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和谐交融 单元整体推进
本文字数:2782字
阅读时间:9分钟
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是统编教材的一大创新,也是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的直接体现。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学习有梯度、有深度、有效度,顺利达成单元整体目标?本文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谈谈如何基于单元整体目标实现双线和谐交融的螺旋渐进式整体教学。
一、关注单元导读,找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契合点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两点:一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二是“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这两点是典型的读写结合的编排架构,传递给我们的主要信息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学以致用。这两个语文要素均指向人对动物的情感,但从第一点来看,对体会情感的感悟引导是开放的,没有局限于哪种情感,而第二点却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来写,对情感的表达有了明确聚焦。把两个语文要素勾连起来理解,再结合本单元的三篇精读课文、“语文园地”和习作要求,我们不难发现,作家们对其笔下的动物具有各种角度的、富于变化的喜爱,而要写出对动物的喜爱,要基于对动物不同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惯、性情等特点的了解。综合来看,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非常契合,它们和谐而统一地指向动物,指向人对动物的情感。
二、解读课文编排,探寻课文文本与课后练习的渐进性
本单元比较特殊。共有三篇课文,都是精读课文,打破了大多数单元“精读 略读”的编排惯例,也就打破了“精读课文明方法,略读课文练方法,课外读写用方法”的结构。教材为什么要如此安排?难道本单元精读课文里的读写方法就不需要运用了吗?当然不是。本单元的所有精读课文,包括两个“阅读链接”里暗含的读写方法,最终都落脚到本单元的习作“我的动物朋友”上。我们来看看本单元的三篇精读课文。它们“花开三朵,各表一枝”,却又暗含着由关注读到关注写的渐进转变。
第一篇课文是老舍先生的《猫》,语言朴实,用直接描写的方法写了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课后练习第一题“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猫的可爱讲了哪几层意思”和第二题“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再把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都指向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前者聚焦课文主要内容的两层意思:第一层是第1~5自然段通过总分总的方式讲大猫的古怪,第二层是第6自然段也用总分总的方式写小猫的淘气。后者聚焦课文表达的情感,其情感态度非常明确:喜欢。课文第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末句两个“可爱”是对“喜欢”的印证。课后小练笔是对转折式句群的训练,但这仅仅是一个特殊句群的语用训练,还谈不上对全文表达方法的关注。“阅读链接”节选了夏丏尊的《猫》和周而复的《猫》,让学生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初步体会对一种动物从不同角度观察所得来的异曲同工之妙。从这些课后练习可以看出来,编者的意图主要聚焦在理解感悟上。
第二篇课文是老舍先生的《母鸡》,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了一只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有着伟大母爱的英雄母鸡,表达了对母鸡基于敬佩的喜爱之情。课后练习聚焦情感,反观写法,从阅读理解的角度渐渐向表达语用转身。第一题“默读课文,画出'我’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从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入手,锁定关键句,即“我”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突破对课文人文主题的把握——“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第二题“老舍先生用词很严谨,他写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母鸡真的就是这样。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紧扣课文核心内容,是第一题的延伸,同时关注“用词”“严谨”,既能促进对课文主题的进一步深化,又跳出主题把目光转向了表达。这是本单元关注理解感悟和表达方法的分水岭。第三题是让比较老舍的《猫》和《母鸡》在表达上的异同,直接把焦点转向了表达,呼应单元语文要素之“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第三篇课文《白鹅》是丰子恺的作品。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对一只叫声、步态和吃相都显得十分高傲的白鹅明贬实褒,让人在忍俊不禁的喜悦中产生对白鹅的喜爱之情。课后练习直指表达:第一题“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趣味”,第二题通过分类摘抄表现鹅高傲的词语,“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高傲’写清楚的”,第三题要求品读句子,体会对比特殊称谓的表达效果,第四题是“阅读链接”,“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并“体会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三篇课文从描写对象上看丰富多样,刻画了三种动物鲜明生动的性情特征;从表达的情感上看异质互补,都传递了作者对动物们的喜爱;从表达方法上看循序渐进,从直白简单的直接描写到出人意料的欲扬先抑,最后到通篇幽默风趣的明贬实褒,一篇比一篇见写作功底,一个比一个更具学习挑战性。
三、突出训练重点,达成单元目标整体推进
1.正确定位课文的阅读教学功能。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它不仅有阅读价值,更有它独特的教学价值。发现其中的言语智慧,才是学生阅读的最终目的。以《猫》的课后小练笔来说,也应当先读懂课文的第2、3、4自然段,明白这三个自然段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具体写出了大猫古怪的特点,体会到老舍先生对大猫的喜爱之后,再回过头来发现其表达特点。同理,后面两篇课文也应该先引导学生体会到课文描写的母鸡和白鹅的特点,再顺势关注其表达效果和表达方法。
2.整合单元语用训练要点。“语文园地”是对一个单元的统整和梳理。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信息量和训练力度非常大,“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语言风格——明贬实褒,“词句段运用”三个练习指向三个训练点:一是认识特殊称谓并尝试运用,二是学习运用冒号围绕一个中心意思进行具体描写,三是发现语气词的表达效果。三个练习中的语句均来源于三篇课文及其课后的“阅读链接”,教学时可在课文中分散教学,但最后要集中到“语文园地”进行认知整合和语用拓展训练。例如特殊称谓的练习,可以在《白鹅》一课中以“鹅老爷”一词为契机展开教学,在“语文园地”里再对这种语言现象进行回顾性巩固认知和拓展延伸训练。只有经历这样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运用的学习过程,学生的语用能力训练才能落地生根。
3.突出习作情景性。本单元的习作训练是一个基于交际语境的习作训练,它很好地体现了小学习作教学的实用性。突显其情境性是本次习作训练的重点。这是统编教材中第一次安排学生写动物,习作要求十分明确地提出“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或者自己创设一个,向别人介绍你的动物朋友”,并且例举了三种生活情境,三种情境分别指向动物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和性情特征。我们不能按照传统的习作范式教学生写一篇集这三方面于一体的大一统式的应试作文,面面俱到地把所有信息一股脑儿都写出来,而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情境,找准介绍的重点:如果动物朋友走丢了,那就只需把它的外形上最有特点的部分写清楚,这样才便于寻找;如果想请邻居帮忙喂养小狗,小狗的样子邻居肯定知道,就不用再描述了,邻居肯定想了解它的生活习性,如它喜欢吃什么,喜欢睡在哪里,怎么带它出门散步等;如果想找一位同学来收养你的小猫,就得让收养的同学也喜欢小猫,那么除了介绍其外形和习性上的特征,小猫温顺的性情也一定要让同学知道才行。只有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向别人介绍,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得到别人的帮助。这就是基于交际语境的实用性写作。当然,在习作指导中,教师要结合课文,紧紧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回顾学到的各种表达方法并积极尝试运用,学生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深度学习,从而达成本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
(作者单位:重庆永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专项课题“小学语文'同质整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5-JC-108。】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