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大营

对于大清皇位的传承,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最后安排。对于明显带有谋逆嫌疑的“死鹰事件”,不予追究;对于位高权重的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和两位上书房大臣——张廷玉、马齐,予以免职、暂留上书房行走;最关键的是康熙皇帝对隆科多的安排。

在畅春园等待最后时刻的康熙皇帝,向隆科多下达了两道内容截然相反之谕旨:一道训斥结党、予以处死;一道加官进爵、委以辅政重任;从而将隆科多牢牢掌握在手中,成为皇四子胤禛最为得力的擎天保驾之臣。就北京城垣和畅春园所在,隆科多足以保证康雍皇权更迭过程的稳固进行。

但是,在外城和京郊,还有两支绝对不容忽视的武装力量——西山锐健营和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在剧中并没有给予明显演绎;而对于丰台大营,康熙皇帝在明知丰台大营提督为“八爷党”成员,乃系皇八子胤禩的忠实支持和拥护者,却始终未给予任何的控制和制约。

康熙皇帝的驾崩地点并不在紫禁城,并不是隆科多之步军统领衙门的主要势力范围,如果皇八子胤禩依靠丰台大营的兵力发动武装政变,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

那么,对于皇权更迭过程如此巨大的威胁,康熙皇帝在临终之际为何没有做出任何安排和提前预防呢?

果真是康熙皇帝忽略了?

当然不是!

对于皇位传承的最后布局,康熙皇帝进行了三个时间段的表面安排:

01、对皇十四子胤禵之大将军王的任命

太子胤礽二次被废以后,康熙皇帝再无将心中默认的皇位继承人公开,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西北战乱爆发。皇十四子胤禵被任命为大将军王以后,不光是满堂朝臣、诸位皇子将康熙皇帝此举认为是胤禵皇储身份的明确,就连胤禵也逐渐将自己对皇位的渴望明显化。

将胤禵任命为大将军王,康熙皇帝乃系出自三个方面的考虑:

1、对于康熙皇帝而言,皇权稳固、朝廷安危才是第一要务,和这个关键因素比起来,皇位传承都要排在第二位。所以,对于胤禵的选择,乃系康熙皇帝基于当前朝局势力分布的理性分析,乃系明智之举。

2、对于皇四子胤禛的皇储身份,康熙皇帝早已认定,但面对势力强大之“八爷党”,康熙皇帝之所以未在明确新任太子人选,就是为了保护皇四子胤禛。将胤禵任命为掌握西北大军的大将军王,一来可以转移诸皇子势力的攻击对象;二来可以直接分化“八爷党”的内部势力。

说白了,康熙皇帝在第一项考虑的基础上,用对胤禵的任命隐藏了皇四子胤禛的皇储身份,以求保护胤禛。

3、在康熙皇帝的诸多皇子中,仅有皇十三子胤祥和皇十四子胤禵乃系带兵出身的阿哥,宫中侍卫、步军统领衙门乃至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中,都有两位皇子昔日的部属,其中不乏誓死效忠之辈。彼时,皇十三子胤祥被康熙皇帝刻意圈禁,而皇十四子胤禵就会成为唯一一个没有皇命但仍能在军中起到一呼百应之作用的所在。

如果康熙皇帝临终,皇十四子胤禵仍在京中,他将会是康雍皇权更迭过程的最大威胁,没有之一。到时候,隆科多、成文运都会成为摆设,成为胤禵通往皇位的垫脚石。

将皇十四子胤禵派出京城之后,在康熙皇帝的默许下,皇四子胤禛又安排了年羹尧担任陕甘总督,将胤禵死死钳制,将胤禵对皇权更迭的威胁彻底消除。

也就是说,康熙皇帝临终对皇位传承的一切安排,就只有一个防范对象,那就是皇八子胤禩!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时任九门提督的隆科多和皇八子胤禩有着模棱两可的联系;丰台大营主帅成文运乃系“八爷党”成员;朝中众臣除一两位,几乎全部是胤禩的忠实支持和拥护者。

如果康熙皇帝仅仅单纯的用一纸诏书将皇位传给皇四子胤禛,胤禛恐怕连诏书的面都见不上,就会被皇八子胤禩的党羽诛杀!

02、康熙皇帝对真实病情的隐瞒

被一只死鹰气的差点驾崩寿典当场的康熙皇帝,开始了针对皇八子胤禩的刻意提防。

为康熙皇帝诊病以后,王掞拦住了太医凌国康,问到:

“你得给我个实信儿,皇上的病到底怎么样?”

凌国康则不以为然的回道:

“吉人自有天相,不要紧的!”

但是,在康熙皇帝罢黜了王掞,免除了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和上书房大臣张廷玉、马齐后,皇八子胤禩对胤禟和胤俄说道:

“皇阿玛,看样子过不了这个冬天了!”

皇八子胤禩是如何得知康熙真实病情的?

别忘了对康熙病情唯一真正掌握的凌国康,早在皇四子胤禛“江南募捐”,其第三子弘时患病时,就已经被皇八子胤禩收买,成为了“八爷党”集团成员。

对于凌国康的政治站位,英明睿智的康熙皇帝能不清楚?

当然清楚!

那么,康熙皇帝在明知道凌国康会将自己的真实病情透露给皇八子胤禩,为何还让凌国康封锁自己的真实病情?对举荐皇四子胤禛为新任太子,已经明显站位于胤禛一方的王掞,却刻意隐瞒?

康熙皇帝的目的何在?我们来看下“八爷党”的对话。

免黜胤禛和胤禩的差事后,皇九子胤禟说道:

“老爷子可真够狠的,死鹰的事儿竟不追查,反而拿我们开刀,八哥,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对于皇九子胤禟的说法,皇八子胤禩并未给予反驳,而是回应了那句“我们该怎么办”:

“老十四那里,千万不要翻脸,无须担心,他远在西北,只算是手足之疾。老四坐在京里,他才是心腹之患。所以当务之急,要抓住京里的兵权,一是丰台大营;二是要抓住步军统领衙门。这次做事千万要谨慎,丰台大营是我们的人在主事,我想那边不用担心。最关键的是隆科多,他手里有两万兵马管着九门,是最厉害的杀手锏。”

这说明皇八子胤禩也认为康熙皇帝心中属意的皇位继承人,就是皇十四子胤禵,但较之胤禟,胤禩有着更为清醒的认识,对当前局势做出了理性、明智的判断,认为胤禛才是自己应该绝对防范的对象,并立马将进行了相关拉拢和部署。

皇八子胤禩对于皇位传承关键时刻的最后计划,就是康熙皇帝的目的所在。

皇八子胤禩的最后计划,主要有三方面:

1、对于并不具备实际威胁的皇十四子胤禵,予以拉拢和提防并用;

2、对于能够直接影响皇位传承结果的九门提督隆科多,立马进行相关拉拢和部署;

3、对于丰台大营这支“自己人”主事的武装力量,皇八子胤禩则认为“无需担心”,忽略了!

而皇四子胤禛呢?虽然王掞在明白了凌国康刻意隐瞒康熙病情以后,对皇四子胤禛进行了及时提醒,可胤禛除了寻求皇十三子胤祥的帮助后,再无任何提防计划。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早已经被皇八子胤禩等人视为“心腹之患”的皇四子胤禛,无论做出何种计划和安排,都会被胤禩等人见招拆招、予以及时拆台。比如,如果胤禛拉拢了隆科多,皇八子胤禩就会以更优渥的条件,予以二次拉拢,隆科多的政治站位就会变得模糊乃至彻底转向。

王掞猜透了凌国康的“刻意隐瞒”后,将消息透给了皇四子胤禛,就在胤禛刚要动摇,松口答应处死郑春华以后,康熙皇帝立马以一道罢免王掞所有官职,命其回家养老的谕旨,对皇四子胤禛再次予以了提醒。

而对于皇八子胤禩,康熙皇帝之所以让其明确自己的真是病情,明确自己的时日不多,已经到了皇位传承的关键时刻,就是为了让其提早做出最后的准备。

在皇八子胤禩做出最后安排以后,肯定立马对隆科多进行了拉拢,我们从佟国维的话中就能得知:

“现在唯一的路就是等!你要知道,阿哥们找你,想拉你,难道皇上就不找你了!现在无论谁来找你,你都不要得罪他,也不要答应他。等到皇上找你,你就把宝全压上去,只有按照皇上的旨意拥立的新君,才是铁稳的新君!”

也只有在皇八子胤禩拉拢了隆科多,认为隆科多已经成为自己人以后,康熙皇帝用以威胁隆科多“交通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胤禵,图谋不轨,谋求非分恩荣”的罪行,才能坐实,才能发挥实际效果。

如果,康熙皇帝对隆科多的拉拢在皇八子胤禩之后呢?

只需要杀了张廷玉,毁掉诏书,就可万事大吉。如此一来,康熙皇帝对于隆科多的拉拢和安排,就会失去所有实际意义。

3、对于丰台大营的忽略

在康熙皇帝传位给皇四子胤禛,胤禛将囚禁于宗人府的皇十三子胤祥释放,胤祥前往丰台大营争夺兵权的时候,丰台大营主帅成文运说道:

“这丰台大营是朝廷交付的兵权,岂能凭你十三爷一句话,就交付出去!我是朝廷委任、皇上钦封的丰台大营主帅,没有我的命令,这里的一兵一卒也不许动!”

这说明康熙皇帝对于成文运的存在非常清楚,按照剧情的演绎,对于成文运的政治站位,康熙皇帝也必定了如指掌。

那么,对于皇八子胤禩的防范,康熙皇帝为何仅仅安排了一个手握两万兵马的隆科多,却忽略了兵马更多、战斗力更为强悍的丰台大营呢?

难道,临终之际的康熙皇帝真的昏聩了,丰台大营这个对皇位传承结果更为关键的影响,被康熙皇帝忘了?

当然不是!

对于丰台大营的忽视,是康熙皇帝刻意所为,其目的主要有三方面:

1、康熙皇帝利用凌国康透露给皇八子胤禩自己的真实病情,让其早做准备,早早的对隆科多进行拉拢,乃系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让其放松对丰台大营的注意力。

按照皇八子胤禩的最终规划,作用最为关键,实力最为雄厚的丰台大营却成为了其最不需要担心的所在。

为什么?

这就是康熙皇帝未对丰台大营进行临终调整和压制的原因所在,其目的很明显,就是让皇八子胤禩对自认为牢牢掌握的丰台大营彻底放松警惕,避免提前做出主要将领的调整和更换。

如此一来,皇十三子胤祥要想顺利的掌握丰台兵权,就不会那么容易甚至不会成功了!

2、在整个皇位传承的过程中,丰台大营一直是绝对影响皇位传承结果的所在,那么,和丰台大营几乎拥有相同地位、兵力和战斗力同样绝对不容忽视的西山锐健营哪去了?

对于西山锐健营,《雍正王朝》并未给予明确说明,笔者认为,西山锐建营要么被持中立态度的皇子实际掌控;要么距离畅春园和紫禁城距离更远,较之丰台大营对皇位传承的影响并不明显。

如果,康熙皇帝提前对丰台大营进行调整和部署,那么皇八子胤禩或许就会对西山锐健营下手。就皇八子胤禩在朝中的巨大影响力和对丰台大营的掌握来看,胤禩想要掌握西山锐健营也不是难事。也就是说,康熙皇帝对于丰台大营的提前部署,只会打草惊蛇,让胤禩早做准备,再需求同样效果的武装力量,依然会对皇权传承形成绝对的威胁。

3、对于隆科多,康熙皇帝用了两道内容截然相反的谕旨,才放心的将其任命为康雍皇权更迭过程的见证人和支持人,这说明康熙皇帝对于隆科多并不是绝对信任。

在皇十三子胤祥掌握了丰台大营兵权,包围了畅春园,皇四子胤禛的皇权绝对稳固以后,隆科多才带着康熙皇帝的传位遗诏出现,就说明其一直在观望,在等待康熙皇帝驾崩以后,诸位皇子对皇位的争斗结果。

如果胤祥没有掌握丰台大营军权,隆科多手中的传位诏书,恐怕就会出现皇八子胤禩的名字。

也就是说,康熙皇帝为皇四子胤禛安排的擎天保驾之臣,除了一个政治站位并不明确的隆科多外,还有更为关键的人物所在——皇十三子胤祥。

既然胤祥对于皇位传承过程如此重要,康熙皇帝为何不将胤祥提前释放,为胤禛站位呢?

首先,释放胤祥,就明确了胤禛的皇位继承人身份,就会让胤禛提前成为众矢之的,于胤禛严重不利。另外,胤祥一旦被放出来,皇八子胤禩等人对于武装力量的安排和计划就会更加的提前、周密、牢固,在丰台大营中,拥护和支持胤祥的将士们,就会被远远调开甚至直接诛杀。

但更重要的是,康熙皇帝临终之际,对皇四子胤禛交代:

“十三阿哥,性情中人,他的心地是光明的,重情义。可是他嫉恶如仇,不会权变,朕圈禁了他十年,就是怕他一时冲动,闯下大祸,结果把你给牵连进去,怎么收拾啊!有了这十年的教训,想他也会成熟起来,可以做好的帮手了!”

既然胤祥是康熙皇帝为皇四子胤禛安排的帮手,安排的擎天保驾之臣,只有胤祥被胤禛亲手释放,才能达到具体效果。

而对于丰台大营的兵权掌握,就是康熙皇帝留着让胤祥证明自己实际威力的舞台。

所以,笔者认为,对于丰台大营的忽视,绝对是康熙皇帝鉴于当前局势环境的理性考虑,更是为皇十三子胤祥做出的合理安排。就康熙皇帝而言,临终如此安排,绝对是帝王之术、慈父之心兼有的巅峰表现。

参考资料: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雍正王朝》

(本文仅基于《雍正王朝》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