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军用摩托系列2:国军,世界第二个成建制装备军用摩托的军队
抗战时期的中国,若论武器装备及军事理念,能在世界范围内拿到名次,实属不易。而中国军队确实是继德国军队之后,世界第二个成建制装备军用摩托的军队!
1937年4月即组建了陆军装甲团,配备三轮挎斗军用摩托(36辆)。只因受制于国力财力,无法大量应用于对日作战......
下图,是1938年2月19日,伦敦《新闻画报》刊登的一张中国军人驾驶摩托的照片(摩托型号为ZUNDAPP-K800,ZUNDAPP-尊达普摩)。
“摩托”是英文Motocycle的中文译音,我国民间俗称“电驴子”、“一脚踹”、“肉包铁”等。
三轮挎斗型摩托,又有“跨斗”、“跨子”、“边三轮”等称呼。而“跨子”等军用型摩托大规模应用于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仅德军就装备了2万辆(主要是BMW-R75、ZUNDAPP-KS750)。
摩托车早在一战期间已被军事上使用,主要用于侦查、联络、运载、后勤等用途。诸如现在德国知名的汽车品牌-宝马、奥迪、大众,受一战后凡尔赛条约限制,造不成飞机大炮,相继转产开发摩托车!
1923年三档变速、最高时速达90Km的新款摩托量产;1937年,为德军研制的三座、载重500kg 专用挎斗,采用四档变速,最高时速达95Km,续行350Km的“跨子”,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摩托车技术。
国民党军队从1928-1938年开始聘请德国军事顾问,在他们的影响下,中国军队开始采用摩托车,并通过贸易进口了较早一批德国ZUNDAPP摩托车。
1937年,国民党军队以战车营为基础,扩编进摩托车组成装甲兵团(摩托车隶属于搜索营)。
上文提到的ZUNDAPP-K800军用型摩托车,是尊达普公司于1933年生产的K系列重型摩托车。“K”是德语Kardanantrieb的简称,即:封闭式传动轴。
ZUNDAPP-K800采用水平对置发动机,通过两个万向节将4缸产生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轮。而德军装备的ZUNDAPP-KS750摩托,与宝马公司的BMW-R75设计上相近,许多部件则可以相互通用。
ZUNDAPP-KS750摩托,德军在二战时期使用最广泛的一款摩托车。该车装备26马力0.751升双缸风冷发动机,动力经由4速变速箱传递到后轮。
ZUNDAPP-KS750扭矩惊人,特别能够拖曳相重物,素有"绿色大象"之称;二战时期总共生产了约18500辆!
这里需要更正的一点是:ZUNDAPP(尊达普)摩托还是中国摩托的“祖师爷”....(下期介绍,敬请期待)
(部分文献参考及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