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风味的荆紫关八大件(淅川文化探索之五十)

荆紫关明清古街有一个菜馆,名叫聚德轩。聚德轩经营的菜品主要是以荆紫关八大件为主。因为荆紫关“八大件”是荆紫关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积淀起来的深厚的饮食文化,是民间红白喜事的基本宴席标准,具有丰富的地域特色,所以,到荆紫关旅游的游客必然要到聚德轩,吃一顿“八大件”宴席,否则,就会后悔好一阵子。那么,荆紫关“八大件”宴席究竟是什么?“八大件”指把个大菜,置席待客必不可少。8个大菜不是一齐上席,而是每次上一个,吃完了再上下一个。

粉蒸肉

在“八大件”菜肴中,“粉蒸肉”最受人欢迎,人人爱吃,老少皆宜。据说,该道菜是陕西商人传入的。其做法是:先将玉米面炒熟、粉条泡软备用,将煮熟的羊(或猪牛)肉选取肋膳部位(肥瘦肉兼有)切成条块入锅,加入葱花、姜丝及其他佐料、酱油抄匀,然后加入适量粉条,继续抄,使肉和粉条的味道可口;最后加入炒熟的玉米面,以能够把肉和粉条拌匀为宜,再加入适量的白糖和香苜蓿,装入容器,放入蒸锅内蒸10至20分钟即可。该道菜南北风味兼而有之,吃起来咸甜适口,香而不腻,特别是苜蓿的清香味沁人肺腑,令人增添无限的食欲,因此,千百年来粉蒸肉成为荆紫关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

柱顶石

荆紫关传统宴席上另一道菜肴叫“柱顶石”,系采用煮熟的牲畜臀部肉,切成方寸大小,配以萝卜,或者红莲、油炸土豆均可,拌好佐料,上笼蒸透,即可上桌。该道菜向以厚道著称,其肉块似建房用的柱顶石,吃起来十分解馋。该道菜不仅好吃、解馋,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即从肉块的大小,可以看出主家待客的厚薄,因此,久而久之,形成了该道菜的实惠特点;另外,该道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按坐席人数放肉块,一人一块,绝不会多出一块;在吃的时候,谁也不会多吃一块。其中的内涵决不是主家小气不让上,而是具有深刻的含义,据老厨师讲,该道菜这样处理,一是说大家都是从五湖四海来到这里定居生活,人人平等;二是说大家今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来行情递礼喝酒的,都是平等的,在美味佳肴面前,人人平等。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纯朴的荆紫关人是多么讲究平等、和谐。

丸子

“丸子”是八大件宴席上必上菜肴之一,一般以蒸丸子居多,也有熘丸子,或者水汆丸子。水汆丸子是荆紫关厨师发明的特色菜,即用新鲜生肉剁碎如泥,拌以佐料,烧开青菜汤水,用手挤肉丸丢入汤水中,煮熟上桌。水汆丸子吃起来鲜嫩可口,比油炸丸子风味更佳。无论什么丸子,上桌的顺序是有讲究的,大都作为倒数第二道菜,“丸”“完”同音,“丸子”一上,意味着菜肴上完了。

水煮豆腐筋”

水煮豆腐筋是首先把豆腐筋用油炸过,放到水里面泡软,然后如汤锅煮透,配以青菜、黄豆芽、佐料上席。荆紫关的豆腐筋口感特别好,主要原因是豆腐筋质量好。这里的豆腐筋系纯手工制作,其方法是:在加工豆腐过程中,豆浆熬好的时候,熄火凉一凉,豆浆上面会产生一层薄皮,然后用棍子轻轻挑起晾干而成。这种豆腐筋富含大豆油脂,质地细腻,香味纯正,深受食客的青睐。

蒸藕合

所谓“藕合”是用红藕切片,中间加以肉馅,炸熟后上笼蒸透,佐以料汤和衬菜。蒸藕合是半荤半素,吃起来香而不腻,人人爱吃。

甜米

荆紫关宴席最后一道菜是“甜米”,即糯米加蜜枣、莲米、花生仁等蒸熟为肴。该道菜之所以放到最后上桌,一是意味今后的日子如蜜甜;二是以免在享用菜肴的过程中口感被掺杂,为了做到这一点,厨子上这道菜之前,必先上一小碗开水,让用膳者涮洗筷子。可见荆紫关人在用膳方面是多么的讲究。

以上是六道菜,其他菜要看主家准备情况了,有上炸鸡块或整鸡的,有上炸鸭块的,有上醋溜鱼的,也有上红烧肉的,还有上青椒肚丝的不一而足。   

  大汆盘和佐碗  

荆紫关红白喜事席宴,先是四个压桌的凉菜碟,接着就是大汆盘,它不在“八大件”之列,是上在“八大件”之前。大汆盘的内容有动物肝脏片、油炸豆腐干、粉丝、黄花菜、黑木耳、芹菜等混合凉拌,吃起来清凉爽口。“八大件”上齐后,接着上八个佐碗。佐碗一般是四荤四素,随意搭配,供客人吃饭时佐餐。(此文摘自吴云贵《荆紫关神韵》一书,有改动。图片摘自网络)

(0)

相关推荐

  • 陕西人年夜饭的压轴硬菜,8荤1素尽显美味,不愧是博采各地精华

    陕西是华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曾经有14个朝代在此建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除了历史之外陕西的美食也是享誉全国,比如羊肉泡,臊子面,擀面皮等等. 当然除了小吃之外,陕西的菜肴也是别具风格,虽没有八大菜 ...

  • 荆紫关诗话(淅川文化探索之六十六)

    人来的时候,夕阳也随之而来.金灿灿的,撒得满街都是. 门楼的门没关.没有门.也无须关.三边古镇,兵家必争.战起战息,打打杀杀.门楼建了又毁,毁了又建.花城门下的泥土,埋有多少遗骸,浸有多少鲜血,无人能 ...

  • 荆紫关八记之八:段氏三雄威震三边荆紫关

    此图为荆紫关第一届区政府部分工作人员,前排左起二为段抚育 荆紫关革命军事纪念馆位于荆紫关北街,解放前为中央豫鄂陕边情报站,系一个集旅游与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景点.军事纪念馆北侧的陈列馆,陈列有段凤轩. ...

  • 荆紫关八记之六:心净即佛

    自法海寺西侧门出来,迎面便是遮天蔽日的竹林.这里的竹林,不同于香严寺的竹林.香严寺的竹林里宝塔林立,埋有诸多大德高僧.法海寺的竹林里,泉水翻涌,清清爽爽,使人心旷神怡. 沿着林间小径,与友人结伴前行. ...

  • 荆紫关八记之五:用心与用力

    编者按:鲁班做了一尊佛,能够顶一万尊佛:赵巧儿做了一千尊佛,顶不上一尊佛.二者的区别在于一个用心,一个用力.其实,工作就是这样,用心做就能做出创意性的精品:用力做只能是完成任务. 淅川县荆紫关山寺前, ...

  • 荆紫关八记之四:情系三省一家亲

    编者按:弹指一挥间,我已将知天命,儿子已考回湖北十堰工作.再读此文,倍感亲切.湖北.河南.陕西,心中思绪再次涌动.十五年过去了,时光在流失,白浪河在流动,人在变动,唯一不变的是那块三省界碑石. 我的家 ...

  • 荆紫关八记之三:平浪宫问祖

    父亲说:我家祖辈中,有一位不出五服的五爷,曾在荆紫关平浪宫削发为僧. 荆紫关距老家70余里,曲曲弯弯,坎坎坷坷,几欲前往,未能成行.参加工作后,淅川县委宣传部在荆紫关召开宣传工作会议,会后,悄然前往. ...

  • 荆紫关八记之二:河街,那即将消失的栈楼

    三边古镇荆紫关的清代五里长街(因其极盛于明清,也叫明清五里长街),声名远扬,而与五里长街相邻的丹江河街,却鲜为人知. 丹江河街位于清代五里长街西边,与五里长街平行,有许多小巷可直通河街.其实,五里长街 ...

  • 荆紫关八记之一:明清五里长街

    编者按:荆紫关位于鄂豫陕三省交界处,"北接秦川,南通鄂渚",自古就是商贸繁华之地和兵家必争的要塞.战国时期,这里是"朝秦暮楚"之地.笔者多次到荆紫关采风,每次都 ...

  • 【淅川史话】之五十六:荆紫关段氏三雄的红色传奇

    编者按:这篇文章在<丹江湖畔>公众号刊发后,引起了淅川读者的喜爱,也引起了段氏后裔的关注和期盼.段抚育的长女段战平女士亲自给我致电,增补和勘误了一些关于段抚育的经历,我写的关于荆紫关段氏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