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另类思考
教育的另类思考
从儿子很小的时候起,就逐渐地养成了和他一起探讨问题、交流想法的习惯。一开始谈说的只是学校、家庭、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及至他渐渐长大,探讨交流的范围、命题、程度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如今他已成家立业,平时和我们并不住在一起,加上他自己也在单位担了一些责任,事务繁忙,虽然由于通联工具的提档升级,信息沟通的常态依然保持,但以往父子间那种经常性的颇有默契的交谈毕竟很少了。不过,一有机会,哪怕是同车出去办事的短暂片刻,还是会习惯性地议及一些人生百态。
一次,我们谈说到了当前的教育问题。某个小学,同年级若干个班,由于在招生时有过诸如考察、面试等环节,所以从一开学,学校就将一些资质好些、有点才艺的学生归拢放到特定的班级,内定了一两个所谓的“重点班”(或称“快班”)。令人始料不及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不是快班的某个班级,无论是考试成绩还是学风品行,都远远地超出其他班级。深入分析其因由,是因为这个班级的学生虽然入学时并不十分拔尖,但其中七八成学生是“择校生”。
这里有必要解说一下什么是“择校生”。这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现象。如今小学是根据就近原则划片分区来招录学生的,学校周边居民区的孩子才能理所当然地拥有入学资格。但这并不绝对,出于客观主观种种因素,每个学校暂时性地依然保留了一定比例的择校进入的学生。这所小学虽然处在城中心区位,但周边有许多尚未改造的老街巷,其中许多住户已经不是本土居民,而是因各种原因迁入的外地人(其中不乏外地务工人员)。结果,在如此这般的制度性严谨安排的缝隙里,出现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实际情形:择校生比例较高的班级,完胜择校生比例较低的班级,哪怕是一开始被认定为资质较好并施以教育资源倾斜的快班!
再深入分析,为什么择校生比例高的班级能够脱颖而出?这里面牵涉了教育的基本认知,那就是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更多地不仅依靠学校的品质管理、教师的心血浇灌,还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家庭的氛围滋养、社会的环境洇染。不带任何偏见地中肯解析,由于其他班级的学生大抵按户籍入校,而老城区的居民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而外来入住的则更多的是年轻的一代,他们来到这座原先并不属于自己的城市艰辛打拼,在人生事业上刚刚起步,生活的目标导向迫使他们义无反顾地必须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化在工作之上,也因此只好把教育辅导孩子的责任,更多地放在从老家前来帮衬的父母长辈身上,甚至花钱把孩子交付给如今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托管班,来填补孩子放学到他们自己下班这一段无从照看的空档。其中,除了学业上应有的关注、引导、指点的不可避免地缺失之外,更令人担忧的在于生活习气、家教家风、文明道统等方面的忽视。反过来看那些择校生,他们的家庭既然有决心和能力让孩子择校,就其家庭背景、教养环境、关注程度、配合默契等方面来说,肯定有着一定的潜在优势。两者相比较,教育的效应高下立判。
我自己从小在这座城市的百年老巷里成长,巷子里一半住户是所谓的大户人家,诸如被称为本邑翘楚的荣家、薛家、杨家,另一半是从外地迁徏而来的“棚户区”居民。从小家里的长辈就不允许我们和那些所谓的“野佬小”(野孩子)一起“搭道”(交朋友、玩耍),最直观的表现是不允许我们和他们那样满嘴脏话。也许这并不说明更多的问题,但这种正统的家教,毕竟规范约束了我家一代又一代人,污秽不堪的言语是不可能从我家老少的口中出现的。
儿子跟我更深入探讨的问题是,家庭乃至亲友圈日常时久形成的家庭文化氛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心志、品行、作为,三观正则其身正,倘若久受负能量的熏陶,好苗子也长不成伟岸的参天大树。至于说,也许有人会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机缘巧合,顿悟开窍,传奇际遇,建功立业,“坏小孩”嬗变成栋梁柱,那就说不得了。
2018年3 月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