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舟平 | 再会苏东坡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豪放的苏轼
文 | 杨舟平
北宋文学超男、文坛领袖苏轼可谓家喻户晓。出身书香门弟和自幼聪颖好学的品性使他极具文化修养。21岁中进士,初仕凤翔。当时正是北宋危机四伏,各种矛盾加剧的时代,一场政治改革的风暴正来临。踌躇满志的苏轼自然成为其中一员,他向朝庭积极建言献策,在《进策》、《思政论》等文中尽情抒发了他的政治抱负。但他毕竟年轻气盛加之性格使然,他的认识是肤浅的,没抓住“弊病”的要害所在,从而暴露了他的思想矛盾和守旧,故新党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自然站在了以旧党司马光为首一边,攻击新法,因而被贬密州等地,后又因诗文得罪朝庭,被捕入狱。元祐中,旧党复出,苏轼得以召还任翰林学士等职。初仕坎坷,按说应吸取教训的苏轼,无拘无束的性格又与旧党发生分歧,再次外调杭州。到新党得势,又被谪惠州、琼州。1100年遇赦北还,次年死于常州途中,时年六十四岁。
仕途中四上四下的苏轼,如果没有旷达的性情,在当时是活不到六十四岁高寿的,可见仕途中的苏轼骨子里依然喷发着豪放的气息。
作为文学超男的苏轼,豪放的性情尽见他的散文、诗、词中。
苏轼与其父苏洵、弟苏辙父子三人几乎占“唐宋古文八大家”半壁江山,成为文坛奇迹。他的散文,结构工巧,姿态横生,他的论文和奏议明晰透辟,富于雄辩,如《上神宗皇帝书》、《贾谊论》;他的游记,笔致凝练,不拘一格,如《石钟山记》、《超然台记》;他的赋,文情酣畅,舒卷自如,如《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还有他在凤翔任签书判官时所做的《喜雨亭记》、《凌虚台记》等,即使他的书札简贴也写得有情有味,酣畅淋漓。
苏轼又是个杰出的诗人,他的诗,现存四千多首,题材广泛。最主要有二类,一是反映民生,抨击流弊,在《荔枝叹》中,对贪婪暴政无情鞭挞:“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在《吴中田妇叹》中,他描述了“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新泥”的灾年真景,表现了“悲歌为黎元”的可贵精神。二是写景咏物,抒发豪情。如《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寥寥数语,勾勒春景生意盎然情趣跃然纸上。咏物诗《红梅》、《双石》等,借物抒怀,真情感人。在艺术上,苏轼不少诗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以奇妙的想象,出人意表的夸张,描绘得传神生动,妙趣横生,豪迈自然。
词人苏轼更是开一代豪放派的先声,开一代词风,创立了豪放词派,影响巨大。在他以前,词坛是婉约派的天下。苏轼以广阔的视野、奔放的热情、旷达的性格、精博的学识,真挚的感情,挥洒巨笔,写出了一篇篇雄豪俊爽的不朽之作,若破空的惊雷,强烈震撼词坛,突破了词如“艳料”的传统藩篱,为词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途径。正如胡寅在《题酒边词》中所说:“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在内容方面,广阔的社会人生成了苏轼咏唱的题材,山川景物、感旧怀古、咏物思人、田园风光等被他大量写进词中。在形式方面,苏轼富于创造精神。他既注意词的音乐性,但又“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豪放不喜裁剪以就声律。”语言流利畅达,想象丰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成了千古绝唱,《水调歌头·中秋》更是脍炙人口,其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全篇构思奇特,想落天外,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杰作。
苏轼豪放的词风,深深影响后人。在北宋,不同程度地继承这种词风的著名词人,有晁补之、毛滂、贺铸等,及至南宋,这种豪迈奔放的词风更被赋予爱国主义这一新的思想内容,成为志士的亢歌,军中的战鼓。如辛弃疾、刘克庄、文天祥等。
作为一代文坛领袖的苏轼,胸襟开阔,十分重视文学人才的发现和培养。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四人,在苏轼的指导和影响下,他们都成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后被人们称为“苏门四学士”。
精于文道拙于官道的苏轼,在生活中乃性情中人,仍不失豪放气,活得潇洒奔放,有滋有味。他在京都相国寺与佛印和尚对饮的“酒色财气”诗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甚而成为生活座右铭。相传酒意兴致的佛印和尚挥毫:“酒色财气四赌墙,人人都往墙里藏。谁能跳出墙垛外,不活百岁寿也长。”苏轼和道:“饮酒不醉最为高,见色不迷是英豪,世财不义切莫取,和气忍让气自消”。后来引发了王安石添道:“世上无酒不成礼,人间无色路人稀。民为富财才发奋,国有朝气方生机”。
苏轼,这位北宋时期成就巨大,影响深远的文学巨星,做文、做官、做人“豪放”诠释了他的一生。
作者简介
杨舟平,陕西凤翔人,中国法学会会员,高级法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作家协会理事、凤翔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获市以上文学奖项数十次,都市头条等数家平台专栏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情关风月》等。作品多篇入选中学语文辅导教材,成为多省市中考试题;多次被《人民文摘》《海外文摘》《人民司法·天平月刊》《法制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人民法院报》《陕西日报》《西部法制报》《华商报》《杂文报》《宝鸡日报》《散文选刊》《散文精选》《延河》《秦岭文学》《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凤凰网》《腾讯网》《中国作家网》等平面、网络媒体发表或转载,共计100余万字。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