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SSCI论文时的目标“读者”是谁?

时间的意义在于变动不居。五年前的今天,我刚结束在人民大学的系列讲座,回到家中,喘息未定。杨开峰院长关心年轻学者的成长,相信经验可以传授。我讲了六个上午,说了什么,记忆中仅剩几个模糊片段。幸运的是,管玥博士根据录音整理出讲稿,讲稿遇到具有大出版家眼光与胸怀的田雷教授,变成了印数过两万册的《不发表就出局》。

五年过去了,我多少有点进步。假如再讲这个题目,我会预留一个上午,专门讲读者意识。起因很简单。一周前,我偶尔看到芝加哥大学教授Lawrence McEnerney 的讲座视频The Craft of Writing Effectively (高效写作的手艺),深有拨云见日之感。视频82分钟,我上传到了微博https://weibo.com/u/5767026328?is_all=1

今天把视频分两节发在这里。

好讲座如盛宴,听众如食客,各有所需,各有所爱。我听麦肯纳内教授的讲座,最大的收获是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建立论文课题的重要性,就是让“读者”觉得“你的论文”“对他们来说”“有价值”。

麦教授说的“读者”,不是“读者文摘”的“读者”,是在本学科站稳脚跟的学者(established scholars)。他说的 “readers”,是英国大学里“不担任系主任的正教授”。这些学者通常彼此不服气,但联手维护他们共同信奉的学术理想和规范,在明争暗斗中推动他们认可的研究议程(research agenda)。这些成名学者与他们的学生自然而然会形成门派或学派。麦教授提醒我们,学术界不是净土,大行其道的固然有学术逻辑,也有以研究成果为硬通货的市场逻辑,还有以名声地位为权杖的权力逻辑。要发表,论文有创新是必要条件。学术研究的创新有两个层次,一是内容新,无非三类:新事实,新概念,新方法。内容新,是发前人之未发,难,但相对客观。二是学术共同体承认是创新,更难,因为相当主观。

麦教授讲的是在学术界谋生存的基本功。对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学人来说,想在SSCI期刊发表论文,基本功是树立靠谱的“读者”意识。为此,需要通过观其大略的阅读摸清成名学者的底细,知道他们成名的前因后果。“好汉不提当年勇”是武林美德,原因在于好汉念念不忘的就是当年勇,已经不复有当年勇的好汉尤其如此。想进入学界,类似想上华山论剑,需要弄清东西南北中五大尊主的看家功夫,清晰理解他们信奉但不一定明说的理想与规范,弄懂并加入他们深藏若虚的研究议程。这是基本功。忽略这个基本功是自大。学术界的新人最容易落入的陷阱就是自大,十之九九不是天才,但十之九九以天才自居。

学人有惑,不妨多听真学者的实话实说,不要看针对学术新人的蛊惑言论。这类言论的共同特点是故弄玄虚。比如,讲qualitative method,一会儿“定性方法”,一会儿“质性方法”,一会儿“质化方法”。又比如,铺张扬厉地谈如何做文献综述,仿佛学人的大脑是电脑,仿佛阅读可以取代写作。再比如,谈论文写作,仿佛写作可以按部就班,仿佛学术创新能像五年计划一样有准确的进度。为害最烈的是谈理想,渲染天才如何特立独行,甘于清贫,一鸣惊人。写这类无聊文章的,既不懂学术研究,也缺少同情心。

麦教授的视频是真学者的实话实说。他坦然承认,他关于学术写作的说法被讥讽为“法西斯主义”。我觉得,麦教授的讲座是“临济喝”,也是“德山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