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路天主堂——南京仅存的一座罗曼式建筑可谓极其珍贵,被誉为中国10个最美的教堂之一
—— 这是一个专注研读教会历史的窗口公众号
历史是一方镜鉴,可以明是非;历史是一架天平,可以知得失,历史是一座宝库,可以启智慧。
——献给喜欢历史、善于思考的朋友。
石鼓路天主堂——南京仅存的一座罗曼式建筑可谓极其珍贵,被誉为中国10个最美的教堂之一。
石鼓路天主堂,即圣母无染原罪始胎堂,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石鼓路112号,西邻螺蛳转弯,是天主教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
这座“罗曼式”建筑也是南京现存最早的西式建筑。整座教堂外形呈十字形,外观造型简洁而朴实。内部为典型的四分拱顶,两侧墙上开彩色玻璃的拱券窗,堂内各种图案绚丽壮观,教堂正面的花体字是拉丁语Ave Mazia的首字母缩写,意为万福玛利亚 。
石鼓路天主堂规模不大,装饰也不算十分华贵,但它以绵长的历史,展示着 中国 天主教发展史,因而它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己超过所有外表的浮华。该教堂也得以入选 中国 著名教堂行列。
罗曼式是一种宗教建筑风格,作品多为修道院和教堂,时间跨度大约是从公元1000-1250年(哥特式出现前)。罗曼式建筑在继承了罗马建筑的拱券技术和古典柱式之外,还沿袭了早期教堂拉丁十字式的平面结构。
石鼓路天主堂是由最早来中国传教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创办。16世纪末,利马窦曾先后三次来南京,于1599年在城西罗寺湾购买私宅,略加改造,作为个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礼部侍郎署南京礼部尚书沈榷三次参奏在华天主教传教士与白莲教有染,图谋不轨,徐光启上疏辩护不果,七月王丰肃、谢务禄等外国传教士在南京被逮捕,后被押解澳门。十二月庞迪我、熊三拔等人从北京被押解澳门。这是明朝末年西洋传教士在华的第一次重大挫折,教堂也被拆除。
1864年,法国传教士来南京复堂,在原佛教古刹寺的废墟上建堂,1870年(同治九年)建成,定名为“圣母无染原罪始胎堂”,即现在的石鼓路天主教堂。北伐战争中该堂遭到严重破坏,1928年,国民政府拨款重修。
这座几经兴废的教堂,见证了西方宗教与 中国 传统激烈碰撞并走向和谐。
教堂院中的铜钟
教堂除保存礼拜堂、钟楼、厢房等建筑以外,有资料说还保留着四块很有价值的清代碑刻。
其一为《天津条约碑》,呈十字形,上段刻云纹等图案,下段刻唐草、菊莲,中段刻《中法天津条约》第八款、第六款。《天津条约》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当时,郭士立、卫三畏、丁韪良等传教士参与了条约的起草、签字事宜。条约中包含了外国传教士可以随意在华传教、开设教堂的条款。
其二为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三月初六《内阁奉上谕碑》,也呈十字形。上段刻云鹤,下段刻牡丹图案,中段刻《奏请饬地方官于交涉教民事件迅速持严办理》文。
其三为两江总督和安徽巡抚布告碑。上刻《剀〔kai凯〕切晓谕事照得法国条约第十三款内载》文。
其四为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江宁府正堂涂布告碑。上有《为出示晓谕事准管江安等处天主教堂事务司铎世袭公爵雷文开》等字样。碑文曾一度被涂抹,现在已经修复。
内容上可以说从国际法,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法令要求保护教堂。这些碑对我们了解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近代史,都有一定的价值。
南京第九中学历史:
创建于 1925 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派遣翟光朝神父来南京石鼓路天主堂,创办 " 上海震旦大学预科学校 ",后来学校成为江苏省 16 所重点中学之一。
——(慧言妙语因你的支持、转发而精彩)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