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不智能》| 万维钢解读

关于作者

梅瑞狄斯·布鲁萨德,毕业于哈佛大学计算机系,拥有计算机和数学的学位。她自己创造过好几个人工智能系统,在 MIT 媒体实验室工作过。布鲁萨德现在是纽约大学助理教授,同时她还是一个记者。

关于本书

你已经听过太多有关“人工智能”的话题了,什么“人工智能将会改变世界”“人工智能将让大多数人失业”……有些好消息说得太多,就容易让人产生不切实际的希望。不切实际的希望太强,就容易变成迷思。事实上,担心的那种未来离我们还非常遥远,现在所谓人工智能还没有那么厉害,人类已经反应过来了,可以预见的近期内不会有什么人工智能导致的大失业。我们这次要说的这本书,则是想让你进一步冷静一下。

核心内容

第一,高估人工智能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第二,自动驾驶这件事到底有多难?

第三,现阶段人工智能的社会化应用的根本矛盾是什么?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要解读的是一本2018年4月出版的英文新书《人工不智能:计算机如何误解世界》,作者是人工智能专家、数据记者和纽约大学助理教授梅瑞狄斯·布鲁萨德。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书中精髓,那就是:人工智能想大规模取代人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恐慌和其他,其实都是在过度想象。

生活在今天,相信你已经听过太多有关“人工智能”的话题,什么“人工智能将会改变世界”“人工智能将让大多数人失业”等等。但事实上,像《未来简史》那本书里担心的那种,数据和算法掌控一切的未来,离我们还非常遥远。现在的“人工智能”根本没有那么厉害,可以预见的近期内不会有什么人工智能导致的大失业。也就是说,其实我们都高估了人工智能。

电视剧《西部世界》里面那样的机器人,跟现在高科技公司正在研发的那种人工智能,完全是两码事。我们很多关于未来人工智能的种种设想,比如彻底取代人类,甚至超越人类,都只是物理学家纯理论的设想,或者干脆是科幻作家的噱头。现在真实的人工智能其实应该叫“人工不那么智能”。Alpha Go 下赢了围棋这种事情,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它就是一个算法机器而已。

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误解,如果仅仅是观念和想象也就罢了,严重的是,因为人们过分依赖计算机算法,反而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正确认识人工智能。这也是作者梅瑞狄斯·布鲁萨德写这本书的用意。

布鲁萨德毕业于哈佛大学计算机系,拥有计算机和数学的学位。她自己创造过好几个人工智能系统,在 MIT 媒体实验室工作过。布鲁萨德现在是纽约大学助理教授,同时她还是一个记者。而且她是一种非常新型的记者,叫“数据记者”。数据记者的工作不是整天采访什么“大数据科学家”,而是自己直接从数据中挖掘故事。布鲁萨德做的事情,是自己编写一个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让这个系统替她从各种数据库中发现规律,她从中获得洞见,写成报道。

也就是说,布鲁萨德是一个“用数据发现真相”的人。布鲁萨德这个数据记者,最关心的是让那些已经在取代人类做决定的“算法”负责任。她发现人们过于相信算法。算法都是人写的,人会犯错,算法就会犯错。现在的人非常爱说什么“计算机改变了世界”,特别是乔布斯,动不动就“这个产品再一次改变了世界”。而布鲁萨德将会告诉你,其实计算机没有改变什么。社会还是这个社会,计算机并没有解决我们的社会问题。

好,接下来我就通过三个部分,来讲述本书内容。第一部分,我会让你了解,高估人工智能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问题?第二部分,我会让你明白,自动驾驶这件事到底有多难?第三部分,我会让你看清,现阶段人工智能的社会化应用的根本矛盾是什么?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说第一部分,高估人工智能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现在有一种情绪被布鲁萨德称为“技术沙文主义”,认为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用技术解决,特别是可以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布鲁萨德这本书就是专门跟技术沙文主义唱反调。布鲁萨德认为,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所谓新技术,其实并没有解决真正的社会问题。

咱们先说一个“简单”例子。假设你任职于某个贫困地区的教育局,你负责给本地所有中小学发放课本,那么你如何确保学生们都能得到课本呢?你肯定会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中国最穷的地方也没发生过学生上课没有教材的事儿。但是美国有好几个州,包括纽约、宾夕法尼亚和华盛顿这样比较富的州,却有很多很多学生没有教材可用。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可是却不能用技术方法解决。

几年前布鲁萨德的儿子上小学,一家人住在宾夕法尼亚州。儿子要准备全州统一的标准化考试,布鲁萨德就研究了一番考试的内容之后发现,这个考试其实可以破解的答案其实都在课本里,你只要把课本的内容参透了,通过考试就非常简单。反过来说如果你不看课本,哪怕知识面再广,也很难在考试上有好的表现。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很多老师痛恨标准化考试。但这不是我们今天想说的重点,重点在于,这么简单的考试,美国能熟练解题的学生还不到一半,宾夕法尼亚州高中的毕业率只有64%。而根本原因,就在于很多学生“拿不到课本”。

你肯定觉得这不荒唐吗?我要是中学生我第一件事就得给自己弄一套课本啊。可是对不起,真没有。咱们中国的教材是由国家统一出版,价格便宜。但美国的教材由私人公司出版,价格很贵。比如一本中学生用文学教材就要114.75美元。

政府的教育经费往往有限,有时候分到每个学生头上的教材费可能只有30多美元,这样一来就存在很大的缺口。

那你说政府钱不够我自己买一套行不行,对不起没有这个渠道。布鲁萨德她儿子的教材学校不让带回家,她想给儿子另外弄一套,各处都找不到,连盗版都没有。现在美国的中小学课本都是由三家大公司出版的,直接供货到学校,同时考试题也是这几家公司出。换句话说你是用这些公司的课本,然后用这些公司的考试题,一条龙服务,这是个每年几十亿美元的生意。

那你说能不能让学生重复使用旧教材呢?有时候的确就是这么干的,有的学生还在用八十年代师兄师姐的教材。但这个做法通常不可行,因为教材几乎每年都要随着州政府的教育政策变来变去。

这还不算,有些看似能用技术解决的问题,也解决不了。比如有时候经费到位了,书也买了,结果书被放置在学校的仓库里,没发到学生手上。老师以为今年还是没有书,校长不记得书有没有买。布鲁萨德找到一个类似于“区教委”的机构,说你们知不知道辖区内这些学校今年都开设了什么课程,需要什么教材。区教委说这个真没有,但是我们有个中央数据库,有各个学校订购教材的数据。

布鲁萨德就把这个数据库拿过来,结果一看,很多学校订购的教材数和学生人数根本对不上。布鲁萨德又跑到各个学校去现场调查,发现教材的发放和管理都非常混乱。学校经费有限,人手不够,有些校长要亲自管理教材。有的校长不愿意使用州里的数据库系统,自己弄了个表格,很难跟别人分享,最后就是一大堆问题。

布鲁萨德就说,数据技术再先进,最初的数据录入,也是由人来完成的。如果校长根本不愿意录入数据,老师根本统计不清楚自己班需要多少教材,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又有什么用呢?这里的主要问题在于,教育,本质上是个因人而异的、混乱的、动态的系统,而公共教育系统,是个统一的、标准化的、最好是不变的系统。

比尔·盖茨和梅琳达基金会一直在美国全国推行一个所谓“共同核心课程”系统,相当于中国那种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标准化考试,但是在各地受到了老师和学校的抵抗。其实老师的抵抗有道理,这不仅仅是不民主,而是不同学区的学生水平差异很大,用同一个标准确实不合理。学校教学没有自由度,而且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太大,结果现在美国的公共教育非常混乱。

布鲁萨德说,盖茨这帮人是想把教育当成一个工程问题去解决。工程问题本质上是数学,需要在一个定义良好的环境里,用定义良好的参数描写一个定义良好的问题。可是教育问题从来都不是“定义良好”的,其中有各种复杂的情况。复杂和标准化是一对永恒的矛盾,这就是为什么计算机技术发展了这么多年,美国基础教育几乎没有发生任何进步。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就在分发教材这一件事儿上,计算机人工智能都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因为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擅长的是解决工程问题,工程问题要求定义良好,而复杂社会问题恰恰是不能定义良好的。那么好,你说我们不解决社会性问题,就应对以工程问题为主的事情行不行?可能还是不行,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说,在自动驾驶,这个看上去纯工程的问题上,人工智能有多难。这是我们的第二部分内容。

第二部分

我们先来说一个结论,现阶段所有的人工智能,都有一个根本的弱点。这个弱点就是它们高度依赖数据,都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它们没有办法预测“没见过”的事情。所以这种人工智能的应用非常有限。它最适合常见的、简单的、不变的应用场景,不能直接推广。一旦遭遇必须推广的场景,就面临各种问题,比如“自动驾驶汽车”。

公众对自动驾驶汽车这个话题已经欢呼了很多年,那现在自动驾驶技术是什么情况呢?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弄了一个标准,把自动驾驶汽车一共分为五个级别。

零级代表完全没有自动化,就是人开车。一级,是指计算机在某些时候、某种程度上可以给人提供一些辅助性的帮助。像自动刹车、保持车道、停靠辅助系等等。二级,是有的时候汽车可以自己开,但是要求人一直盯着,特斯拉已经做到了这个级别。三级,是说人可以不盯着了,就让车自己开,但是如果车向你发出信号,你要随时接管驾驶。四级,是指在某些环境和条件下,实现自动驾驶,人去睡觉都没问题。五级,是完全的自动驾驶,不论什么天气和路况人都不用管车。

截至此时此刻,任何一家公司的自动驾驶技术都没有超过二级。而有些专家认为,五级自动驾驶是一个永远都达不到的目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工智能处理不了意外。

其实你开车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把着方向盘控制着油门和刹车,你非常有智能。你要看交通信号,你要看各种路边的标志物,你要判断路上有什么东西。如果前面路上有一只小鸭子在慢慢走,你得踩刹车;但是如果是一只鸟,你可以想象车开过去它就会飞走,你就不用减速;如果路上有个塑料袋,你可以直接碾压过去;但如果那是个石头,你就必须绕着走。

你对路面状况有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和你的生活阅历,和你平时积累的经验有关。最起码你得知道塑料袋是什么,石头是什么,而汽车并不知道。计算机只关心这些物体的移动趋势,估算每个物体的速度,预测它的路线,看看跟车的路线会不会发生冲突。如果有冲突就踩刹车或者绕着走,但真实的路面上会有各种意外。

我们都知道,Google 一直在训练自动驾驶技术,他们遇到过各种各样奇怪的情况。有一次有几个小孩在高速公路上玩青蛙。还有一次,一个残疾人,坐着电动轮椅,在路中间追逐一只鸭子。鸭子绕圈跑,她也绕着圈追。那你说像这种情况你能一下子就准确预测这些人的行动路线吗?自动驾驶汽车识别路边的物体,都是靠把激光打到各种东西上再反射回来。可如果在下雪或者下雨,激光可能打到雪花或者雨滴上反射,汽车就可能对周围物体有重大误判。

计算机能不能保证看懂路边标记限速、慢行的交通标志牌?图形识别技术非常难,别忘了 Google 曾经把奥巴马夫人米歇尔给识别成一只猩猩。假如标志牌有损坏,或者上面被人贴了小广告,那汽车就很可能无法识别。还有,现在自动驾驶汽车都高度依赖 GPS 定位。可是现在美国有一种50美元就能买到的装置,能在周围干扰 GPS 信号。那如果路上有人使用这个装置,自动驾驶汽车要怎么办?

2016年,开特斯拉的一个司机车违反规定,把车完全交给自动驾驶,结果因为汽车没有识别出来前面的一辆白色卡车,导致死亡。它可能以为那是天上的白云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当然这是司机犯了错误,但这恰恰也说明自动驾驶技术非常容易遭遇意外。

除了安全,自动驾驶还有道德问题。比如说你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开车,突然发现前边有一群小学生在马路上打闹。要避让这些小学生,你就会撞到路边的建筑物墙上;而如果撞墙,你的生命安全就面临危险。请问在这种情况下,你是选择撞墙还是选择撞向小学生呢?有道德的人,比如我,肯定是宁可自己面对生命危险,也不能撞小学生。

现在有很多公司正在研究自动驾驶的道德规范,Google 甚至还专门聘请了哲学家,但是没有研究出来什么令人满意的方案。奔驰公司已经宣布,他们对自动驾驶汽车的设定是优先保证自己车里司机和乘客的安全。在前面那种情况下,奔驰的车会果断撞向小学生。

那你说这不是杀手汽车吗?这种汽车怎么能上路呢?所以这就出现了一个道德困境。人在现场不管做出怎样的临时反应,我们都认为是正常的。可是人工智能不管事先怎么设定,我们都觉得别扭。

自动驾驶技术还有一个经济学问题。机器学习是高度依赖数据的。我们知道有个“二八法则”,说的是你花20%的时间就能解决80%的问题,剩下80%的时间解决20%的问题。对自动驾驶汽车来说,我看更可能是你用2%的数据就能训练一个能解决路面80%的情况的自动驾驶系统,但是剩下那20%的情况,你就是再用98%的数据也未必能解决。

美国50个州都有各自的交通法规,各地的气候条件和路况都不一样,这还不算美国和中国的差别。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在一个地区训练出来的自动驾驶技术,换一个地方就可能不好使。所以人工智能模型不能推广,你必须在每一个地区都采集大量的数据才行。

那好,谁拥有这么多数据呢?现在冒出来很多搞自动驾驶技术的公司,我非常怀疑他们怎么跟 Google 竞争。Google 一直都在积累数据,算法都是现成的,真正值钱的是数据。谁掌握了数据,谁的自动驾驶技术才有市场。人工智能时代的商业帝国一定是数据帝国,小的创业公司将会越来越难以起步。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在“自动驾驶”这样看上去几乎纯工程领域的问题上,人工智能也有非常大的局限。第一,它不安全。第二,它不道德。第三,它不能促进商业平等,它只会让强大的公司变得更加强大。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也许我们还是得自己开车。

这是我们说的第二部分内容,接下来我们说一说第三部分内容,也就是现阶段人工智能的社会化应用的根本矛盾是什么?

第三部分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要讲一个小道理和一个大道理。

大道理很容易理解,但是这个小道理比较烧脑,相当于是一道数学题,而且是2016年才被人想明白,还专门发表了学术论文。不过,你并不需要任何高级的数学知识,我会帮你从直观上理解这个道理。

这个事儿得从美国的司法制度说起。中国的犯人,理论上来说,不管是什么人,同样的罪行就意味着同样的刑期。在监狱里如果表现好,同样的表现等于同样的减刑。惩罚力度,跟你是个什么人,没多大关系。但是在美国,法官判决的时候,会看犯人“是个什么人”。同样的罪行,如果这个人平时表现良好,就可能得到轻判。

这个指导思想是看犯人将来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大小。如果法官认为这个人不会再次犯罪,他就会给轻判,而且很容易批准假释。而如果法官判断这个人将来很可能再次犯罪,那就会从重从严判罚,假释减刑什么的也别想了,就在监狱里待着,省得出去危害社会。

那怎么知道一个人是什么人呢?以前都是靠法官的主观判断,肯定是不太靠谱,所以现在是用算法来判断。有个私人公司叫 NorthPointe,开发了一个算法,叫 COMPAS,专门用来判断一个犯人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大小。COMPAS 算法会考察一个犯人的100多项指标,然后给他打一个分。从1分到10分,分数越高,代表将来再犯罪的概率就越高。

这就比法官个人的判断强多了,毕竟哪个法官也不可能同时考虑这么多项指标。算法是冰冷的,但算法也是客观冷静的。

这个算法的原理都用大数据,根据以往的经验,你考察若干个关键指标,对一件事作出判断。训练算法用的都是美国的数据,犯人都是美国的犯人。美国的犯罪环境变化也不大,这一套完全合理。而且这个 NorthPointe 公司还非常痛快,把自己用的所有数据都在网上公布了,你可以随便研究。它具体的算法是保密的,但是如果你不服,你可以自己开发一套算法跟它比。研究者发现 COMPAS 算法的准确率还真可以,算法给打了1分的犯人,再次犯罪率只有22%;而打10分的犯人再次犯罪率高达81%。

一般这种犯罪率判断,最怕被人指责种族歧视。众所周知黑人的犯罪率比较高,那有没有可能,仅仅因为犯人是黑人,你就调高他的分数呢?COMPAS 算法在这一点上做得很绝,它根本就不考虑犯人是不是黑人。100多项指标包括性别、年龄、以前的犯罪历史等等,其中根本就没有种族这个项目。事实上人们统计发现,算法给打了7分的犯人中,如果是白人,后来的再次犯罪率是60%;而7分的黑人,再次犯罪率是61%,几乎相等。所以这个算法真的没有对黑人的种族歧视。

但还是有人对 NorthPointe 公司提出了种族歧视的指控。有个专门为了社会责任搞深入新闻调查的非盈利媒体,叫 ProPublic,研究了一下 COMPAS算法。我们知道算法预测的都是概率而已,哪怕是被打了5分以上的分数,犯人也不一定会再次犯罪。如果一个犯人明明没有后来再犯罪,却被算法打了个高分,那他就等于被算法冤枉了。

ProPublic 专门统计这种没有再犯罪,却被打了5分以上的情况。同样是后来没再犯罪的犯人,黑人被打高分的可能性是42%,而白人只有22%。那这不就是说,算法还是歧视了黑人吗?这个发现引发了轩然大波。由于具体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所以我们只说结论。导致这个差别的原因是,黑人总体再犯罪率高,黑人打高分的比例就必然高。每个分数代表的人群中被冤枉的比例是固定的,那既然黑人总体打高分的比例高,那么其中被冤枉的黑人就一定更多。

为了方便理解,我再换个说法。假设现在有个外星人,他根本不知道地球上的人还分为黑人和白人,他以为所有人都是一样的。那么他拿到数据之后,会认为这是一套公平的打分系统。可是当我们把黑人白人的标签放进去之后,却发现黑人被冤枉的比例更高。而个别黑人之所以吃亏,是因为黑人整体的再犯罪率高。

那怎么避免这个现象呢?从数学角度根本避免不了。如果你想保护黑人,给黑人少打一些高分,那你的分数系统就是不准确的。同样一个分数就不能代表同样的再犯罪率,法官就没法从这个分数系统中获得正确的参考意见。

所以到底什么叫公平?程序员追求的是分数系统的准确性,记者要求的是不能冤枉黑人,而从数学上来说,这两个要求不可能同时满足,这是一个根本的矛盾。只要用过去的经验去预测未来,就一定有这个矛盾。产生经验的是一批人,要被预测影响的却是另外一批人。这就相当于新人要为前人犯的过错承担后果。

其实这个矛盾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比如在上海这样,基本不存在重男轻女的大城市里,女生的考试成绩普遍比男生好。那如果根据这个规律,为了提高学校的总体成绩,在高一入学的时候尽量多录取女生,这不就是对男生的歧视吗?你的经验很可能是准确的,但是你是在用以前人的表现去惩罚后来的人。你是在让一个人为不是他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这是一切基于经验的决策的本质缺陷。人工智能再厉害,只要是基于经验的,只要预测不是100%准确,就一定会有人被冤枉。所谓“公平”,其实是你的主观选择。选择算法准确度的公平,你就会冤枉一些特定的黑人;选择不冤枉黑人,你的算法就不准确,你就会冤枉别的人。算法可以根本不考虑种族,但种族就隐藏在数据之中。丑小鸭定理说,一切分类都是主观的。有分类就会有歧视,此事古难全。人工智能能给我们的决策提供很大的方便,但社会还是这个社会,数学还是同样的数学,人工智能改变不了问题的本质。

总结

好,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们已经介绍的差不多了,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我们谈起技术进步,通常听到的都是好消息。比如偏边远地区不是送货难吗?我们可以用无人机送货。农村教育资源有限是吧?我们可以让农民看电视学技术啊。

技术肯定能给一部分人带来方便,但是要想全面解决一个社会问题,那可就太难了。就算是看似成功的实践,背后也不知道有多少意想不到的情况。

我在大学曾经选修过一门课叫《软件工程》。当时软件工程在中国刚刚起步,还没有多少开软件公司一夜暴富的神话,但是给我们讲课的老师当时在外面也接了一些小活儿,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比如,他帮一个超市做进货、销售和存货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系统做好了,运行起来之后发现计算机显示的库存和实际总对不上账。老板就说你这个系统是不是没搞好啊?其实不是系统有问题,而是超市员工一直都在偷拿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怎么还能把软件给做成和运行起来,这也是软件工程的一部分。

所以,技术的确经常能让事情更有效率,但写程序的是人,录入数据的是人,使用系统的是人。如果不解决人的问题,技术终究不能解决真正的社会问题。

撰稿:万维钢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转述:怀沙

划重点

1.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擅长解决定义良好的工程问题,而社会问题往往不是定义良好的。 2.在自动驾驶这个看似纯工程的领域,人工智能也存在很大的局限:不安全,不道德,不能促进商业平等。 3.对于公平,人类社会存在不同的标准,人工智能无法改变社会问题的本质。
(0)

相关推荐

  •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李飞飞价值十亿美金的“人文AI”计划?

    AI自从以应用角度走进大众视野,就一直逃不出"人文主义"的苛责.作为一种依靠于海量数据运转的技术,AI之所以能够作为提升效率的工具,主要还是因为对人类经验的高度集中. 而" ...

  • 扎心了,机器都比我会学丨流光E彩

    中科院之声 10小时前 编者按:半个世纪光电情,披星戴月星辰明.中科院之声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联合开设"流光E彩"科普专栏,讲述生活中的光电科普趣事,传播最生动的光电知识,展 ...

  • AI人工智能是否可以精确冠心病与生死?

    最近以来关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算法是否能够替代医生的说法此起彼伏,其实我们先不去想那么远,但是近在眼前的技术进步却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注意.AI专家通过950名患者的数据来训练LogitBoost al ...

  • 当AI是一名种族主义者

    全文共 2639 字,阅读大约需要 5 分钟 人们一般会认为,基于数据和程序运行的人工智能算法,能做到不受情感因素影响,达到客观中立,可是有研究者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一部揭示该问题的纪录片<编 ...

  • 如何对抗算法偏见?| Physics World 专栏

    pixabay.com 近年来,物理学家们越来越多地开发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技术,以增进我们对物理世界的理解.不过,人们也越来越担心这些系统中的偏见及其对整个社会的广泛影响. Physi ...

  • 浅谈AI人工智能回归算法的分类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算法的算法的应用,这也是为什么想要从事AI人工智能工作,需要拥有数学基础的原因.接下来小编带你一起了解下,AI人工智能行业中回归算法的分类. 回归算法有很多种,其中最为常 ...

  • Linux 中最常用 150 个命令汇总

    人工智能算法与Python大数据 致力于提供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干货文章,为AI人员提供学习路线以及前沿资讯 2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上方人工智能算法与Python大数据获取更多干货 在右上 ...

  • 《端粒效应》| 万维钢解读

    关于作者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加州大学教授. 艾丽萨·埃佩尔,加州大学教授. 关于本书 这本书说的是衰老的秘密.人到底是怎么变老的?我们到底能不能延缓衰老?你肯定已经听说过各 ...

  • 《巨人的工具》| 万维钢解读

    关于作者 蒂姆·费里斯, 1977年出生的美国畅销书作家,著有<每周工作4小时>.<4小时锻炼身体>.<4小时大厨>.他有一个特别受欢迎的博客,还是一个连续创业者和 ...

  • 万维钢:想要独立思考,先敢于做一个怪人

    好心提醒: 今天的内容不仅烧脑,还可能会引发思维厌恶,请小心阅读. 最近听万维钢老师介绍一本书叫<西方怪人>,就是在讲一个问题,为啥西方近代这么强? 无论是文艺复兴.大航海.工业革命.近现 ...

  • 分享一篇有点负面的主题:护士的服务破坏行为。(调节效应-SCI文献解读)

    # 写在前 昨天我们分享了一篇笔记典型的中介.调节效应文献,大家可以点击再次查看一下:分享一篇非常典型的中介.调节效应的文献!一定要好好看!(用到的几个理论?) 其中,给我们提示比较多的是:文献的逻辑 ...

  • 好书推荐《端粒效应》

    好书推荐《端粒效应》

  • 书单 | 万维钢推荐的15本书,带你突破认知边界

    湛庐每策划出版一本好书,都会收获一批大咖读者,其中就包括自诩"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的万维钢老师. 湛庐发掘好书,好书又经由读书人的推介,被更多读者所关注.今天就为你奉上万维钢曾亲 ...

  • 【学习究竟是什么?】最近阅读了万维钢老师...

    [学习究竟是什么?] 最近阅读了万维钢老师的新书<学习究竟是什么>,感触颇深,这本书其实是万老师精英日课中关于学习方法论的摘录,然而不同的是,万老师经过整理,给这套科学理论增加了一个内功心 ...

  • 《端粒效应》有人不到三十就已经暮气沉沉——这背后是什么原因?

    《端粒效应》有人不到三十就已经暮气沉沉——这背后是什么原因?

  • 简单读书:《端粒效应》

    作者介绍: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加州大学教授 艾丽萨·埃佩尔,加州大学教授 读书建议: 现在读 本书内容: 本书主要是讲人衰老的秘密,也就是人体内有一个叫做端粒的东西,这个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