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成笔架 县学案斯山
笔架山(严景明摄)
“文峰耸汉”是“西宁八景”之一,意思是文峰高高耸入云天。
“郁南文艺”群主今天上午发号施令说:“今天开始写西宁八景之文峰耸汉”。为免被群主踢出群,山人第一时间拿起了笔。
首先,我要搞清楚“文峰耸汉”中的文峰是指哪座山。否则就会像重修药王庙的人那样,不拜扁鹊而拜孙思邈,在西宁文化史上留下千古笑话!
有人说,文峰是文笔山。山人认为,这是错误的。理由有二:
第一,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卷之三·舆地志(三)·山川》载:
文笔山在城东六里。(《郝通志》作六十里,误)高一百余丈,孤峰峭拔,故名。(《大清一统统志》)
译文:
文笔山在县城东面,距县城6里。(郝玉麟《广东通志》作60里,是错误的)高100多丈,一峰挺拔,因此叫文笔山。
由该志的描述可知,文笔山是在县城东面。而赵震阳知县的《文峰耸汉》诗却说文峰在南郊,即县城的南面:
泷州千里岭重重,秀出南郊独此峰。
第二,道光十年《西宁县志卷一舆地(上)山川》,在介绍笔架山后,即附赵震阳的《文峰耸汉》诗。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卷之三·舆地志(三)·山川》也是这样。
据此,“文峰耸汉”中的文峰指笔架山,应该是没有争议了。
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卷之三·舆地志(三)·山川》对笔架山有如下介绍:
笔架山在城南十五里(《李志》作四里,误),发自大塘之金谷顶,迤逦二十余里,至天丫尾分二支,一支至涌波口上马峒而尽。一支行十余里而起笔架山,高二百八十余丈。(《诸志》。《旧志》:即大力山之支,误)三峰卓立,形如笔架,为学宫案山。(《大清一统志》)
译文:
笔架山在县城南面,距县城15里.(康熙五十七年李玉鋐《西宁县志》作4里,是错误的)山脉从大塘之金谷顶起,曲折连绵20多里,到天丫尾分成二支分支山脉,一支到涌波口延伸上马峒才到尽头。一支延伸10余里后形成笔架山。笔架山高280多丈。(据道光十年诸豫宗《西宁县志》。诸豫宗《西宁县志》说笔架山是大力山的支脉,是错误的)笔架山三峰特立,山形好像笔架,是学宫的案山。(据《大清一统志》)
文笔山(吴勇华摄)
在弄清楚文峰是文笔山后,紧扣县志对文笔山的描述,山人以上平十五删为韵,作五言律诗一首如下:
三峰成笔架,县学案斯山。
巨聿先贤搁,高崖后辈攀。
芙蓉耸郭外,苍树入云间。
几代黉宫对,如今独似鳏。
“县学案斯山”是说县里的学宫以文笔山为案山。案山是朝山的延伸。案山好像贵人办公的书桌,凭案以处理各类事务。朝山是前面远方高大秀丽的山,如宾主相对,成天然朝拱的形状。“巨聿”是巨笔的意思,“聿”是笔的本字,秦以后才作“筆(笔)”。“芙蓉”是指文笔山。古诗常以芙蓉形容山。赵震阳《文峰耸汉》诗:“郭中终日见芙蓉。”张溶《文峰耸汉》:“奎璧文峰削出三,芙蓉绰约与天参。”李白《登庐山五老峰》:“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诗歌的大意是说:
三峰特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笔架,文笔山是学宫的案山。先贤们把书写西宁文化的巨笔搁在了上面,如今笔架山高峻的山崖正等待我们这些后辈们去攀登。大自然削出了笔架山,就好像一朵芙蓉花在城郊耸立着,云彩在山前飘荡。笔架山从明清到民国都与学宫相对,学宫俨如它的妻子,如今学宫拆除了,笔架山就好像是一位老而丧妻的鳏夫!
有人说,西宁学宫最近又恢复了,还挂出了牌子。山人去看过,那只是一块牌子,还是电脑打印出来的,完全是骗人的做派。
在西宁历史上,吟咏“文峰耸汉”之景的诗歌不少,这里介绍康熙年间三任知县所写的诗歌:
文峰耸汉
赵震阳
泷州千里岭重重,
秀出南郊独此峰。
雨歇是时飞彩翠,
郭中终日见芙蓉。
地多篠簜供筠管,
天与星河点笔锋。
渐愧学书为俗吏,
催科空自对三农。
文峰耸汉
王 钺
翠微不断若连环,
秀出三峰插汉间。
泣鬼无因灵地轴,
破荒有路叫天关。
泷声夜泊文河落,
山黛晴开北斗斓。
盛代只今唯重士,
几多彩笔缀朝班。
文峰耸汉
张 溶
奎璧文峰削出三,
芙蓉绰约与天参。
韫储风雨惊鸿采,
布散星辰现斗南。
轮囷百年余杞桧,
离奇千仞有楩楠。
会看锦石泷江畔,
虎气龙精不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