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滞,广结善缘——缅怀恩师曾仕强教授
文/肖特
我们人一辈子要学习,学习什么?一句话讲完了,叫明白道理,用于实践。通过不停滞的学,才能知道更多的道理,叫知道。
学的方法是不可为典要,学则不固。而通过广结善缘的习,才能在实践中修正提升,形成习惯,叫做到,即行道。
习的方法是合理调整,择善固执。光知道做不到,还不如不知道,就是孔子说的“非道弘人”。
只有知道又能做到,也是孔子说的“人能弘道”。如果人把道弘扬了,岂不就是“赞天地之化育”了吗?
活到老,学到老。为什么?因为我们会忘记,因为人的认知对于浩瀚宇宙来说有局限性。
这样你就知道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精神就是儒家所提出的三个字,叫“不停滞”。不停滞,就是一辈子都在学,学无止境,为学日益。
而在习的过程中难免不和他人打交道, 发生人际伦理关系,因为事情是人去做的,所以叫事在人为。再说我们是群居的,不可能单独生活在这个世上,必须相互依赖、分工协助才能得以生存。
广结善缘,就是你跟所有人都能相处的好,用现代的话来说叫和谐社会。处处有人缘,大家都来帮你,请问做事情哪里还有什么不顺的。
▍那怎么才能做到广结善缘?我想有两点:
一、把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当成自己的贵人,你就一定有贵人。
有了这样的观念,你自然会做到舍得。这样你才明白,你之所以对自己的身边人不舍得,原因是因为你没有把他当贵人来看待,是因为你的眼睛习惯朝上看,分不清哪个才是自己的贵人。
如果对自己贵人都不舍得,我们很难想象他能有多少机会和发展!舍得,即体现了我们做人饮水思源,不忘本的精神所在,又体现了我们做事用心的态度。
换句话说,就是上半夜想想自己,下半夜也要想想别人。
二、把跟每一个人的相遇都当成最后一次来看待,你就自然会倍加珍惜,唯有以诚相待,方能不留遗憾,以求问心无愧!
宇宙其实是个能量体,能量在物质层面表现方式为光、波,而在精神层面表现方式为诚。古人说过“诚则灵”、“至诚如神”、“诚则明,明则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早已告诉了我们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的感应,“诚”是唯一的钥匙。
真诚,即体现我们做人遵道贵德,将心比心,又体现了我们做事是为了修己,以求达到安人的效果。换句话说,就是只问我对你怎么样,从来不问你对我怎么样。只问耕耘,莫问收获。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人行走在社会上要懂得广结善缘。什么人都可以接触,也都可以来往,其意义在于结交朋友、阅人无数,从不同的人身上看到很多信息。
比如人品、性格、优缺点,然后把其做为自己的一面镜子,什么样的镜子?照妖镜。去照自己,反省自己,不断修正自己。
人生在世,遇到的所有的人和事都是来修自己的,有了这样的观念,你就会有一个好的心态,什么好的心态?那就是“凡是发生的事,都是好事”。
坚持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即为人处世的原则不变,其它的都要在反省后做一些合理调整,人生就是阶段性的调整,人生的理想在于不断提升自己的层次。
▍这次回湖南老家几天之行,大概感受有以下几点:
第一、修德。从少说话,闭嘴开始,因为祸从口出。尽量多听,即使听到了不该听到的也该装糊涂,要装糊涂。
《论语》里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多听有益,很简单的道理,其一,人家身份、地位、财富都高于你,自然自己要处下,以听为主。
哪有你说让人家听的,更何人家年龄还比你大,你更没资格对长辈说三道四,极易引起别人反感。
当你话还没说完,中间就被打断说别的话题时,千万要适可而止不要再讲了。
自己认为非常有必要说的,而对别人来说根本不屑一顾,如果不知趣还一直说,岂不最后来个热脸贴冷屁股,自讨无趣,自我尴尬,自讨苦吃,那又何必呢?
其二,老是你在说,把自己的几斤几两全公布于天下,整个过程下来,你却未听到别人说什么,结果自己一点收获也没有,尽是自己在浪费口水,重复自己的东西,没有“空杯心态”,吃亏的还是自己,实在不划算。
第二、孝,做人之根本。我们不习惯用一个“单”字,多会再加一个字组成词:比如“孝顺”、“孝敬”。怎么才能做到孝?从理解“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开始。
这句话的含义有两层:其一,父母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
其二,即使父母不对,做子女的也没有资格去说父母的不是。更不要说是顶撞了,否则这也是不孝。
关于孝,孔子说过两个字,叫“色难”,也就是对待父母的态度要表现在一个“敬”字上。
我活到四十一岁才明白此道理,并决心从今往后,凡是父母说的,我的回答永远都是:是、是、是!对、对、对!并要面带微笑接受父母的教诲,跟父母讲话要轻言细语,不可大声,否则就是没“敬”。
至于父母万一说的不对的,不讲道理的,事后我不按照去做就行了。
第三、自古以来,都说我们中国人太势利,那势利到底好不好?这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势利,让我们从小就懂得要争气、要上进。否则凭什么让别人看得起,给你面子?
一切别人给你的态度,行为都是你自己造成的,叫自作自受,不要怨天尤人,自作自受实乃宇宙第一法则叫因果法则。
所以,做人要自强自立,一切靠自己才最可靠。为什么?因为别人帮你,如果你自己不努力、不优秀,谁会来帮你?这叫“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用老家的话来说就是“烂泥巴扶不上墙”、“扶不起的阿斗”想帮也帮不起来。我们中国人从来都只是帮值得帮的人,否则不是毫无原则、毫无标准?
试问你会去帮那些做坏事、不走正道的人吗?哪怕是你的家人。人家帮你,是因为你值得别人帮;不帮你,也是因为你不值得别人帮。
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自己,所以用不着羡慕人家,嫉妒别人。人家被人尊重或被拍马、阿谀奉承,那也是人家有实力,有本事嘛。
家世、权利、身份、地位都是实力的表现。
古话说:不求人,格自高。我这次算是有了深刻的体会,在这个世上,做人难,要想做到不求人实在不可能。每个人都会经历从求人到不求人的过程。
最可悲的人生是一辈子都在求人,求人求到死,我想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我们可能做不到“不求人”,但是至少要把“不求人”作为人生奋斗的理想和目标才是。至于最后能到什么地步,不要去管它。
正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千万人,吾往矣”。这也许是做人的尊严和骨气吧!连人格都不要的求人,那宁愿舍去不要。
所以,越是你想结交的贵人或重要人物,只能是尊敬他,慢慢相处,有机会才求表现,切不可像有的人一样急于表现出来。
比如今晚一个老总听说对方是南岳售票处的负责人,赶忙在加其微信等联系方式的同时,不忘说“以后买门票就找你帮忙啦”,像这样目的性强的话一说出来,让坐在一旁的我顿时都匪夷所思,感觉很不好。
可以说,当今社会的人把利字当先是常态,这不是什么好事。带有强烈目的性的交往,别人事后一想也会反感。我们中国人一般不喜欢跟目的性强的人交往,那样会给对方压力,觉得你这人不真诚!没有安全感!
方法应该是反其道而行之,越是想结交,越要不表现出来,给别人一个接受自己的过程,这样顺其自然,别人反而觉得你这人与一般人不一样,会引起对方的注意和重视,甚至是尊重。
比方说,没有哪一个人不想跟权贵人士交朋友,但我偏偏不去巴结、献媚,反而会让她好奇。
让我们保持真诚待人,用心做事的态度,不求人的境界,反而容易获得别人好感。
比如要取得对方的联系方式,或表达诉求,也要看情况,考虑因人、因事、因时、因地才行。
总之,与人交往,保持应有的尊重和距离,留点相处的时间,让人对你多一些了解后,她自然会做判断你值不值得她帮,甚至不需要你开口,她会主动来问你,那就是一切水到渠成了。
帮人的人乐意,被帮的人也没求人,双方皆大欢喜,这就叫“圆满”。
第四、特权在哪里都有,无论中、西方。在西方,有钱就是有特权,比如总统都可以竞选、当选。而在中国呢?有权就有特权。换句话说,特权表现在有权力。
看看周围的现象真是比比皆是啊!感触颇深的是,我们结交权贵,是因为其背后的权力可以为自己带来很多便利,得到好处,甚至是利益。
比如:金钱、身份、面子、机会等等。而对方也在想权力是有效期的,过期不用作废,甚至即使过期也要培养自己的人,确保延期使用和给自己日后带来便利。
权力这种东西是无形的,你用它就可以变成有形,你不用反正也不是自己的,所以大家都对权力趋之若鹜,也好理解。
权力背面是利的交换,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需把握合理的利才能去取,不合理的即使送给你也不能要,这也符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这样,你就清楚了,中国人喜欢结交权贵人士的种种表现,其背面是看不见的无形的权力而已。
▼
在坚持底线和原则的情况下相互谋求合理的便利也是人之常情,毕竟我们不可能不求人,因为我们国家虽大,却资源有限,机会很少。
我们中华民族不服输、不认输、求上进,是因为中华文化“不停滞”的精神;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引领世界,孔子2500年前提出的世界大同将在本世纪出现,是因为中华民族广结善缘,以追求安足和谐为出发点 。
最后还是用恩师曾仕强教授的话来结尾:
我们人生最重要的是生活,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人情。
用不停滞的精神来学,自我精进,进修德业;用广结善缘的方法来习,从知道到行道,再到得道。
作者简介:
肖特,湖南省洞口县人,药学专业,就职于贵州健兴药业有限公司10年,现为公司江西市场总经理。所带领团队150人左右,团队名称“江南西道·王者之师”,是指一支扎根江西并立志为百姓健康服务的,践行王道的队伍。
从2008年第一次收看《百家讲坛·胡雪岩的启示》开始,深受曾教授影响,并喜欢上国学,至今研习曾教授讲过的课及写过的书,并在实践中来感悟智慧人生。5年来,一直坚持每天抄写曾教授的经典语录。在一点一滴把中国式管理的智慧应用于团队管理中来的同时,已有一些心得。立志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精髓,把恩师曾教授讲清楚了的中国人的道理讲清楚。
征稿启事
1.曾仕强公众号【易友风采】长期征稿,您和曾师的故事,以及曾师对您的影响和启迪,包括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所思所感、所遇所闻,均可投稿。
2.字数:1000-2000字。
3.投稿微信:shutongxiaoyi。备注:投稿。期待各位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