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一一三)临证谈小柴胡汤

我们前面讨论了小柴胡汤的方解,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小柴胡汤的主症。只要说到小柴胡汤主主症,大家都知道,都熟悉。但是,大家越是熟悉的东西,要想把大家熟悉的东西说好,且要让人坚持听下去,可能有点难度。

只要说到小柴胡汤主症,我们会马上想到七个症: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这是伤寒论第263条和第96条,两个条文合起来,归纳出来的七个症状,或者叫八个症状,把心烦喜呕分成两个症状,心烦和喜呕。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高老师的医案:

一老者,女性,“感冒”后静滴抗生素三周,致卧床不起。至其家中诊治,患者闭目卧床。问其哪儿不舒服?回答:全身不都不舒服。问其冷吗?热吗?回答:冷一阵,热一陈,难受死了。 问其口苦吗?回答:苦死了。问其嗓子干吗?回答:干。问其眼睛难受吗?回答:难受,不想睁眼。问其想吃饭吗?回答:不想吃。为什么不想吃?不饿吗?回答:不饿。憋得满满的。恶心吗?回答:有点。心烦吗?烦,烦死了。我想静静地躺着,听到别人说话就烦得不行。

当我们问病人,有冷一阵热一阵,也就是说有寒热往来,当有寒热往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顺着少阳病去问,高老师就是这样问的。高老师这样问下来以后,当时整个人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也许,这种问诊带有诱导之嫌。令人欣喜的是患者的病症与《伤寒论》中的论述如此的吻合。

更令人欣喜的是,处以三剂小柴胡汤,三天后患者高兴地说:服第一剂药后,我能吃饭了,服第二剂药后,我能下地了,服第三剂药后,我觉得病好了。

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这些症状全都问出来了。有时候,我们总觉得书上的东西在病人身上不出现,那是由于我们没有用心去采集。尽管我们问诊,我们不应该诱导患者,但是,有意的按一条线的去采集病史,这是需要的。

当你开到这样的方子,让病人这么快就好了,你的心里的那种快感远远胜过患者的那种心情,觉得中医真是好得不得了,伤寒论,经方,真是好得不得了。

其实伤寒论的很多条文都是从临床上如实记录下来的,没有说理,是一种很朴实的东西,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在病人身上发现这种朴实。

我们从小柴胡汤的七个或者说是八个症状,究竟哪几个是最重要的呢?或者说是关键性的症状,或者是我们说的主症。不同的医家有不同的回答。

在《皇汉医学》里是这样说的:咽干,目眩二证,非少阳病亦有之,难为准据。惟口苦一证,无所颖似,可为克征。以之为主目标,他二证为副目标,后可肯定为少阳病也。

我们要用小柴胡汤,在伤寒论里面,前提是我们要先辨出这病是少阳病,而要辨出这个病是少阳病,《皇汉医学》里说“口苦”是主证,“咽干、目眩”为副证。如果有口苦,再伴有咽干,目眩,我们就可以确定为少阳证。

在外感伤寒病里面,“口苦”确实是判断少阳病很重要的一个症状。但是,如果是在温病里面,“口苦”是不是判断少阳病确切的症状呢?或者再往回走,如果在内伤杂病里面,“口苦”能不能做为判定小柴胡汤证的一个依据呢?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在不同的范畴里面,它的作用可能是不一样的。

(0)

相关推荐

  • 浅谈柴胡汤“但见一证便是”

    (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中医院中西门诊部)张雷 笔者在临床善用柴胡汤,学生们常问我:"有柴胡汤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这一段经典条文里面'证'是指什么?"其实,历代医家对此条解释可 ...

  • 经方使用经验

    经方使用经验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36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36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 ...

  • 小议厥阴病

    厥阴病作为<伤寒论>六经病之一,自唐宋以后医家对其争议颇多.伤寒大家陆渊雷亦云,伤寒厥阴病篇竟是千古疑案.诸医家之所以认为厥阴病疑难,究其缘由不外乎以下几点. 其一,是由误读<伤寒论 ...

  • 转:“六纲辨证”与“五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1e0ebd30102wt7o.html 在临床上我们首先要辨的是六纲的病位.因此我们叫"六纲辨证"  比如一组症候 ...

  • 少阳证的八个症状与小柴胡汤八大主证

    少阳证的八个主要症状分别是: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苔薄白等: <伤寒论>第96条说:"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上一节谈了理中丸的第一功效,就是止吐泻的,那么这一节我们来谈理中丸方中何为君药?我们先来看看原方: 理中丸方: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一)临证谈理中丸

    同一个药,在治疗外感病的用法和内伤病的用法是不一样的.这是李东垣在临床上分辨外感内伤的原因之一. 理中丸: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共四味 这四味药哪一味药是君药呢?最早对经方做方解的是南宋时期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九)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上一节讲到了<伤寒九十论>里的医案,先用理中丸,后用五积散,我们来分析一下五积散到底起什么作用. 五积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引起的寒.湿.气.血.痰五积之证.张璐说:此虽类集十余方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八)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讲了一个是"水泻",一个是"理中丸是不是太阴病的主方?"现在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理中丸的功效如何? 第一张方剂都有它的功效,我们都想知道它的功效,但是,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七)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再来思考太阴病的病机,太阴病的病机关键在于寒邪而不在于虚,于是,太阴篇里说当温子,温之针对的是寒邪,补之针对的是正气,而原文<伤寒论>第277条辨:"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六)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来看一个医案,当代赵守真的<治验回忆录>的一个医案:男,50岁,性嗜酒,近月患腹痛,得呕则少安,发无定时,惟饮冷感寒即发.昨日又剧痛,遍及全腹,鸣声上下相逐,喜呕,欲饮热汤. 一个50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五)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讲了理中汤在泄泻中的应用,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理中丸是太阴病的主方吗? 当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后,有很多人会说,这个问题不是问题.因为我们从教材上学到的它就是太阴病的主方,这没有什么疑问啊!这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四)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讲了两个病案,都用到了理中汤,我们来解释一下90岁老人的这个泄泻的方子,为什么要用理中汤加减. 第一张处方:党参12克,炒苍术12克,干姜9克,焦神曲15克,苏叶9克,滑石18克,炙甘草3克,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二)临证谈理中丸

    干姜以辛热独胜.等量,人参.白术之甘是远不敌干姜之辛的.理中丸中用等量之甘草,与其说佐人参健脾益气,不如说以甘制辛,入口仍是辛多甘少.基于这一点,原方中四药等量,已然是干姜为君了. 既然是干姜为君,为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三)临证谈理中丸

    理中丸治疗中焦虚寒证,如虚多于寒,以人参为君:寒多于虚,经干姜为君.此说也合临床实际.必要的时候,该以人参为君就以人参为君,该以干姜为君就要以干姜为君. 倒过来,我们来思考,以人参为君所治病,往往是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