键是证据太少。笔者试从《黄帝内经》、《史 记》对上古名医僦贷季和俞跗的记载,以及安徽出土的 玉龟、玉版和太乙九宫占盘(另文论述),或可以从一个 侧面来探讨《黄帝内经》的思想源头和早期华夏文明的 建立,并弥补图1右侧两个箭头之间的空白。

4、 古代名医 《左传》记载的最早古代名医是公元前581年的医 缓和公元前531年的医和。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 元前90年)的《史记》记载扁鹊(公元前407年~前310 年,其名更早亦出现于《列子》、《韩非子》)和淳于意/仓 公(约公元前205年~前150年),以及两位所师承的长 桑君和公乘阳庆。要论上古名医,则《神农本草经》记载 的最早药师神农不论,《黄帝内经》所载名医有岐伯、黄 帝、鬼臾区、少师、少俞、伯高、雷公等,但比这些著名人 物还要更早的名医,当属僦贷季与俞跗。遗憾的是历代 学者对他们仅有零星记录。

4.1 俞跗

4.1.1 俞跗的出处

上古名医俞跗出自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救治虢国太子后,中舍人口瞪目呆,感叹说“上古之 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镵石挢引,案扤毒熨, 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 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这里 对俞跗手术 细 节 的 描 述,具 有 严 谨 的 从 皮 肤、肌 肉、血 管、肌腱、神经(髓脑)到腔膜(荒幕)、肠胃、五脏的顺序, 而且对不同的解剖结构,用了完全不同的手法:割、解、 诀、结、搦、揲、爪、湔浣、漱涤、练、易,其对解剖结构的准 确认识,以及手势的精确描述,与现代手术过程相比毫 不逊色!几千年传统中医发展直到现在,也没有再现过 能够像俞跗这样精确手术的“外科医生”,显然这是出自 另外一个文明! 班固(32年~92年)的《汉书·艺文志》论太古之医 “有岐伯、俞拊”,历代均注俞拊即俞跗,是岐伯同代人。

4.1.2 俞跗与鱼凫

从上古名人中,可以找到“鱼凫”一人,其发音与俞 跗/拊完全相同。鱼凫是传说中古蜀国帝王名,古蜀王 中继蚕丛、柏灌之后的第三个氏族。《华阳国志·蜀志》 中有着这样的记载:有蜀侯蚕丛,其纵目。蚕丛,即蚕丛 氏,是蜀人的先王。

鱼凫的“凫”字有好几种通假字。《读史方舆纪要》 说四川彭山县:“鱼凫山在县东北二里,或曰鱼凫津也。” 《四川通志·舆地》有“南溪县鱼符津,在县北三十里”; 《后汉书·郡国志》有“南安(今乐山)有鱼涪津”;《山海 经·大荒西经》有“有鱼偏枯,名曰鱼妇”;《左传·文公 十六年》杜预注“裨、攸、鱼庸三邑,鱼,鱼腹县”。以上的 鱼凫、鱼符、鱼涪、鱼妇、鱼腹,实为一事,都指的是鱼凫。

4.1.3 三星堆文明

从文物考古来看,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自第二期开 始,就出现了与鸟有关的器物,这当与柏灌氏取代蚕丛 氏有关。而第三期所出的大批器物上不仅有鸟图案,而 且同时还有鱼图纹饰。这一变化反映出三星堆第三期 文化与鸟族和鱼族密切相关,或者说,它反映出柏灌氏 取代鱼凫氏的历史事实。《史记》对外科医生俞跗的描 述,超越了当时的中原文明,而在《史记》之前的发达的 上古文明中,目前唯一可以证实的就是三星堆文明。司 马迁所说的俞跗很可能就出现在古蜀国,就是鱼凫,或 其家族。

4.2 僦贷季

4.2.1 僦贷季的出处

所有提到僦贷季之名 的文献,无 不 引 自 《黄 帝 内 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有:“岐伯曰:色脉 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上古使僦贷季,理 色脉而通神明,合 之 金 木 水 火 土 四 时 八 风 六 合,不 离 其常,变化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 色脉是矣。” 由上述可知僦贷季下述信息:(1)是岐伯、黄帝时代 就认为的上 古 之 人;(2)是岐伯所传承的色脉发明人; (3)僦贷季把色脉与五行、四时、八风、六合综合起来判 断治疗疾病。因此,今天我们所说的传统中医岐黄之术 的重要内容色脉,出自僦贷季。 王冰(710年~805年)加注说:“上帝谓上古之帝, 先师谓 岐 伯 祖 世 之 师 僦 贷 季 也。”徐 春 甫 (1520 年 ~ 1696年)撰《古 今 医 统》认 为:“僦 贷 季,黄 帝 时 人,岐 伯 师也。”错之大矣!

4.2.2 历史上的僦贷季———Judas

在中国上古 史 上,找不到与该名字相同发音的人 名。按上古发音研究,华夏语系发音为双音节,三音节 发音多为其他民族。在世界范围,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相 同读音的名字:Judas,一般被翻译作犹大。“大”字在中 原古语中,一 直 发 音 为“贷”,至 今 许 多 方 言 仍 然 如 此。直接音译,几乎就是Judas原音。

这里所指的Judas(犹大),不是耶稣十二门徒中那 个出卖耶稣 的 弟 子,因为这个犹大故事发生也才不过 2000年 前 左 右。本 文 所 指 的 犹 大 (僦 贷 季),是 至 少 4000多年前左右的犹大,《圣经》中雅各十二子中的一 位,或者说是希伯来上古史中的一位名叫犹大的人物。 推测 《摩 西 五 经》时 代 的 闪 含 语 系 (Semito-Hamitic family)或希伯来人(Hebrew)的发音,更接近“僦贷季” 的发音。

《圣经》研究者说犹大是雅各(亚伯拉罕之孙)的儿 子,雅各的十二个儿子后来发展为以色列的十二个支 族,犹大支族成为各支族之首,出了很多君王。“后来的 大卫王,就是犹大的后代。大卫王的后代,也一直坐在 犹大国的王 位 上,直 到 神 灭 了 整 个 犹 大 国。更 重 要 的 是,主耶稣,这位弥赛亚,从肉身来说,也是犹大的后代。 所以显然,犹大蒙神极大地祝福。”由此看来,僦贷季 (犹大)不仅是《圣经》中明确记载的一个具有盛名的人, 还是一个支族名和一个国家名,代表当时最为强盛的文 明,发现色脉的上古名医僦贷季并非无名之辈,具备上 古最强大的生产力、文化基础和家族背景。

4.2.3 Judah,Judith和有邰氏

犹大还有一种拼法,Judah,作者无 此 方 面 的 常 识, 猜想可能是希伯来语的拼法。还有一个与此相近的名 字,Judith,有人认为这个名字与商人之祖先简狄的发 音相近。由此提出殷商人来自闪族犹太人后裔。还 有人提出上古金天氏之后代有邰氏,读音类似犹大,或 犹太,由此推出犹太人起源于有邰氏。前者认为华夏 民族出自犹 太 民 族,文 明 由 西 向 东 扩 散,后 者 则 相 反。 都是发音相近引出的猜想。但不管是商人之祖先也好, 有邰氏也好,他 们 都 是 黄 帝、岐 伯 之 后 代 之 后 代 了! 殷商之前,还有夏之存在,至今还在应用的夏历足以证 明否定夏之存在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如果以发音 相近作为依据,则黄帝、岐伯以降的任何后人名字和传 说,都是炎黄子孙后代,无法用来超越或否定其祖辈的 事迹!

5、 岐伯故里

僦贷季发明了色脉,经过无数代的传承,终于传到 岐伯,岐伯再传授给黄帝。据王德奎先生考证,岐伯出 生四川盐亭县茶亭乡,这里至今保留许多文物古迹,纪 念医学始祖岐伯。传说岐伯是黄帝夫人嫘祖的舅父,年 老后到南方寻找人才接替传承,发现年少的轩辕,带回 西陵培养,北方有熊氏族部落将轩辕和岐伯一起挟持到 北方。后来轩辕成为有熊氏族部落的黄帝。岐伯力荐 黄帝与嫘祖联姻,助黄帝一统中原,后被名誉封为歧舌 国君。石云 龙 先 生引 经 据 典 力 证 岐 伯 的 故 里 四 川盐亭一带,为古时歧舌国。这个地理位置也在成都平 原,距广汉三星堆直线距离约150公里。

6、 华夏文明西来说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华夏条目有:“公元前2100 年~公元前770年黄河中下游的夏人、商人、周人和其 他民族长期相处融合,逐渐形成华夏族。”1923年,瑞典 学者安特生提出华夏文明西来说。《黄帝内经》所提及 的上古名医僦贷季、《史记》提及的俞跗,其线索均指向 成都平原的三星堆,又是岐伯的故乡,绝非巧合。

6.1 苏三引起的轰动

2004年,苏三依据三星堆出土的文物的考古资 料,猜测华夏民族人种从西而来,是犹太人的后裔。为 近些年来犹 太 人 起 源 为 中 国 有 邰 氏 的 说 法 做 了 反 证。 苏三引用南部阿拉伯文字来解释三星堆文物中的不明 意义符号,确实令包括笔者在内,没有这方面知识的人 兴奋。但是,对于一些较近的史学常识,暴露出苏三考 证的粗忽。苏三先生的考证大胆假设、旁征博引、思路 跳跃、联想翩翩,虽然错误层出不穷,但其中光芒耀人双 目。其勇气与精神令人敬佩,毫不隐讳地直指华夏民族 祖先出自犹太民族。

6.2 北京猿人

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山洞里,发 现 生 存 在 约 50 万年前的猿人头骨、牙齿、下颚骨和躯干骨化石,被命名 为“中国猿人北京种”(北京人)。其后,在云南元谋、陕 西蓝田、安徽和县等地发现了60多处古人类化石地点 以及千余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许多考古学家认为, 以北京人为 代 表 的 直 立 人 到 现 代 中 国 人,中 间 没 有 间 断,是河网状不断推进附带少量杂交而来的。中国的现 代人类起源于本土的早期智人。

6.3 考古发现———实物考证

1943年,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夏鼐(1910 年~1985年)在埃及进行田野考古,最后归纳为博士论 文“古埃及串珠”。该论文直到70年后的2014年才正 式发表。“这部核心论著及其基础性资料汇编的出版, 可能正是使这个关键性的研究领域进入极端重要境界的必要却又缺少的条件。须知'普通串珠’能为我们提 供某种具有普遍价值的东西,这就是作为生命体的人类 与可以 感 知 的 意 识 这 二 者之间最物质最 密切的联 系。”夏鼐发现的埃及串珠最早的是第三王朝(公元 前2686年~公元前2613年)。试看当今世界如此普及 的串珠,或可以理解“陶制的串珠是考古研究的字母表” 的深刻内涵。

6.4 考古发现———甲骨文研究

1931年,郭沫若(1892年~1978年)研究河南安阳 出土的殷墟甲骨文时,论证中国传统的十二辰(地支)出 自巴比仑黄道十二宫(星座),十二辰始于子,与巴比伦 十二宫始于牡牛者相同。其因制定时间春分点在牡牛, 秋分点在蝎座时也,约为公元前4400年~公元前2200 年,故暗示十二辰之输入或得其暗示而另行制定者,当 在公元前2200年前。郭沫若[13]说,殷之开在至迟在公 元前2900年前,商民族却竟有如此来自古代巴比伦(两 河流域文明)的 知 识,因 而 商 民 族 来 自 西 北 值 得 质 疑。 唯有待今后的考古资料的出现以证明。 由图3可见,坐落在华夏民族母亲河的黄河中下游 以北的安阳殷墟与位于其西南的成都平原有相当遥远 的距离。后者所具备的生产技术和文明程度要远早于 前者,但从三星堆未见成熟的文字体系来看,及其他资 料综合来看,后者年代似乎更为久远;而位于其西北的、 一向被认为是华夏文明发源地的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所出土的考古证据,却未曾发掘出可以下传连接殷墟甲 骨文字的遗址。 很重要的一个地理因素,黄河中下游的华夏文明起 源地到成都平原之间,交通艰难。读李白(701年~762 年)《蜀道难》,可知即使到了唐代,两者之间进行广泛深 入的文化交流是多么艰难,但却又并不完全屏蔽封锁。 或者也是司马迁把鱼凫写作俞跗的原因之一。

6.5 夏商周断代工程

1996年~2000年,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以期解决我国信史仅由西周共 和元年(公元前841年)起始的问题。最后结论《夏商周 年表》出台。这个年表认为:夏代的始年为公元前2070 年,商代的始 年 为 公 元 前1600年(较 郭 沫 若 推 定 的 晚 1300年),盘庚迁殷为公元前1300年,周代始年为公元 前1046年。

据此,夏朝到商朝开创之初,相当于埃及文明的第 十一到第十七王朝(公元前2130年~公元前1567年) 之间。埃及第十一王朝的底比斯君主、蒙图荷泰普二世 在公元前2050年统一整个埃及;又相当于两河流域的 早亚述时期(约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500年),苏美 尔人在此建立了城邦,已经具备现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 体系———楔形文字,公元前2371年阿卡德王萨 尔 贡 一 世统一了苏美尔地区,建立了君主制的集权国家。

按《摩西五经》的世系表上溯,犹大→雅各→以撒→ 亚伯兰,亚伯兰后来改名,以色列民族称其为亚伯拉罕 (Abraham)、阿拉伯民族称其为易卜拉欣(Ibrahim),据 考证其出生于公元前2167年。

此时华夏地区可能正是岐伯、黄帝的时代,或者他 们还未出世;华夏文明的尧、舜、禹更是远未出世。而这 一时期,是三星堆文明开始发达、鼎盛之期。在《黄帝内 经》中岐伯称僦贷季为上古之先师,虽然还需要更多的 证据来考证更详尽仔细的年代,但基本可以说本研究已 经相当接近事实了。

结合早期人类向华夏地区的迁徙,一支来自北方, 一支来自西方,因此可能来自北方的那一支,带来了八 卦易象(另文详述),而来自西方的带来了天象与干支, 以及色脉。在成都平原汇合成了当今《黄帝内经》早期 的医学思想。经过长期积累与沉淀,时机成熟,即可编 纂成文、成章、成书。后人与时俱进,不断修订增补。

7、 讨论

第一,按照当今上古文化发音学研究方法,我们考 证《黄帝内经》提及的僦贷季可能就是中东闪米特族历 史上的人物Judas(犹大),或犹大一族。《史记》提及的 俞跗可能是上古蜀国的鱼凫。除非这种方法不被认可。

第二,成都平原汇集了僦贷季、俞跗,以及岐伯、黄 帝等一群上古名医,《黄帝内经》初期思想或早期的学术 理论片段可能是在这里形成。《黄帝内经》非一人一时 编纂而成,后人编纂成书后,又有不同时期的后人传抄, 修改和增补,在这些漫长的过程中,肯定少不了出现种 种错误,以及有意无意地添加的时代印记与内容。以发 现后者痕迹来确定《黄帝内经》理论的成书时代,或者说 发现了某一时代的痕迹,便认为全书是在那个时代之后 才有的研究方法,可能得不到真实结论。

第三,成都平原的早期文明,从地形上来看,是人类 迁徙过程中在亚洲的一个重要的停留汇合点,可能是华 夏上古文明的起源之一,并向黄河中下游扩展,最后成 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这种迁徙与扩散,不可能只是点 对点、直线前进的,必定是可逆性的多点传播,如波浪似 的反复进退,反复交替融合,渐渐前进。上古时期人类文明必定有无数次、多方位的接触、交流与碰撞,成都平 原是这些交流、碰撞和会合的重要地点之一!

第四,上述证据,并不一定就能够证明华夏民族是 犹太民族的后裔,只能证明在那个时期,犹太民族的文 明传播到了成都平原上,与当地的文明交汇、交流及融 合。因为7万年前从红海走出非洲的智人,到两河流域 巴比仑文明的产生,还有6万多年的空白。在这6万多 年的时间里,我们的祖先观察天象,逐水草而居,结绳记 事,早就从西伯利亚和中南半岛到达了成都平原,并在 那里筑棚搭屋,生存繁衍,休息养生!《黄帝内经》多次 提到了上帝,僦贷季是人而非神。王 冰 注 释 此 上 帝 是 “上古之帝”,似乎是某种早期宗教的崇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