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者说|有一道难题,叫给熟人看病
一
曾几何时,在大学里上外科学,有位胃肠外科教授对我们说:胃大部切除术完成以后,最忌讳的是『临行密密缝』。很多医生一遇到熟人就担心出血,每每细针细脚、缝得密密麻麻。出血遏制了,结果造成血供不好,甚至产生吻合口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竟然高于其它人。
当时读书时,并不能完全理解这个故事,还总是把『医不自医』之说当成笑话。偶尔还羡慕那些能对自己下得了『狠手』的同行:在南极给自己切阑尾的宾夕法尼亚的外科医师Evan O'Neil Kan、为缓解偏头痛自己在家做颅骨环锯术的Amanda Fielding……
为自己切除阑尾的Evan O'Neil Kan
自己在家做颅骨环锯术的Amanda Fielding
自己工作多年以后,逐渐明白,看病不是请客吃饭,搞手术『自助餐』的不是勇士,而是疯子。不仅如此,就连找熟人看病和给熟人看病,都成了医患双方都不讨好的怪事儿。
二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而言,中国历来是一个『人情社会』,注重『只要有熟人,就能走后门』的铁律。加之,优质的医疗资源如同过年的火车票,成了抢手的稀缺资源。找个熟人或为图心理安慰,或为看病方便有个好医生照应,似乎都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儿。
据搜狐网健康频道调查显示:53.3%的人看病有时会找熟人,18.2%的人每次都找,14.84%的人想找但找不到,从来不找熟人者仅占13.65%。到底这近九成患者中,希冀从熟人医生那里得到哪些方便之门呢?
其一,能够从“内行”处得知医院内部实力派与偶像派的区别。说到底,医学还是一个实践学科,但职称和名气高高在上,治病救人水平却一般般的大有人在。
其二,从熟人处寻求心理安慰;不少患者由于自身缺乏医学知识,所以一定要找个懂行的熟人才觉得靠谱。这也就导致了即便一个小手术,有人也会千方百计托关系,给手术医生打招呼给予特殊关照。
其三,试图避免所谓的『大处方』和『乱检查』,这正是当下医患信任缺失的折射。有一次在门诊,我接诊了一个房颤合并中风和高脂血症的病人。进门以后就让我给他开一斤三七粉、五斤山楂,说是要做成饮品,每日服用,疗效是可以降低血脂、预防中风。我再三解释了房颤导致的中风需要规范抗凝,高脂血症可以选择饮食控制和他汀类药物治疗。苦口婆心劝说无果,最后才知道,她的这个治疗方法是“某熟人主任”亲自制定的,不仅为他免去了检查,就连处方的药物也都是绿色纯天然。我的内心一片凌乱:@#%&*~☀♬∷±≌@#%&*~☀♬∷±≌……,谁能料想,按照标准方案劝说病人规范治疗,自己反而成了大恶人。
三
从医生的角度而言,并非所有的医生都是愿意接诊所谓的熟人。
医生遇到的熟人分为很多种,其一,各路领导指派过来的所谓VIP病人;其二,医生自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之属;其三,同事的朋友的爸爸的老师的姑妈的七舅老爷的外甥女,类似这种转了各种弯弯绕的熟人。
虽不乏部分熟人在诊治过程中,交流比较顺畅,大家也愿意接待和优待。但相信每一个医生都曾为熟人看病烦恼不已。
最怕听到的要求是:帮我挂个号、帮我找个床。他们可能并不知道,你在医院并非交际花,在大医院,很多医生自己或家人想要看病,都要老老实实的排队。从我个人角度而言,假如是咨询心脏问题,作为熟人我可以耐心地与之交谈半小时,但命我带他各种加塞、减免费用的熟人,我都敬而远之。
当然更奇葩的是这种:一见面就各种寒暄,说,孔较瘦,听说您的技术很好,是心血管病方面的专家,我看过您写过的所有文章,文采斐然。我在网上也听您讲过课,很多病人都对您赞不绝口啊。你还没来得及客气,他就来了一句,我最近心脏不太好,能不能帮我在XXX医院介绍一个医生或找个床,我想去他们医院体检一下心脏。临走还不忘补充一句,不是不相信你哈,我只是觉得他们医院设备可能更先进……
最怕听到的请求是:兄弟,这些检查可不可以不做,这些药物能不能不吃。找熟人看病在大开方便之门的同时,的确会带来不少隐患。这是因为在诊疗过程中针对熟人,医生可能碍于情面放弃疾病所需要的常规检查,而主要凭借自己的经验做判断。在用药方面,也会想办法找便宜但质量相对欠佳的药品替代。不少正常的就医程序被简化,导致不规范医疗,这样反而容易出问题。
当然更难为情的是这种:同龄且异性的同事、朋友,听说你会做心脏超声,抽个空就来了,说自己心脏不太舒服,能不能亲自为其做个超声。真正躺在检查床上,命其宽衣解带、坦胸露乳时,她们又遮遮掩掩,脸颊绯红;该摸的不好意思摸了,该看的不好意思看了,闹得最后尴尬不已……
最怕听到的诉求是:我是XXX,认识你们XXX,能否把我的XXX检查提到最前面。这也是通病而非个案。很多人认为找到熟人之后,便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是某某人的“关系户”,便觉得自己应当受到特殊对待,做个什么检查都恨不得马上拿到结果,什么都要求你以最快的速度给他,完全无视医院的规章制度、就医程序。对这种违背“游戏规则”的行为,医生会感到非常反感。
当然更让人觉得可笑的是这种:在门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突然挤进来一位趾高气昂者,张口就说,孔医生,我是你们王院长的舅舅,能不能给我看看检查结果。当告知他医院没有姓王的院长时,他马上改口说,其实我是你们钱院长的舅舅。再次告知他,医院也没有姓钱的院长,请他出门挂个号,同时好好想想到底是哪个院长的舅舅。半小时后,他兴冲冲地再次跑进来,说,终于想到了,他是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钱院长的舅舅。我只能叹口气,语重心长地告诉他,还是老老实实去挂号吧,截至目前,学校的附属医院仅此一家,别无分店,钱院长想要走马上任,得等学校把第二附属医院建好才行。
最怕听到的祈求是:医生,能不能给我打个折!很多人把医院当成市场,这不仅滋生了自己是上帝的念头,还会把市场中所有的路数都往里面套。他们并不了解,所有的收费项目都国家统一定价,医生既非收费者,也不是决策者。住院期间所有费用是各个科室、各种诊疗项目的总和,并非全部由自己的熟人自己决定。
当然更让人觉得无奈的是这种:曾经有一个晕厥的熟人要植入永久起搏器,架不住各种关系的前呼后拥,终于决定为其减免手术费。这位所谓的熟人只需要支付起搏器的耗材费用即可。出院当天,医保审核后,起搏器的费用不予支付。多方打探才得知,原来医保规定,起搏器的耗材费用必须和手术费在一起才能报销。无奈之下,只好补记手术费用。虽然这部分手术费是全部报销的,但这位熟人硬是觉得自己多支付了金钱,从此,与我老死不相往来。
四
从我个人角度而言,我并不反对帮熟人看病。被人看病时能想到你,起码说明是信任。但不得不提醒的是,熟人之间出现医患纠纷,往往是两种极端的结局:一是碍于情面,草草收场;二是彻底决裂,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所以作为医患双方,能够把握好『熟人』诊疗的要点, 才能有助于减少纠纷,成就和谐医患关系。
下文,我们简单列举了对医患双方的十大忠告,欢迎补充、完善。
95%的人会继续阅读以下几篇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相逢在文字里,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我是非著名心内科医生孔较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