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轻描淡写,品味起来实则很残酷,盘点史书中那些细思极恐的话

对于历史,我们经常困惑的地方在于语言方式,文言文与白话文,明明只是两个字的区别,但使用起来却天壤之别。因为白话文中特别大一件事,特别繁琐的一段话,若放在文言文中来表达,它可能只是简短到你不敢相信的三五个字。也正因如此,古言文有着不可细思的恐惧感,不信就一起来看看它的精深之处。

人相食

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三个字,但在众多的古文记载中出现过多次。比如“邺中饥,人相食,季龙时宫人被食略尽”、“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所谓的人相食是什么意思?非常容易理解:人吃人。而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第一句“邺中饥,人相食,季龙时宫人被食略尽”,它是《晋书》中记载的一段话。说的是冉魏被慕容氏围困在邺城一百多天,因为没有食物可吃,便被迫只能人吃人,季龙时宫人几乎被吃光了。
那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宫中会有多少人,打开历史资料可以看到“大发百姓女二十以下十三以上三万余人,为三等之第以分配之。郡县要媚其旨,务于美淑,夺人妇者九千余人。百姓妻有美色,豪势因而胁之,率多自杀,石宣及诸公又私令采发者,亦垂一万。”
如此一计算,怎么也得五万人。而根据资料显示,在苻洪劝谏时这样说:“夺人妻女,十万盈宫”。哪怕这是夸张,但也远超五万人了吧?而几被吃尽也就意味着五万人都被吃掉了。古人何其无辜,只是简单的一句:人相食。
《汉书》中“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也是如此,当时汉朝初立,随之灾荒开始,一石米要五千钱,买不起米的人只好相互残杀、啃食。如此一国之人死去一半,如此惨状,如何只是一句“人相食”所以形容的呢?简单的三个字,却只是一细品,就足以让人毛骨悚然了。

首获十余万人,筑京观于城南

这又是一个细思极恐的事情,何为“京观”?恐怕你想不出来,用尸体堆积于路侧,然后用土将其夯实,造成如同金字塔一样的巨型土堆,用来炫耀杀敌之多。以人骨筑台,这就是京观,听上去诗意,思想一下感觉如何?
当年汉末时期的大将皇甫嵩在下曲阳与黄巾军交战,从而俘敌十多万人。然后,这些人的尸体便被筑成了京观,摆在那里向世人炫耀军功。这比起白起坑兵四十万一点也不逊色吧?最主要是人家白起做了这样的事,是小心隐瞒,而皇甫嵩呢?大肆炫耀。这是什么性质?对于生命的尊重还体现在哪里?
而这却不是唯一的事件,事实上,在很多朝代,都曾出现过京观之说。隋朝时期,与高句丽交战三次,两军相对,高句丽为振奋军心,将隋军尸体便筑成了京观。一直到唐朝时期,唐太宗才将汉人尸骨垒成的京观付之一炬。
古时候的人都知道,家里人一旦走上战场,要么是“一将功成”,要么就是“万骨枯”。这种牺牲说起来是为国不假,但有多少国家真的将战士之尸骨视为国家之根本来对待呢?诗人对于此事最为感慨,所以也才有了“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佳句。这感叹,至少比起云淡风轻的“京观”一词要体贴多了吧?

族灭、灭三族、灭九族

这是我们在影视剧中听到最多的,最霸气的,也是最无情的语句,历朝历代几乎都可见这一句的记载。可是,谁敢真正想过,“族灭”意味着什么?就是死了这么简单吗?那是成千上万人的鲜血,那是有罪无罪者共同的结局。
举个最熟悉的例子,明成祖朱棣当政之时,是一心想要收降方孝孺为自己的英名盖棺定论的。可是,方孝孺虽为文人,却有着铮铮铁骨,哪怕是撕了嘴,滚了油也不肯就范。结果,朱棣恼羞成怒,直接下令:灭十族!就是三个字,可方家上下无一人幸存。
我们很多人不能理解,何为一族人?它绝对不是指单纯的一家,也不只是一个姓氏,比如说方孝儒全族,那绝对不是只有姓方的同姓之人,它所涉及的非常多。实际上,十族人包括了自己一族、姑家一族、姐妹一族、女儿一族、外祖父一族、外祖母一族、姨家一族、岳父一族、岳母一族、门生之族。
这就是所谓的风光时可能远亲无所碍,但犯罪时却会一下全牵连进来。特别是门生这个所谓的族,连同门生的门生都会被牵涉。据说方孝孺的门生总人数达到870余人,这些人何其无辜?
方孝孺功成名就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其犯罪该诛又与人家什么关系?作为门生不过是学点文化,难道老师犯法,所有的学生都该死吗?
可这就是历史,就是文言文的高深莫测之处,字数少之又少,可细思绝对鲜血淋漓。想起汉献帝东迁时的记载,其中有一句“坠坑争舟,舟指可掬”。为了活命,人们争相上船,可船上之人却也为了活命,直接抵抗上船之人,只是剑起剑落,血染长河。哪怕是随便捞一把,就是一大掬的手指……
这样的记载有多少人想过?你掬起的只是可见的断指,那断指之下的身体坠于河中又如何呢?人挤人,尸体压尸体,那种场面之血腥,恐怕饭前饭后都不能细思。
其实,像这样的简洁记载法在古代历史中根本就不是个事,各种大事件,往往都是几个字一带而过。所以,越是简短的句子,其背后藏着的可能越是不能细思的恐惧。白骨森森如何入书?所以三五字带过,记下而已。若说其陈述事实,不如说是在回避现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