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渐凉话扇子
秋风渐凉话扇子
入秋好些日子了,白露将至,但天气依然很热,中午时分,可以直上三十四五度。现在的人也滋养成了娇贵,暑热炎炎,动不动就开空调、电风扇,不像当年,一把扇子在手,就可以摇风制凉,抵御炎夏酷暑。
扇子是极其普通平常的物件,原本只是一个用具,夏令纳凉必备之物而已。但因于材质、形制、用途的不同,更因于时光演进,在历史文化的浸润催化下,不仅分出了许多种类,甚至衍生出了精神、思想层面的一些意涵。
扇子或许就是一个工具。遥想当年,每天晨起要生煤球炉子,为了尽快升火烧早饭,免不了用一把破扇子使劲地扇。夏夜乘凉,左邻右舍摆开了竹榻、躺椅,蒲扇在手,摇曳生风,驱蚊送爽,勾勒出了农家场上、里弄院落里的民俗风情画。时至今时今日,岁月更替,扇子的本质功能已然退化,寻常百姓家里,或许已经找不到一把当年司空见惯的那种棕榈叶做的扇子了。
扇子或许还是一个道具。就像诸葛亮出场时手中的鹅毛扇,“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何等的从容儒雅!说相声的,两人站在台当央得啵得啵口若悬河,两只手没抓没挠,手中拿一把折扇,就显得神闲气定。至于说,武打小说里的侠士高手,一把折扇展开可劈划,收拢可点穴,那就更让人读来血脉偾张、心驰神往了。
扇子或许成为了一种文化。据说扇子起初的功能并不是用来纳凉,而是指帝皇贵胄彰显地位与特权的仪仗扇。隋唐之后,羽扇与纨扇大量出现,而这时期的文人墨客开始喜爱把玩扇子,视其为“怀袖雅物”,一时风靡。古代文人墨客要是手中无扇,就像如今的小资不养宠物狗一样,就会觉得很没品位。再到后来,不光是文人墨客,就连出仕官宦、账房先生,甚至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各色人等也喜欢起摇扇“拗造型”了。
在编纂《无锡工业企业发展亲历记》过程中,曾审读到一篇讲述宜兴太华竹木工业的文稿。太华山区位于江苏省最南端,山峦绵亘,是全国主要毛竹产区之一,产量居江苏省之首,竹产品加工业更是历史悠久,生产形式由家庭作坊发展到规模化企业,生产品种从家具、农具到工艺品、食品等,生产工艺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生产,大自然禀赋的竹木资源得到了充分开发利用。
有一位土生土长的太华人叫汤忠财,经营了一家华峰扇坊。他所在的襄阳村四面环山,漫山遍野都是毛竹,村民一直是“靠山吃山”。改革开放以后,村里办起了竹制品加工厂,将汤忠财等几个年轻人召集起来,从苏州聘来工艺师,教大家制作工艺扇。当时没有工业生产线,市面上的扇子几乎都是手工制作的,好坏虽然有讲究,但是价格没有讲究。由此为开端,太华镇做手工扇的一度多达上千人。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市面上出现了各种材质的扇子,电风扇、空调也普及开来,扇子作为人们生活必需品的地位开始下降,手工扇更由于生产效率效益不高,很快就在市场竞争中落于下风。再加上当时村办厂改制,村民纷纷到乡镇企业去上班,手工扇制作业开始凋零。一方面扇子生意不好做,另一方面由于当时山区交通不便,开“三卡”来钱快,汤忠财就不再做扇子,改做运输生意。
谁知,市场有轮回,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有了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手工扇市场又活跃繁荣起来,且价格涨上去了,一把好的手工扇能卖到几百甚至上千元。经过权衡思量,汤忠财决定重操旧业做扇子,而当时太华镇只有他一个人从事这一行当。如今,他很是得意自己的幡然回归,他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手工扇不再是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而更多的是对技艺审美的文化需求。”听听,说得多有品位!经济交往一旦顶戴了文化的光环,陡然底蕴十足。
秋风已起,秋凉日渐,作为纳凉工具的扇子到了“鸟尽弓藏”的时候了。闲来翻书,读到唐代郑谷的一阕《代秋扇词》:
露入庭芜恨已深,
热时天下是知音。
汗流浃背曾施力,
气爽中宵便负心。
一片山溪从蠹损,
数行文字任尘侵。
绿槐阴合清和后,
不会何颜又见寻。
诗中用拟人手法为扇子代言,说扇子是暑天用得着的好物件,大汗淋漓时曾经出过大力,一旦秋风送爽,人们便不再情爱绵绵,负心地将扇子丢在一旁,一任扇面上的山水画被虫咬、文字被尘渍。秋去冬来复春回,到了下一年的夏天,酷热难挨,或许的人们又会想起扇子的好,又会来寻。
诗写得很有意味,“始乱终弃”又“厚颜无耻”地求“复合”,道出了世态炎凉。用时朝前,不用时朝后;需要时眷爱无比,不需要时冷落一旁,又何止是一把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