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痕迹往往会抹去人们许许多多的回忆,但总有一些挥之不去的星星点点,萦绕于脑际,让你难以忘怀。比如,在漫无边际的闲暇中,收获战果的喜悦中,光然失指的困境中,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人生路上为我们传道授业、释疑解惑、指点迷津的恩师张凤年老师。张老师是我们69班的班主任,我们班原先叫73班,是同年级最后一个班,高一升级时,原69班的班主任吴建栋老师因病不能继续工作,学校要合并班级,自然想到了我们最后一个班。那个时候,我们班的同学一提到分班,就像触及了静电,立即迸发出火花,同学们一致抗议,以各种理由表达对拆班的郁闷和不满。在强有力的坚守中,我们班得以幸存,但从此更名为69班。这看似平常的小事,却真切地反映了同学们对班集体的至爱和依恋。这不平淡的经历,不仅催化了同学情谊,而且增进了师生感情。我们也因此有幸接受张老师三年的教诲和关怀。
孝中69班毕业合影
高中三年是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以确立定位的黄金阶段。一个好的班主任无疑是这漫漫长路上的领航员、引路人。张老师便是我们心月中“乘风破浪的掌舵人,穿云破雾的引头雁”,他与我们同舟共济,风雨兼程。
张老师是一个耿直、睿智之人,棋琴书画样样精通。曾记得有谁如许溢美这样称赞:隽秀的字体,清雅端庄,挥洒自如,让我们觉得字如其人,精明洒脱;优美的琴声,悠扬悦耳,余音袅袅,让我们觉得琴如其人,和风细雨;绝妙的棋阵,星罗密布,变幻莫测,让我们觉得棋如其人,稳操胜券;如诗的绘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让我们觉得画如其人,灵敏细腻。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细致入微;对待学生,润物无声,关怀备至。学习上是我们的导师,生活上是我们的慈父,课堂上气氛活跃而又不失严肃,略带幽默而又不失严谨……其实这些远不能反映他的全部,更胜一筹的却是他本职工作的特色和超越。
张老师讲课几乎不带教案,每每道来总是深入浅出,触类旁通,引人入胜。化学课成为我们的心中期待,他精心编织的各种情境导入,让我们充满兴致而又不知所措,环环相扣的知识点让我们瞠目结舌而又激情四溢,特别是经他拨开谜团的那种豁然开朗,至今都能够给我们以成功的喜悦和愉快的感受。
课堂上,他总是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他常常鼓励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在他的引领下,自主学习已成为我们的一种良好习惯。这种注重引导点拨、注重知识的价值体现、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早已成为张老师一贯的教学风格。比如“硫酸工业”,老师只问一个问题:“在硫酸工业中工人师傅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益的?”同学们找来找去,汇集了二十多项方法,人人都感觉自己置身于工人师傅的团队中,在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革,在用知识解决生产中的问题,这种知识的价值体现,让我们觉得很有成就感。课堂结尾,老师布置作业“装有硫酸的铁桶破损后为何不能焊接?”这既是对课堂内容的升华,又是画龙点睛式的总结,再次体现了知识的价值。给我们留下的便是学能得法、学能致用。
张老师讲课经常提醒我们学化学要重视人与物的交流。他说:“我们认识事物总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感知事物就要随时唤醒感知功能,把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全部动员起来,学好化学就有希望了。”我们因此留恋游荡于五彩缤纷的世界,刻意去感知变幻无穷的物质世界,进入眼帘的是“赤橙黄绿青蓝紫”、扑鼻而来的是异样气息、咀嚼的是五味杂陈……随之带来的是学习的兴趣盎然,认识世界的视野开阔和掌握知识的经典方法。张老师善于总结知识的规律,驭繁于简,给学生以“技”和“法”的双重接纳。比如试管实验有几十项不好记忆,老师教我们把试管空中旋转360度,适当加点文字,仅仅一个点拨,就把知识横向拓宽纵向加深。这就是名师效应。酒精灯“迟到早退”、分液漏斗“上吐下泻”、试管“颠三倒四”、纤维素结构简式“唐六的亲戚杨二提着三个烧鸡”,这些生动、贴切的教学实例不知多少次令人喝彩和称赞,至今我们都记忆犹新。
张老师的作业批改也颇有特点。如“该题结果正确,但思路及简捷性比XXX差点,请与其交流”,“该题解答你最棒,继续努力,保持优秀”,“答案精准,字迹尚嫌粗糙”,“非常严密,希再接再厉”……这些看似简单的批语恰能把信息交流以及对学生的期待和鞭策凝于笔端。爱心逼人,谁又能为之淡然漠视?
张老师文理兼长,才艺双馨,是我们全面发展、近在身边的榜样,尤其在朦胧和迷茫中徘徊的我们,恰似找到了期待的影子,心中荡漾的自然是羡慕和崇拜,随之而来的是尊敬和爱戴。
张老师不像一般的老师专注于单一的知识层面的传授,更注重对人的塑造和提携。他常说:“先做人后做事,做好人才能成大事。”人这一辈子轰轰烈烈很难,扎扎实实倒容易。在非战争年代不需要我们彰显董存瑞、黄继光那样舍生忘死、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完全可以向雷锋同志学习,把身边的小事做好做到位,谁能把看似简单的事情千百次地做好就是不简单。看看自己的衣着是否整洁、谈吐是否文明、待人是否宽厚……这点点滴滴的教育疏导,潜移默化中对我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得体的行为举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80年代的孝中,师生生活条件很差,住宿伙食条件相当不好,学生常有怨言,张老师说:“集体生活远不如家庭温暖惬意,这很自然。我们可以换个层面思考,古人有‘头悬梁锥刺股'、‘卧薪尝胆、面璧思过',孝义亦有'割股奉母'的传统,其共同点就是主动把自身置之苦难当中,目的是涵养性情、锤炼人生、强大自我。我们也应该把这种苦,作为不期而遇的人生锤炼平台,培养点吃苦精神也好,何况大家一样苦,但是有准备的吃苦,才会苦中求乐,何乐而不为?”这种潜意识的随机教育让同学们常常在笑声中明白一些人生哲理。
令人信服的是,张老师在极其一般的小事中也能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教育。比如乱扔纸屑问题,张老师说:这个纸屑的去留问题也能分出人的修养等级;把废纸收集起来卖掉,积少成多可以救济他人,心存爱心,高尚之人;直接扔入垃圾桶,注重环保,文明之人:垃圾随手一扔,又立刻捡回扔入垃圾桶,善于自我反省,仍是君子;垃圾乱扔,不拘小节,被人厌嫌,眼下是糟粕之人。这种把小事放大,融小事于人生修养,给人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震撼教育,沁人心脾,入木三分。张老师能在类似的生活小事中突显教育光辉的事例比比皆是。再如,学生早操迟到,“连被窝都爬不出来,岂能攀登科学高峰”;学生卫生区清扫不干净,“清理一个弹丸之地都敷衍了事,怎敢委以重任”;学生吵架,“朝夕相处的同学都敢出以重拳,肆意责骂,无义之徒”……
张老师常给我们以人生的审美教育,把我们带入一种品味人生的意境中,让我们去感悟生活的一粒一粟,顿悟生活的一丝一缕,领悟人生的一点一滴,让我们在未来的生活工作道路上,学会了文明、礼让、宽容、善待、规范、慎独……
平日里,张老师总以和蔼的态度、关切的语言,对学生嘘寒问暖、悉心照顾。曾记得高一冬季3000米环城越野赛运动会,我毫不犹豫地自告奋勇,张老师看了看我,说:“你能行吗?”因为我瘦弱,额头上因感冒还留有三个印章,他不忍心让我参加比赛,言语中自然透出一种关切,老师的关心反倒激发了我为班级争光的勇气和决心。比赛中,全校300多名女生,除了运动员,我得了第二名,为我们班争得了名次。而就在这次运动会上,和我一起参赛的陈爱莲同学不慎崴脚,不能走路,同学们把她搀扶到宿舍,张老师闻讯后赶紧去看望她,并叫几个同学找深谙骨科的体育老师张发祥医治。我们还记得高二正值春寒之季,任喜娥同学感冒发烧不能来上课,同学们向张老师反映情况,他立即提上水壶去看望,并叫来校医为她诊治。曾记得高二升级考试后,我们面临文理科的选择。当时,我不知道为什么就选择了文科,当我刚刚把桌凳搬到文科教室时,有个同学突然叫我,说:“张老师叫你去他办公室。”我急匆匆地跑进他办公室后,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选择文科,你的理科基础那么好,为啥要放弃呢?而且理科录取率高,专业选择面也广,你该知道吧?……”一连串的提问让我理屈词穷,无言以对。走出他的办公室,反复思考后,我又把课桌悄悄地搬回原班。而这一搬,却搬出了我高考数学取得111分(满分120分)的好成绩,我也因此得以顺利深造。这些小事虽不能一一列举,但张老帅的这种呵护学生、关爱学生成长的慈父般情怀,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
三十年前我走进孝中,他是我的班主任老师,我聆听他的教诲;六年前我回到母校,他是我的校长,我倾听他的教导。作为老师,他能以生为本,爱生如子,关心学生成长,能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问题,用学生的思维去理解知识,用学生的情感去探究人生;作为校长,他能以人为本,爱师如友,关心教工疾苦,他能用教师的眼光去审时度势,用教师的的思维去化解矛盾,用教师的情感去探究学校的发展途径。凭着他的执着,凭着他的睿智,凭着他坚韧不拔的毅力,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毕业生。由于工作的性质,我亲眼目睹了张老师获得的诸多荣誉,“全国模范教师”、“山西省教学能手”、“山西省学科带头人”、“吕梁名校长”、“孝义市十佳校长”……面对各种纷至沓来的荣誉,他总是那样淡定自如;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工作压力,他总是能够举重若轻。曾记得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任时说的一句话:我看似柔弱,实则有一种坚韧的力量。我想,用这句话来形容我们的张凤年老师的确不为过。如今,张老师已调离母校,但距离的远近阻隔不了我们对他的深深眷恋,岁月的流逝也流不走我们对他的切切思念。杨慧兰,1967年8月生,孝义市窑上村人。孝中69班学生,孝义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