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陌生的熟人

在开始之前先请大家回忆个成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如果没想到今天的主人公,那请思索一下孔子的后人,再往下就是另一个成语了“孔融让梨”,孔融,字文举

最陌生的熟人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身为“万世师表”的后人,孔融出生名望就比别人高一节,这就是一个好出身带来的优势

孔融小时候也确实表现得很出色,他们家兄弟7个,孔融排老六,接下来就是我们熟悉的“孔融让梨”了,但这是未修改版,也可以说是1.0版本,每个版本孔融挑的都是最小的梨,差异就在孔融的回答上,原版是“我是小孩当然拿小梨了”,这是表达长幼有序,孩子挺懂事。

2.0版本,孔融说“最大的给爷爷,最小的给自己”,这表现了尊老爱幼。3.0版本,孔融说“哥哥岁数大可以拿大的,弟弟比我小,我应该谦让,所以我还拿最小的”,这表现了孔融的谦让。版本越改越多,孔融也快被逼成了神经病...

汉中有个名士李膺,身为“八俊”之一,也是一位高风亮节的人,孔融很仰慕这种名士,就去登门拜访,但是人家李膺已经快隐退了,也不想随便接待什么阿猫阿狗,这时候孔融转动了他聪明的小脑瓜,“我们家跟李家是世交”,成功骗过门卫进入李府。

李膺挺纳闷,自己家啥时候还跟孔融家扯上关系了?孔融给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解释“我家先祖孔子和你家先祖老子有交情,所以我们两家就是世交啦”。后来这话被人告知陈炜,他给了个评价“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相反李膺很看好这个孩子,“他以后必成大器”。

名士就是受欢迎

孔融出名不只是因为家世,当初张俭得罪了宦官被迫跑路,全靠各路朋友帮忙遮掩,说来汉末真的是群英荟萃,八俊八及三君何等辉煌,偏偏就碰上了党锢这等祸事,损失了太多人才。

言归正传,张俭来到孔家想投靠孔融的哥哥孔褒,一看人不在就准备继续亡命天涯,孔融却说“老哥虽然出门了,我就不能做主了吗?”虽然孔融成功帮助张俭逃脱了追捕,但是他这个包庇的罪名是坐实了

朝廷来问罪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孔家三人争着求死,孔融说“人是我藏的,抓我抓我”,哥哥孔褒说“张俭是来找我的,带我走吧”,孔融母亲说“我是家长,还是我来吧”。最后还是杀了孔褒,小时候吃了你让的梨,哥哥用命来还了。孔家一门争死,孔融也因此出名了

人一出名后边的事跟着就来了,孔融刚一出仕就在三公之一的司徒手下混,何进升任大将军时孔融过去祝贺,嫌人家门卫收名片反应太慢,自己抢回名片转头就走,这可是大将军啊,整个王朝的大将军,军方第一人,孔融敢这么打脸,真是太骄傲了。

偏偏何进还不好收拾他,本来想派人刺杀孔融,手下人都说“老大消消气消消气,孔融名气太大了,杀了就再也没有名士投靠我们了”,何进这才回心转意征辟了孔融,被人打了脸还得把人供着,这就是名气的好处了。

后来孔融没事老跟董卓对着干,董卓就不乐意了,就暗示手下把孔融弄到黄巾贼最多的北海去了,孔融倒是意气风发想大干一场,无奈没什么军事天赋,即便有太史慈这种猛将也不会用,被黄巾军打得节节败退。

不得已去求助刘备,就像一个大V突然转发了一个100粉的小透明,刘备因此受宠若惊,“连孔融都知道天下有我这么个人吗?”其实只是刘备离得近些,这话就跟“你谁啊,久仰久仰”差不多。

一张碎嘴害死人

孔融就属于志大才疏,他坐镇的青州被袁谭攻打,孔融只能默默地读着书,虽然谈笑自若,虽然士兵拼到只剩几百人,但是孔融连自己的妻儿都被人俘虏了,还谈什么名士风流。

孔融的最大特点就是话多,可以说他刚直,一出仕就敢跟权倾朝野的宦官对着干,还敢跟董卓这种权臣顶嘴,有人劝他投靠曹操、袁绍,他一生气就把人杀了,可汉献帝招招手孔融就屁颠屁颠地入朝了,还是进了曹操的魔爪中。

于是孔融的日常就是怼曹操,曹操攻下邺城曹丕把甄姬收入房中,孔融给了封书信“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一看很好奇周武王哪来的妲己,就去追问孔融“这是哪本书写的呀”,孔融说“我就是按着现在发生的事编的而已”,暗讽曹丕纳甄姬这件事。

不光暗讽还有明嘲,曹操征讨乌桓,孔融明着嘲讽他“曹大将军这么有能耐,你是不是想上天啊,要不把以前跟外族的旧账一起结了吧”。此外曹操发布禁酒令,孔融又有话说了,连着写了不少书信,就是喷曹操不能禁酒,好好劝谏就算了,偏偏孔融信上都是辱骂的话,这仇曹操算是记下了。

狂士祢衡仅有的几个能瞧得上的人里就有孔融,大概是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吧,孔融也化身了一个大喷子,已经不满足于明嘲暗讽了,孔融还谈论了政治体制问题,这下可触及了曹操敏感的神经。

其实孔融在任上还是做了点事的,比如提拔后辈,还坚决不同意恢复肉刑,刘表擅自祭祀天地还是孔融帮朝廷遮掩的,但这一切都坏在孔融这张嘴上了,曹操对他是忍无可忍了。

虽然孔融名气大,但曹操又不是没杀过名士,或者说曹操就喜欢收拾名士,他也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经验,先派人诬陷孔融败坏他的名声,再随便找个由头就把孔融杀了。

可以说多嘴,可以说刚直,可以说迂腐,心中已经有答案了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