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追踪》的导演余庆接受采访时,直言“蒋勤勤严重被低估”。
角色人设不讨喜,复出的第一部作品有点变哑炮的意思,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以“古装第一美女”著称的蒋勤勤,其实在演技上也保持着出色的水准,是经得起观众考验的。即便早期琼瑶剧光环的笼罩,让观众注意到她的美貌,但她的演技还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她饰演的很多角色也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即便有“古装第一美女”这么高的评价,但是蒋勤勤却并不喜欢被人夸漂亮。在她看来,如果一直被人关注外貌,就一定是她的演技出了问题。于是她开始转型,挑战更有深度的人物。《半生缘》中的顾曼璐是她在转型路上挑战的第一个角色,她有野心、有私心,为了利益不惜出卖自己的亲生妹妹,但最终还是以悲剧收场。在接受采访时蒋勤勤曾说。《半生缘》找她出演温柔动人的顾曼桢,她不接,执意要演狠辣的舞女顾曼璐。
在剧组的时间时,蒋勤勤把自己锁在酒店的房间里,反复地看梅艳芳版本的电影《半生缘》和张爱玲的原著。她在等待自己走进顾曼璐的角色,担心一出门后角色就散了。剧中,顾曼璐任由丈夫强暴亲妹妹,手里夹着一支烟,冷冷地看着窗外,绝美而恐怖。
蒋勤勤颠覆形象表演,成功地摆脱了观众对她“琼瑶女郎”身份的刻板印象,顾曼璐的癫狂可悲可怜,被她演绎得极其动人。到了《乔家大院》她饰演的陆玉菡,让导演们发现了蒋勤勤身上更多的可能性。那年蒋勤勤已经30岁了,正是人生的一个转折期。
此时的她在外形上已经褪去了刚出道时的青涩稚嫩,脸部的轮廓显得更加硬朗,这也为角色性格上的坚强隐忍增加了一些外化表现。剧中陆玉菡是个十分精明干练的女性角色。本来是因为利益关系嫁到乔家,以为这场婚姻注定要以悲剧收场,但丈夫乔致庸却慢慢喜欢上了陆玉菡,而她也成为了他的贤内助。最终凭借《乔家大院》中的表演,她一举拿下飞天金鹰双料视后。
再到《一个勺子》中蒋勤勤由女神变村妇,脸上两坨高原红,操着一口方言,将一位土包子农村女人演绎得活灵活现,同以往的女神形象大相径庭。
电影中蒋勤勤出演单纯的村妇金枝子,不再被“美人”的形象禁锢,反而更容易找到突破,至于“琼瑶女郎”的刻板印象早已不复存在。不拼颜值拼演技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称其是“影后级表演”。
导演曹盾找她演《海上牧云记》里的皇后南枯明仪正是看中了她身上的韧劲。“南枯家族都属于那种骨子里头特别硬的人,强悍,坚持自己……这和勤勤很像。”《海上牧云记》中她一改往日的柔美和温婉,显得强势又疯癫成了为爱痴狂的狠厉女人,证明了即使不靠颜,也能抓住人心。因为她饰演的南枯明仪本就是个“容颜老去”的失意人。
剧中有句台词是:“老不老去,又有什么关系,容颜又有什么意义?我在你身边,在你面前,你都看不见我,不是吗?”
这场戏层层递进,蒋勤勤将南枯明仪的,哀怨、对爱的渴望、对权利的追逐演绎得丝丝入扣。类似这样的爆发戏剧中大概有数场,可怖的笑声都有多个层次。那个角色收获了很高的评价,一名网友将她的一场戏拆解开,发现她在不到5分钟的戏份里进行了6次不同的情绪转换。被媒体人评价在剧中的表演:“已经演出了莎翁戏剧般的华丽。”
再说回到蒋勤勤这次新戏《迷雾追踪》中的表演,为什么被大家吐槽?
首先是人设的问题,蒋勤勤在剧中饰演的林雨虹是名刑警队长,这样的人物无论在生活中还是银幕上都非常少见,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观众对,悬疑剧中以男性为主题的固有认知。
林雨虹在出现危机的时候,总会出现一匹白马的幻觉,那是她父亲失踪的事情对她内心造成了一定的阴影,所以在剧中也有说到去看心理医生。类似PDSD的应激障碍,林雨虹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那样的警察形象,导演在对这个人物设置之前,是有设定的。所以在她前期会有很多观众看起来不理解她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会有那样反应的地方。另外,整部剧的风格偏写实,和生活,林雨虹作为主角却没有“主角光环”,甚至是性格上有瑕疵,不讨喜。比如开篇第一场戏,就是林雨虹脸上带着血去跟前夫争夺儿子的抚养权。听着前夫一句句声泪控诉,林雨虹雷打不动。坚决不同意儿子跟爸爸一起去上海生活。
林雨虹虽然在工作上能力很强,却在处理家庭关系时非常笨拙,导致与丈夫和儿子的关系越走越远,并不是一个工作生活都能平衡好的完美人物,没有太多抚养儿子的时间和能力,也让儿子与她的关系淡漠,虽然她对孩子有愧疚,但她依然在死扛不放,不能与丈夫妥协,仅凭借母亲的本能希望离孩子别离她太远。让人想到了职业女性的尴尬与无奈。
紧接着林雨虹回到工作中,她咄咄逼人的架势,固然有着刑警队长强硬的作风,但那种几乎不近人情的办事风格也让人有些瞠目。
于是,从林雨虹的设定来看,她既不是一个完美的警察,也不是一个完美的妈妈。所以也会将对角色的意见,引申到对演员的印象中。其次是蒋勤勤这次采用电影式的演法,一改以往外放型表演方式,变得更细腻内敛,很多台词、细节等地方处理都很生活化。导演余庆在采访中也曾透露,《迷雾追踪》是部文艺片,他透露蒋勤勤也是第一次扮演警察,“第一天我们拍了一场吃饭戏,她就在那聊起一案子,随意提了几句,让她的一个下属没事回家照顾一下老婆什么的,一边吃饭一边说得很随意,也不看人,就那种成熟,是很电影的一种表达方式,完全是我需要的”。
而以往电视剧由于成本等原因,会赶工,不会NG太多次,拍完一个镜头赶紧赶下一个,没有太多时间去精雕细琢,所以对演员和导演来说,最稳妥的办法就是稍微过度一点的表演,迅速把戏做足,也就是说电视剧的演法更趋向于“表达”,就是把所有内容一股脑都倒给观众看。
另外,原本电视剧的制作更注重于其连续性播放的特点,在故事情节上能够充分展开,容易让观众觉得电视剧看起来浅显易懂。而电影时间短,需要对故事进行浓缩和提炼,在台词、画面、表现力上都要追求一种艺术的极致。而电影的演法更趋向于“表现”,只拣精华,把更深层的东西给观众看。
还有这里,林雨虹因工作上的满腔委屈和不甘,只能用做饭来发泄,导演并没有给蒋勤勤太多的面部表情,而是将镜头给到了蒋勤勤的切菜手部和准备做饭的背影上,来传递人物的情绪。
所以当观众习惯了,电视剧的演法,也就不太适应蒋勤勤这次的改变,甚至没有get到一些小细节。而这种细腻真实极富电影质感的表达正是导演迫切需要的。另外就是剪辑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在后期剪辑工作中,通过剪辑是可以改变演员表演,达到削弱或强化人物效果的。关键在于对素材的选择,在于对不同表演及调度的取舍。也正因如此,对同一内容、同一演员表演的镜头,不同的剪辑点产生不同的效果。
大家吐槽林雨虹能力差反应迟钝,在关键时刻总在沉思。其实仔细看会发现导演用三个机位来拍她的反应镜头,习惯了强情节快节奏的剧的观众因此觉得节奏慢,观众少了紧张感,又替林雨虹着急。
像这一集中,发现了嫌疑人的车子,由于镜头语言给出的暗示让,观众处于上帝视角,先于林雨虹一步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然后,此时林雨虹才在离开案发地的路上察觉有人调整过车的座椅。
剪辑上林雨虹的反应落后于观众的反应,就会让观众觉得林雨虹反应慢。
林雨虹敏锐地看出嫌疑人的情况并不能抢救过来,于是说了一句“不用了”。
而蒋勤勤此前见到尸体的反应却没有给足,突然说了一句:不用了。让观众没能理解导演的用意,从而无法理解林雨虹。影视剧中的一些镜头,节奏,和场景转换,是剪辑拼接出来的,导演在素材选择上的取舍与剪辑的微小差别,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这也是观众为什么觉得蒋勤勤的表演不连贯,由于剪辑,导致剧中这些剧情没交代清楚,从而影响演员的表演。
正如导演所说,蒋勤勤是“一个非常被低估的演员,非常被低估”。本周《迷雾追踪》也将收官,豆瓣评分从6.9也一路上涨到7.2,或许更能说明好的作品总会发光,好的演员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