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多亿收益?这部纪录片揭晓,制糖商50多年试图掩盖的真相

一说到减肥,

大家想到就是----“迈开腿,控制嘴”。

控制嘴,无疑就是需要少吃脂肪、远离脂肪。然而,有多少人会想到,之所以造成肥胖,真的是因为我们多吃肉的关系吗?脂肪真的需要背这个锅吗?

(《自然》( Nature )杂志《糖的毒性真相》)

你对糖的认知,其实一无所知

英国BBC广播公司就出了一部关于糖的纪录片------《糖的真相》,在这部纪录片里,它用各种实验手段,来告知你:每天你究竟吃了多少糖。

纪录片中,主持人还与专业营养师对比了超市经常购买的包装食品,那些自认为没有糖,吃起来不太甜的食物,事实上都含有大量的糖分。

甚至那些还打着“健康”、“养生”、“无糖”食物也都含有大量糖,被人所推崇的蜂蜜,却含有35%的蔗糖,鲜榨果汁含糖量一点也不逊色于可乐。

更关键是,那些咸味的食品,比如薯片、奶酪、麦片,甚至是番茄酱也都添加了不少糖。

(100克番茄酱,含22.8克的糖)

为什么咸味的食物,也加大量糖分?

或许有人会问,明明是咸味,为什么商家还得多此一举添加糖分呢?不是大大增加了成本啊?

食品研发人员为此解释,任何一些咸味或口味较为平淡的食物,只要加上一定比例的糖分,就能让味觉达到“恰到好处”,而这个好处的比例,就是“极乐点”。

之所以人们对糖的喜好,主要是这种物质能触犯前脑皮层的奖励机制,从而释放出愉悦的信号。简单而言,人吃了糖就会开心。

由于人类原始社会,一直处于“战斗或逃跑”的状态,为了随时能够更好应对挑战,只有不断摄入高能量的食物才能生存,而含糖的野果便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随着生活物资条件的丰富,现在的人类早已不是“战斗或逃跑”的生存环境,但对糖的嗜爱却没有退化。

糖一多,控制人体糖分储藏的关键激素胰岛素的代谢机制也就忙不过来,胰岛素中的脂肪细胞就会锁住储存的脂肪,使其不被消耗。

再加上胰岛素的抵抗,人体不断释放出持续不断的饥饿感,那么糖尿病也就跟着来。

至于糖的成瘾性,一直以来在医学上都争议不断。食品行业长期对学术界施加过多的影响,导致社会对糖的关注意识不够,将肥胖归咎于高脂肪。

在2016年就揭露了一场骗局,全球制糖业在1967年就曾雇佣哈佛大学3位有影响力的研究者,以人为地将心血管疾病的帽子扣在脂肪,忽略了糖分在其中的作用,并发布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对数十年的公共卫生政策走进了误区。

(事实上,致糖行业对学界的操控行为也已经得到证实。)

当然,与烟草行业一样,制糖业的经济数量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糖以发各种形式在全球不断生产各种食物,每年全球售出的糖达到1.7顿,也带来了总收入4000亿美元(2016年数据)。

(2007年,全球糖供应(以糖和糖作物的形式,不包括水果和葡萄酒)每个人每天的卡路里含量。)

这样的现实,就好比25年前在公共场合吸烟一个道理,尽管烟草业背后龌蹉勾当已真相大白,我们当初的容忍才会引发这疯狂的后果。

自然,在不久的未来,制糖业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Robert H. Lustig ,Laura A. Schmidt ,& Claire D. Brindis,-The toxic truth about sugar,Public health

2.JAMA Intern Med.  2016;176(11):1685-1686.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6.5400

3.Bonnie A. Spear, Sarah E. Barlow, Chris Ervin, David S. Ludwig, Brian E. Saelens, Karen E. Schetzina, Elsie M. Taveras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