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道温习诗词韵律(17)
(八)、宋词中的“一字豆”句法
一、何谓“一字豆”
“一字豆”是词的句法特点之一。按古代书籍中的说法:一句为“句”,半句为“豆”。“一字豆”是指由一个字,领出后面若干句子(或词组)。因之,“一字豆”也称“一字领”或“领格字”。
一字豆是词的句法特点之一。在词中,一字豆可以出现在两字句前面构成三字句,在三字句前面构成四字句,……, 但最常见的是在四字句前面构成五字句。例如:
但目送 (贺铸:青玉案)
对长亭晚 (柳永:雨霖铃)
渐霜风凄紧(柳永:八声甘州)
更草草离筵(辛弃疾:木兰花慢)
纵豆蔻词工(姜夔:扬州慢)
念武陵人远(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想剑指三秦(辛弃疾:木兰花慢)
望长城内外(毛泽东:沁园春.雪)
问苍茫大地(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正江涵秋影雁初飞(辛弃疾:木兰花慢)
……
二、“一字豆”的句法
“一字豆”的句法大体有三类:
1、把本来是状语的单音副词提到整个句子前面,独自成为一个节奏,不再单独修饰某一个谓语,而是对全句进行修饰。例如: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北宋柳永《八声甘州》
一个“渐”字修饰了三个分句,好像是从“霜风渐渐凄紧,关河渐渐冷落,残照渐渐当楼”三句中提取出来的公共副词。
2、副词“一字豆”兼有动词的作用,例如:
但(落得)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南宋辛弃疾《木兰花慢》
3、“一字豆”如果是动词,后面经常连带着一串词组,且常常成为对仗。例如: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南宋张孝祥《六州歌头》
三、“一字豆”的特点
一字豆多数是虚词,如“但、正、又、渐、更、甚、乍、尚、况、且、方、纵”等等,也有些是动词,例如“对、望、看、念、叹、算、料、想、怅、恨、怕、问”等等。这些字大多是去声,这是一字豆的特点。
四、怎样识别词牌中的“一字豆”
“一字豆”多在中调或长调词中,小令里几乎没有。并且,在词谱中一般并不标记“一字豆”。那么填词时怎样才能知道何处用“豆”何处不用“豆”呢?那就要求填词者不但仅仅依据词谱,还要依据相应的名家名作作参考。或者找几首同样词牌的词互相对照,就可以知道何处该用“一字豆”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