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滞,广结善缘——缅怀恩师曾仕强教授

文/肖特

知行合一,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整全的,所以是不能分的,只有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得道。

我们人一辈子要学习,学习什么?一句话讲完了,叫明白道理,用于实践。通过不停滞的学,才能知道更多的道理,叫知道。

学的方法是不可为典要,学则不固。而通过广结善缘的习,才能在实践中修正提升,形成习惯,叫做到,即行道。

习的方法是合理调整,择善固执。光知道做不到,还不如不知道,就是孔子说的“非道弘人”。

只有知道又能做到,也是孔子说的“人能弘道”。如果人把道弘扬了,岂不就是“赞天地之化育”了吗?

活到老,学到老。为什么?因为我们会忘记,因为人的认知对于浩瀚宇宙来说有局限性。

这样你就知道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精神就是儒家所提出的三个字,叫“不停滞”。不停滞,就是一辈子都在学,学无止境,为学日益。

而在习的过程中难免不和他人打交道, 发生人际伦理关系,因为事情是人去做的,所以叫事在人为。再说我们是群居的,不可能单独生活在这个世上,必须相互依赖、分工协助才能得以生存。

广结善缘,就是你跟所有人都能相处的好,用现代的话来说叫和谐社会。处处有人缘,大家都来帮你,请问做事情哪里还有什么不顺的。

▍那怎么才能做到广结善缘?我想有两点:

一、把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当成自己的贵人,你就一定有贵人。

有了这样的观念,你自然会做到舍得。这样你才明白,你之所以对自己的身边人不舍得,原因是因为你没有把他当贵人来看待,是因为你的眼睛习惯朝上看,分不清哪个才是自己的贵人。

如果对自己贵人都不舍得,我们很难想象他能有多少机会和发展!舍得,即体现了我们做人饮水思源,不忘本的精神所在,又体现了我们做事用心的态度。

换句话说,就是上半夜想想自己,下半夜也要想想别人。

二、把跟每一个人的相遇都当成最后一次来看待,你就自然会倍加珍惜,唯有以诚相待,方能不留遗憾,以求问心无愧!

宇宙其实是个能量体,能量在物质层面表现方式为光、波,而在精神层面表现方式为诚。古人说过“诚则灵”、“至诚如神”、“诚则明,明则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早已告诉了我们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的感应,“诚”是唯一的钥匙。

真诚,即体现我们做人遵道贵德,将心比心,又体现了我们做事是为了修己,以求达到安人的效果。换句话说,就是只问我对你怎么样,从来不问你对我怎么样。只问耕耘,莫问收获。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人行走在社会上要懂得广结善缘。什么人都可以接触,也都可以来往,其意义在于结交朋友、阅人无数,从不同的人身上看到很多信息。

比如人品、性格、优缺点,然后把其做为自己的一面镜子,什么样的镜子?照妖镜。去照自己,反省自己,不断修正自己。

人生在世,遇到的所有的人和事都是来修自己的,有了这样的观念,你就会有一个好的心态,什么好的心态?那就是“凡是发生的事,都是好事”。

坚持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即为人处世的原则不变,其它的都要在反省后做一些合理调整,人生就是阶段性的调整,人生的理想在于不断提升自己的层次。

▍这次回湖南老家几天之行,大概感受有以下几点:

第一、修德。从少说话,闭嘴开始,因为祸从口出。尽量多听,即使听到了不该听到的也该装糊涂,要装糊涂。

《论语》里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多听有益,很简单的道理,其一,人家身份、地位、财富都高于你,自然自己要处下,以听为主。

哪有你说让人家听的,更何人家年龄还比你大,你更没资格对长辈说三道四,极易引起别人反感。

当你话还没说完,中间就被打断说别的话题时,千万要适可而止不要再讲了。

自己认为非常有必要说的,而对别人来说根本不屑一顾,如果不知趣还一直说,岂不最后来个热脸贴冷屁股,自讨无趣,自我尴尬,自讨苦吃,那又何必呢?

其二,老是你在说,把自己的几斤几两全公布于天下,整个过程下来,你却未听到别人说什么,结果自己一点收获也没有,尽是自己在浪费口水,重复自己的东西,没有“空杯心态”,吃亏的还是自己,实在不划算。

第二、孝,做人之根本。我们不习惯用一个“单”字,多会再加一个字组成词:比如“孝顺”、“孝敬”。怎么才能做到孝?从理解“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开始。

这句话的含义有两层:其一,父母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

其二,即使父母不对,做子女的也没有资格去说父母的不是。更不要说是顶撞了,否则这也是不孝。

关于孝,孔子说过两个字,叫“色难”,也就是对待父母的态度要表现在一个“敬”字上。

我活到四十一岁才明白此道理,并决心从今往后,凡是父母说的,我的回答永远都是:是、是、是!对、对、对!并要面带微笑接受父母的教诲,跟父母讲话要轻言细语,不可大声,否则就是没“敬”。

至于父母万一说的不对的,不讲道理的,事后我不按照去做就行了。

第三、自古以来,都说我们中国人太势利,那势利到底好不好?这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势利,让我们从小就懂得要争气、要上进。否则凭什么让别人看得起,给你面子?

一切别人给你的态度,行为都是你自己造成的,叫自作自受,不要怨天尤人,自作自受实乃宇宙第一法则叫因果法则。

所以,做人要自强自立,一切靠自己才最可靠。为什么?因为别人帮你,如果你自己不努力、不优秀,谁会来帮你?这叫“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用老家的话来说就是“烂泥巴扶不上墙”、“扶不起的阿斗”想帮也帮不起来。我们中国人从来都只是帮值得帮的人,否则不是毫无原则、毫无标准?

试问你会去帮那些做坏事、不走正道的人吗?哪怕是你的家人。人家帮你,是因为你值得别人帮;不帮你,也是因为你不值得别人帮。

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自己,所以用不着羡慕人家,嫉妒别人。人家被人尊重或被拍马、阿谀奉承,那也是人家有实力,有本事嘛。

家世、权利、身份、地位都是实力的表现。

古话说:不求人,格自高。我这次算是有了深刻的体会,在这个世上,做人难,要想做到不求人实在不可能。每个人都会经历从求人到不求人的过程。

最可悲的人生是一辈子都在求人,求人求到死,我想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我们可能做不到“不求人”,但是至少要把“不求人”作为人生奋斗的理想和目标才是。至于最后能到什么地步,不要去管它。

正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千万人,吾往矣”。这也许是做人的尊严和骨气吧!连人格都不要的求人,那宁愿舍去不要。

所以,越是你想结交的贵人或重要人物,只能是尊敬他,慢慢相处,有机会才求表现,切不可像有的人一样急于表现出来。

比如今晚一个老总听说对方是南岳售票处的负责人,赶忙在加其微信等联系方式的同时,不忘说“以后买门票就找你帮忙啦”,像这样目的性强的话一说出来,让坐在一旁的我顿时都匪夷所思,感觉很不好。

可以说,当今社会的人把利字当先是常态,这不是什么好事。带有强烈目的性的交往,别人事后一想也会反感。我们中国人一般不喜欢跟目的性强的人交往,那样会给对方压力,觉得你这人不真诚!没有安全感!

方法应该是反其道而行之,越是想结交,越要不表现出来,给别人一个接受自己的过程,这样顺其自然,别人反而觉得你这人与一般人不一样,会引起对方的注意和重视,甚至是尊重。

比方说,没有哪一个人不想跟权贵人士交朋友,但我偏偏不去巴结、献媚,反而会让她好奇。

让我们保持真诚待人,用心做事的态度,不求人的境界,反而容易获得别人好感。

比如要取得对方的联系方式,或表达诉求,也要看情况,考虑因人、因事、因时、因地才行。

总之,与人交往,保持应有的尊重和距离,留点相处的时间,让人对你多一些了解后,她自然会做判断你值不值得她帮,甚至不需要你开口,她会主动来问你,那就是一切水到渠成了。

帮人的人乐意,被帮的人也没求人,双方皆大欢喜,这就叫“圆满”。

第四、特权在哪里都有,无论中、西方。在西方,有钱就是有特权,比如总统都可以竞选、当选。而在中国呢?有权就有特权。换句话说,特权表现在有权力。

看看周围的现象真是比比皆是啊!感触颇深的是,我们结交权贵,是因为其背后的权力可以为自己带来很多便利,得到好处,甚至是利益。

比如:金钱、身份、面子、机会等等。而对方也在想权力是有效期的,过期不用作废,甚至即使过期也要培养自己的人,确保延期使用和给自己日后带来便利。

权力这种东西是无形的,你用它就可以变成有形,你不用反正也不是自己的,所以大家都对权力趋之若鹜,也好理解。

权力背面是利的交换,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需把握合理的利才能去取,不合理的即使送给你也不能要,这也符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这样,你就清楚了,中国人喜欢结交权贵人士的种种表现,其背面是看不见的无形的权力而已。

在坚持底线和原则的情况下相互谋求合理的便利也是人之常情,毕竟我们不可能不求人,因为我们国家虽大,却资源有限,机会很少。

我们中华民族不服输、不认输、求上进,是因为中华文化“不停滞”的精神;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引领世界,孔子2500年前提出的世界大同将在本世纪出现,是因为中华民族广结善缘,以追求安足和谐为出发点 。

最后还是用恩师曾仕强教授的话来结尾:

我们人生最重要的是生活,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人情。

用不停滞的精神来学,自我精进,进修德业;用广结善缘的方法来习,从知道到行道,再到得道。

END

作者简介:

肖特,湖南省洞口县人,药学专业,就职于贵州健兴药业有限公司10年,现为公司江西市场总经理。所带领团队150人左右,团队名称“江南西道·王者之师”,是指一支扎根江西并立志为百姓健康服务的,践行王道的队伍。

从2008年第一次收看《百家讲坛·胡雪岩的启示》开始,深受曾教授影响,并喜欢上国学,至今研习曾教授讲过的课及写过的书,并在实践中来感悟智慧人生。5年来,一直坚持每天抄写曾教授的经典语录。在一点一滴把中国式管理的智慧应用于团队管理中来的同时,已有一些心得。立志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精髓,把恩师曾教授讲清楚了的中国人的道理讲清楚。

征稿启事

1.曾仕强公众号【易友风采】长期征稿,您和曾师的故事,以及曾师对您的影响和启迪,包括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所思所感、所遇所闻,均可投稿。

2.字数:1000-2000字。

3.投稿微信:shutongxiaoyi。备注:投稿。期待各位大显身手。

(0)

相关推荐

  •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的来历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载了先秦时期的礼仪制度的产生.内容以及变迁,是研究古史的重要材料,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内容繁多,涉及哲学.历史.道德.祭祀.文艺.习俗等方方面面,还有大量的哲 ...

  • 缅怀⽗亲 曾仕强教授 (转自曾以仁纪念恩师之作品)

    ⽗亲逝世已满⼆周年,回想过去他跟我们之间相处互动的种种,⾄今仍历历在⽬.难以忘怀.从⼩有印象以来⽗亲总是非常忙碌,但是从不放过教导我们的机会.记得⾼中时,某天午饭后在家洗碗筷,因为⽔龙头的⽔开太⼤,⽗ ...

  • 缅怀恩师曾仕强先生:从易经3个字,找到自己这辈子该走的路!

    文/贺朝峰 几十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人类终极的三个哲学问题: 人从哪里来?人死后到哪里去?人这辈子活着到底是来干什么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上下求索而不得. 直到我遇到了此生中最重要的领路人--曾仕强教授 ...

  • 怀念我的恩师曾仕强教授

    文/郑观清 我是一名在农村长大的70后,小时候物质生活比较困乏,能够接触到的课外书籍比较少. 除了学到的书本上的知识之外,其余的东西懂得少之又少,以至于毕业后工作生活很不如意. 自己也找不到突破口,就 ...

  • 选择素食,广结善缘

    编者按:这是我们"选择素食"系列的第四篇,虽然我们平日里经常会提到素食,但距离上次的主题分享,也已时隔半年了.如同以往,我们想以各种各样不同的角度,去试着阐述"吃素&qu ...

  • 一个优秀的人必须要有优秀的眼光,能识别和发现有潜力的人才,广结善缘

    如何判断有发展潜力的人才? 真正的高手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会显示出卓越的学习能力特征,思维逻辑极其清晰,他们聪明,勤奋,爱折腾,有野心,行动力彪悍. 看一个人不是看人品,因为人品容易伪装,需要时间才能 ...

  • 佩戴天珠真的能趋吉避凶延年益寿么?能!广结善缘这并非玄学范畴

    天珠这个物件现如今的热度可以说是十分优秀,就文玩多种多样的品类来说,要说谁价值连城.人气优秀.一颗难求那基本上就是天珠了,那么天珠到底有怎样的魅力呢?佩戴天珠真的能长寿么? 编辑 天珠的崛起 关于天珠 ...

  • 话说《红楼梦》:广结善缘的甄士隐,为什么反而廖落?

    作者:韩雪丽 (甄士隐) 小说一开头,就是甄家故事,这个士隐是什么人,是一个雅致大方的人,可是他的结局,却是让人叹息.这个故事,应该隐了贾府日后的际遇. (一)广结善缘的甄士隐 甄士隐是当地望族,他每 ...

  • “天道”与“人道”的奥秘!(此文广结善缘)【一点资讯】

    <道德经>说: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补不足以奉有余. 意思是:自然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是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多余的. 怎么理解呢? 先说&qu ...

  • 广结善缘,解析人生结交的三大模型,人脉就是钱脉

    中国社会即是熟人社会,求人办事的人希望有熟人介绍.熟人完成,才能心安,被求办事的人同样希望,给他人办事的过程中,获得经济.人脉等其他资源.正所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在愿打愿挨的背后,潜藏着的是在正式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