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化瘀调周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研究

[研究目的]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不足2天,月经量亦少的月经病。一般认为月经量少于20ml为诊断月经过少。月经过少是妇科常见疾病。常与月经后期合并出现,如不及时调理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闭经,还会造成患者不孕或流产。中药治疗本病历史悠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及整体观念,治疗本病有较强的优势,而且比西医用药不良反应也较少。 通过总结导师多年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经验,评价补肾填精、活血化瘀法结合中药调周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疗效评估,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文献研究] 查阅历代古籍,及近5年的期刊文献70余篇。总结古代中医对月经过少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月经过少的病因以肾虚为主,兼有血瘀、血虚、痰湿等。

中医治疗月经过少的主要方法以补肾填精为主,配合活血化瘀、养血活血、健脾益气、疏肝解郁等方法。同时概述了现代医学的病因研究及治疗方法。西医学认为月经过少的病因主要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失调、手术引起的子宫内膜损伤、情绪与工作因素、以及不明原因所致引起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内分泌治疗用激素类药物、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以及对症其他治疗。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本研究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12年3月-2013年4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妇科门诊及特需门诊的患者。收集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将36例诊断为月经过少的患者按月经周期予口服补肾化瘀调周中药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月经的量、色、质、经行时间的恢复情况,全身症状,血清性激素(FSH、LH、E2、PRL、PRO)的指标,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 3、统计方法:数据用SPSS16.0For Windows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了'均值±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1、临床综合疗效:36例病例中,治疗后痊愈率5.56%,显效率22.22%,有效率61.11%,无效率11.11%,总有效率为88.89%。 2、调经月经改善情况:36例病例中,治疗后月经量恢复正常者14例(38.89%),月经量比以前明显增多者18例(50%),比以前无明显变化者4例(11.11%),按积分统计,总有效率为88.89%; 3、中医证候改善情况:36例病例中,中医证候积分比以前下降≥95%是2例,下降≥70%是8例,下降≥30是22例,下降<30%是4例。总有效率为88.89%。 4、中药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的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增加者31例(86.11%),无明显变化者5例(13.89%),有效率为86.11%。 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胃肠不适、阴道出血时间延长等。

[结论] 运用补肾化瘀调周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月经量,并能够明显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中医证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