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做学问还是创业,找到核心后并不复杂

原创 罗大伦 罗大伦博士 今天

当我刚开始学中医的时候,感觉中医好像挺简单。然后学着学着,觉得中医太复杂了,原来有这么多方剂,药味要记住,每种药有什么特性,怎么君臣佐使去配伍要记得,穴位在哪儿,有什么作用要记得,经络走向要记得……浩瀚如海,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有人统计过从古到今的中药方子大约五十万个左右。这五十万个方子都记下来,脑袋够用吗?同学们觉得了不得啊,都有点畏难,但没办法啊,已经入了这个门了,继续学吧。于是越学越多,在中医知识的海洋里翻滚不停,无穷无尽,本来以为有点心得了,又看到了另外一本书,啊,这个心得我不知道,这个药还有这个用途,赶快记下来。在网上又看到一篇文章,啊,还有别的心得呢。再一看别的医生的方子,人家用得真巧妙啊……您看,学起来没头了。真是学海无涯苦作舟啊。这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在里边划船的时候会觉得很难。但是继续学着学着,发现这里边还是有规律的,这就到了做学问的另一个阶段了。

把药归归类,分成热的和凉的,热的病症就给它凉下来,凉的病症就给它热起来。分出阴阳、分出寒热,就能够找到一个大的方向;然后再一点儿一点儿学,发现思路越来越清晰起来、简单起来。所以有的老中医能做到一辈子就一个方子进行加减。您还别不信,有的老中医就小柴胡汤加减,患者不管什么毛病,来了就是小柴胡汤给你加减。

西安有一位老先生叫麻瑞亭,是黄元御的传人。麻瑞亭老先生治病就是用黄元御的下气汤这一个方子进行加减,您说简单不简单?但是达到这种简单的程度是麻老知道人体气机的运行规律以后找到的真理,绝对不是照着抄一个小方,随便什么病都这么治,他在药方的加减里边很见功夫。这是由博学加经验,经过归纳总结以后变成了简单的有规律的方式去治病。

《黄帝内经》里有这样一句话:“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你真正明白要点了,一句话点透,就掌握了规律。可是如果不知道要点,你就流散无穷,无数线索、无数源头,症结在哪儿?到底从哪个角度去治?恐怕您面对患者是毫无头绪。

所以知识的学习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越学越多,越学越复杂,可是最终发现要点,掌握规律以后,就会越来越简单,就不需要茫然面对那么多线索了,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里讲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句话表面的含义是:你知道“道”,你了解真知、了解真理的人不会太多向外去求太多的知识,“博”当博学讲。那种向外到处求太多知识的,很可能他不知道“道”,就是不知道真知,所以叫“博者不知”。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就是要发现最终的规律,掌握了根本,就再不用去找这些细微末节的东西,不用再到处浪费精力,守住根本就可以了。

“博者不知”,在正常的情况下,“博”很可能是到达“知”,就是知道真理的一个过程,因为在“博”的基础上掌握规律,才能提升。但是老子“博者不知”的意思是如果您就满足于“博”的状态,觉得“博”了不起了,不往前再提升了,您就处于一种“博者不知”的状态,您永远不能知道这个真理到底是什么。

除了做学问,“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个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同样适用。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事,“知”和“博”之间是一念之差就可以转换的,但是没有这个转换的过程,你可能就到不了“博”。我讲过我在37岁之前,完全不懂“道”的原则,我觉得什么都应该为自己,抄秘方放在枕头底下,不告诉大家,想着卖给哪个药厂,万一能发笔钱呢?不想跟大家分享经验,那个时候我做什么事想的都是自己的利益,尝试了很多,但是结果都失败了。我就觉得这事肯定是上天不保佑我,怎么办?我要去求上天,只要路过的寺庙我都去,道观我也去,上香磕头,听说哪有大仙我也去。大家看我的路径很“博”吧,这就叫撒大网,万一哪路神仙保佑我,我不就发财了嘛。

有次我兜里仅剩200块钱了,除了门票之外,剩下的钱全部捐了香火钱,然后祈求神仙保佑我:我已经捐给你200块钱了,保佑我发个2000块钱的财吧。结果我从来没有发过财,我祈愿怎么也有几百次了,没有一次灵过。如果你祈愿每一次想做个交易,这个交易都被人拒绝了,没有让你发财,你会产生怎样的心理状态?就是不相信。我觉得这都是封建迷信,因为它一点儿都不灵,在我身上一次都没应验过,所以我这么想。这就是我“博”的一塌糊涂,结果没有提升上来。

后来读博士,在学校里被身边的同学不断地影响教育,读经典,明白了要放下自己为大家做事,这样才会越来越幸福,这就是“道”。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我就发过一次愿,到北京的雍和宫,每一座佛菩萨像前边放一炷香,磕3个头,然后发愿,我要奉献我自己,为众生的健康努力,传播中医和国学知识。我很认真地祈求,每一个佛像前都磕头。结果最后一个头磕完,还没有走出大殿门,手机响了,北京电视台来电话,说要办个节目叫《养生堂》,问我能不能协助办?接着坐车回到家里,钥匙刚拿出来放桌上,电话响了,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来电话,说您能不能来试录一下央视《百家讲坛》。我当时汗毛和头发都立起来了。怎么这一次这么灵?为什么?这就是我接近“道”了,当我开始发愿为大家做事,所有的方向一下子就扭转了,这个时候情况变得非常非常简单。只要发心正确,坚持做下去,你会发现这个事能做得非常精彩。之前的方向是错的,所以无论怎么尝试,尝试多少次,成功的几率是非常非常低的。

老子的话讲得非常精到。知道“道”的人,按照“道”做事的人不需要做太多,不需要广博地去多求,把一件事做好就足够了,对社会有价值,大家回馈给您,您和大家都幸福,很简单。可是如果你不懂这个“道”,你全为自己,你广博地撒种子,种子都不发芽,所以您离“道”依然很远很远,这就叫“博者不知”。

曾经有位朋友跟我说:人生特别困苦,不知道该干什么?你帮我分析一下,我应该干什么?我现在就想做点事,能赚钱的事,我干什么?我卖A产品,但是怕赚不到钱,因为这个东西市场卖的人比较多。那我卖B产品,B产品最近很热门,但是我又怕老百姓不接受,太前沿了。然后过两个月又来找我了,说他还想搞一个C组织,这个组织交会费一定很火。但是又担心赚不到钱,万一没有人加入这个组织怎么办?我还想做一个D产品……他脑中有无数的想法,有不计其数的产品想做,能不能赚到钱,这是他唯一的衡量标准。

最后我不断地给他传递一个理念,我说你讲的这些东西都是形式的东西,都是平台,但是核心是你要有灵魂,这个灵魂就是要想清楚三个问题:

第一,你做的事是不是有利众生的?能不能给大家带来幸福?你把这个理顺了再想其它;

第二,要做的事是不是你擅长,你感兴趣的?比如有人文笔好,他也喜欢写东西,写的东西有很多人喜欢看,那就去写东西,坚持写下去一定有收获;如果要做的事情是你没兴趣的甚至讨厌的,但是为了赚钱非逼着自己去做,那恐怕不幸福,也很难赚到钱;

第三,要做的事能不能坚持十年以上?为什么要坚持十年以上?很多人兴趣广泛,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一段时间以后都归零,再重新开始还是归零,如果人生总是从零处开始起,那有什么基础呢?所以要坚持下去。只要按照“道”的原则,做的事情是对众生有益的,那就简单地重复下去,不断地改进它,做到十年以上,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您绝对是这个领域里的领军人物。

这些话我反复地跟他讲,最后我这朋友也悟到了,现在已然事业有成。当他把方向理顺了,跟“道”接近了,就不需要再有那么多的想法,路也越走越顺。如果一直停留在那种“博”的,低端的平台去思考问题,探讨问题,那就离“道”还远着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