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脾虚,湿浊阻滞下焦证——完带汤
舌脉:左关浮取中取郁大,右关濡缓,右尺部濡大,整体脉沉取无力的情况下舌象上可见齿痕,苔厚腻,舌根部明显。 症状:两肋不适,失眠多梦,纳差,便溏,还有白带多,色白清稀等症。肝郁脾虚,湿浊阻滞下焦证。肝郁脾虚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病机,一般余老师见到左关郁大,右关弱的中郁脉会用逍遥散加减使用,肝郁严重的偏重疏肝,脾虚严重的就以补脾为主。肝郁脾虚,湿浊阻滞下焦证的脉是左关浮取中取郁大,濡缓,右尺部濡大,整体脉沉取无力的情况下,脾虚、湿浊阻滞是主要矛盾。这两个大家要好好区分一下。
左关浮取中取郁大,表明有肝郁气滞的问题,右关濡缓,右尺部濡大,脉沉取无力,意味着右路存在着气虚下陷、湿盛的问题。
舌头边有齿痕,说明肝胆气机不畅,可以和左关郁大结合起来,苔厚腻,舌根部尤其明显,和脉象吻合,意味着体内湿气阻滞中下焦。白带多、色清稀,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个说明并没有化热的趋势,另一个可以确定是湿浊下注?
那治法也就很明确了,疏肝解郁,健脾升清祛湿浊,针对白带清稀,余老师一般会以完带汤加减配伍。那用逍遥散加上一些升清排湿浊的药可不可以呢?大的方向是没有问题,只是用药细节上面我们还是要斟酌一下。逍遥散有柴胡、白芍、当归尾、薄荷走左路,疏肝气解郁热;白术、茯苓、生姜、炙甘草走右路中焦脾胃,健脾祛湿。可以看出道遥散是以疏肝补血散热为主,健脾祛湿为辅的方药组成。而完带汤由白术、苍术、陈皮、炙甘草、人参、山药、车前子、柴胡、白芍、荆芥穗十味药组成,从用药方向我们可以看出此方是以健脾祛湿排浊为主,前面七味药都是围绕着这个证展开的,实际上是夏陈六君子的一个变化,去掉了半夏。
下面我们来讲单味药。用了苍术增加了燥湿行气的作用。然后加上了山药,这里为什么用山药呢?白带在中医看来是脾精下注形成的,所以白带也就意味着脾精的流失,那么用药上就要考虑用补脾精,又不会过于滋腻之品。民国大医张锡纯说山药“色白入肺,味甘归脾,液浓益肾,能滋润血脉,固涩气化,宁嗽定喘,强志育神。”又说:“山药脾肾双补,在上能滋,在下能固,利小便而止大便。”说明山药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滑润又能收涩,用于脾虚引起的白带之症尤为适宜,补脾阴,固肾气,排湿浊。然后下面三味药柴胡,白芍、荆芥穗作用在左路,以柔肝疏肝为辅,且用药偏温,不用辛凉的薄荷,改为辛温的荆芥穗,且原方用的还是炒黑的荆芥穗,既可以疏发肝气,又可以收涩止带。白带的形成来源于脾虚不运,湿浊下注但是牌虚不运和肝气的郁结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脾随肝升,肝郁不升,风木就会郁闭土中,会加重脾虚不运;木出土中,脾土若是寒凉湿重,那么木也是自然疏发不了的,自然也会木郁土中。那么治疗上就要考虑用疏肝的方法帮助脾胃的升发。这也是为什么像逍遥散这一类健脾疏肝的方子经常会用到的原因了,脾和肝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只不过逍遥散的肝郁有化火化热的趋势,伤了阴分,所以除了胡、白芍柔肝解郁之外,还加了当归补血活血,养肝血,配上薄荷疏散风热,舒达肝气。而完带汤的肝郁没有化热的象,所以不用考虑热邪耗伤肝血,所以也只是用是白芍、柴胡柔肝解郁,考虑到白带的问题,稍佐了一味黑荆芥穗疏发肝气,收涩止带。它们两个方子所解决的主要矛盾不一样,虽然都有肝郁脾虚的病机,但是一个是肝郁为主,一个是脾虚湿盛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