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易经》和《道德经》中的“道”
我接触《易经》和《道德经》大约有二十年了。一直似懂非懂。也看了很多人的讲解,感觉没有一个人能把这两本书讲清楚,遇到关键问题总是闪烁其辞!
最近我把这些年自己对这两本书的几个主要问题的体会整理了一下,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个问题,几千年前,古人对万物的描述为啥能那么系统?
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远古时期社会结构非常简单,人与人之间就是生存,非常单纯。故人的思想不容易受到干扰,所以容易看得远,直透事物的本质!如同我们孩时经常看到满天星光,因为大气中污染少。视线干扰少。
第二个问题,这两本起为啥到现在还没人解释得清楚?
答,并非这两本书难懂,而是人心复杂,这两本起在流传下来的过程中,经过了很多次有意无意的篡改,其意已与原著相去甚远。故难懂,如同电视娱乐节目中,用动作传达意思的游戏。也许刚开始第一个人的意思就是“放屁”。传到最后那个人,意思就有可能变成“打到美帝国主义”。
第三个问题,《易经》到底讲的什么?
《易经》就讲了两个问题,一,万物的起源,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凶吉,凶吉生大业!万物皆由阴阳两仪相生相克相互作用产生。二万物的形态。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万物皆有两种形态,一种属阳,有形,是载体,谓之器。一种属阴,无形,是本源,谓之道。人的身体是器,灵魂是道,文字是器,意义是道,房子的柱子,墙,楼板是器,里面的空间是道。万物皆有形,有道!故有人道天道,盗亦有道!
第四个问题,老子李耳真实的贡献有哪些?
答,首先老子承上启下,是翻译,他把《易经》用自己的语言翻译,其次老子传承《易经》思想的同时夹带了私货。所以《道德经》是译本,也是原创!
老子的思想有阴柔之美,消极。缺乏阳刚之气。主要思想就是,无为,守中,顺势,不争。这些思想也是中国道德文化的范本。
韩非子曾言,远古守道德,中期讲谋略,近代争利益。讲的就是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统治。
所以老子也并非圣人,他的屁股是坐在统治阶级那边。所以他的思想也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老子的另外一个贡献在于他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加进来了,分了主观,客观。常有,欲以观其jiao,观察事物,以人为本,主观。常无,欲以观其妙,分析事物本质以道为本,客观。
第五个问题,《道德经》讲了些啥?
答,《道德经》讲了三个问题
第一,万物的起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点和《易经》的思想保持一致。但他的思想比《易经》更抽象,他着眼整个宇宙,从那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可以看出。《易经》是从局部发展到整体,《道德经》是从整体到局部,但是,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好像二者都没讲明白。《易经中》中的“道”是指具体事物中的“无”。《道德经》中的“道”是指万物的“无”,是泛概念。
《道德经》描述的第二个问题也是万物的状态,他是用“有”和“无”来描述的。有无相生,长短相形。这个和《易经》中的“道”和“器”有区别。这里老子把人的主观因数加进来了。虽然都是说万物的有形和无形。这个“形”与人的认知有关,故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说的就是人主观的局限性!
《道德经》第三个问题表面上是讲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还是讲的一种消极的处世哲学。无为,守中!
两本书总体概述,阴与阳,道与器,有和无,均互为一体,同出异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