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重武却因藩镇而亡,宋朝抑武却成孱弱,文武平衡何其难?
唐朝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军事上的成就为唐粉们所津津乐道,但是唐朝的灭亡也是因为军事扩张过度尤其是藩镇问题而导致灭亡;宋朝为了解决唐朝的问题,采取了重文抑武的国策,却反而变得孱弱,一直被“欺负”,成为最憋屈的一个朝代。文武之间的平衡是如此之难,其中有什么规律呢?
历朝历代的历史格局
任何朝代都有其历史格局,不管是大一统王朝还是割据分裂的乱世。
秦朝的历史格局是统一全国,结束分封制,并建立后世所有朝代制度的基础模版。可惜的是秦末农民起义将其打回原形,分封制问题要经过汉高祖、吕后、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等几代人努力才勉强解决,但也只是不断分割进行削弱,而非消灭。分封制没有消灭,导致土地兼并问题会一直影响着之后所有的朝代,使得王朝的寿命呈现波浪式起伏发展,演变成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规律。
分封制是所有封建王朝的第一大历史格局,并且大部分问题都是由此而衍生出来的。因为汉朝没有彻底消灭分封制,导致不管是统治者、地主阶层、士大夫阶层等社会上流逐渐被一群势力所垄断,这个就是门阀政治逐渐形成的过程。到了东汉末年门阀世家基本定型,大致可以分成政治中枢的门阀跟地方豪强门阀。前者在东汉末年到南北朝之间的各个时期的乱世中轮番登台,后者一部分走入政治中枢成为新的政治中枢门阀,一部分则稍微远离成为文化界的门阀。
门阀政治在短时期内可以有效稳定统治,但门阀之间频繁的政治角逐是对王朝统治极为不利的,而且长期压制寒门无法获得阶层上升很容易引发社会矛盾,所以从隋朝开始统治者们就考虑到要对门阀问题进行改革了。隋文帝创办科举、隋炀帝压制关陇集团、唐初统治者跟寒门庶族联姻、武则天消灭门阀世家等等可以看作是这个时期的统治阶层接力解决问题的过程。
不过唐朝的门第观念,也就是文化界的门阀还一直存在,一直到唐末或者五代十国才彻底摧毁。到这里门阀世家的问题,已经经历了差不多五百年了。
所以武周之后制度上寒门阶层上升才获得较为公平的渠道,宋朝以后才真正实现平等。可见由分封制没有消灭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到了唐朝到宋朝这段时间,也一定是经历了一段历史变革期的,那么这个演变过程是什么呢?
唐朝从“文治”到“武功”的转变过程
众所周知科举制度是通过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虽然也有“武举”考试,但实际规模远比不上“文举”考试,所以科举制度实际还是主要从文化角度帮助寒门子弟上升阶层的。前面说过,政治中枢的门阀世家虽然在武周之后消失,但文化门阀依然存在,在科举制度方面还是占据巨大优势,所以政治上还是门阀占据优势,只是没有像之前的朝代那样“世袭”而已。
这就导致了唐朝中后期一种奇怪的社会现象,寒门当官或者升官更多的是通过依附或者投靠门阀,获得赏识而上升;抑或是寒门通过跟望族进行联姻,提高社会地位,挤入上流社会。比如张九龄原本只是岭南不毛之地的小官,因为文章获得张说赏识而被推举入朝成为宰相;又比如杜甫虽然家族出身不差,但对外宣传一直是“崔氏之甥”;还有李白其实也是拿着文章跑去巴结了很多名人,逐渐扩大影响力的。
如此一来,其实寒门上升的渠道虽然公平了,但也只是相对的。统治者需要吸纳更多寒门子弟,来平衡文化门阀的势力,就需要一个出风口——军事扩张。
事实上自唐初开始,统治阶层就已经开始用这个出风口了。唐初唐太宗李世民到唐高宗李治,就已经进行了持续的大规模军事扩张运动。但总体上他们还是“文武兼修”,因为政治与文化的话语权主要还是在门阀手上,一时半会还得仰仗,但通过不断地扩张,让寒门人才从军事上涌现出来,以此逐渐平衡文化门阀的势力。
可惜的是到了武则天掌权的武周时期,军事上稍稍弱了下去,尤其是营州兵变带来的恶劣影响,消耗掉了大量的寒门军事人才,使得之后一个时期的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早期力主“文治”,这才有了姚崇、宋璟等改革派宰相主导的开元盛世。
“文治”到达一定程度,唐玄宗李隆基认为是巅峰了,于是开始将重心转向“武功”。大概在开元后期,军事被逐渐重视起来,而这时经过开元盛世的积累,军事人才也培养了不少,所以唐朝的政策走向变成了以战养战的急速扩张时期。这种扩张环境,恰好为寒门阶层上升提供了极佳的补充渠道。
另外一方面,分封制的影响,土地兼并问题积累到中唐问题也逐渐严重起来,当初能很好限制兵权的府兵制逐渐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兵权限制更少、战斗力更强的募兵制。寒门通过参军获得军功,来获得阶层上升的热情也被点燃了,相辅相成成就了唐玄宗天宝年间的数次军事扩张。
为了更好地进行扩张,唐玄宗听从了张说的意见,走了精兵路线;又听按李林甫的提议将募兵制定型,任用了大量的胡将,比如高仙芝、哥舒翰、安禄山等等。同时节度使制度也基本定型了,边镇进行屯田,有自己的赋税权财政自给自足,且可以自由募兵,又可以相对自由地调度兵权,藩镇的雏形逐渐出现了。
边镇的兵权过大,甚至大过皇权,必定会影响到中央集权,安史之乱在所难免。所以唐玄宗主导的“文治”到“武功”的大转变,忽视了文武平衡问题,最终酿成大祸。后续一百多年的唐朝,都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唐朝的中央集权渐渐破坏殆尽,最终走向了灭亡。
宋朝从“武功”到“文治”的逆向工程
唐朝“武功”的后遗症就是藩镇问题,最终结束五代十国藩镇问题的办法其实还是“武功”——只是最大的藩镇统一了其他较小的藩镇而已。后周世宗柴荣与宋太祖赵匡胤走的也是这个路线,所以宋太祖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得收回藩镇的权力才行,不然过几天别人也可以同样的手段推翻他们的统治。
值得庆幸的是宋太祖用的是杯酒释兵权这种和平的方式,而不是汉高祖刘邦与明太祖朱元璋那种杀功臣的模式。但收回武人的权力之后,国家还是需要有人才来帮忙处理军事问题,唯一的选择就是文人了。
虽然从武到文有点“画风突变”的感觉,但放到历史格局中分析却理所当然。因为武人已经彻底消灭了门阀,寒门可以通过科举真正地公平地上升阶层,而前面说过科举选拔的人才其实还是文官为主,所以在结束乱世社会稳定之后,暂时不需要那么多武人人才,相应地文人治世必然成为主导。
当文人大于武人成为政治上的主导的时候,国家扩张的步伐立刻停止,总体会逐渐偏向保守。而越是保守型的体制,越会促进文人对武人的限制。这个反映在军事战争上,每每北宋南宋武人打了胜仗,却还要给对手进贡送钱,甚至割地求和。另外一方面,文人集团极不信任武人,会怂恿统治者任用文人对武人进行制约。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文人监军,或者大量文人带兵打战的局面。
非专业的团队,压着专业的团队指指点点,这种体制下的宋朝不孱弱才怪。
综上所述,唐朝因藩镇而亡,宋朝因重文抑武而弱,都是在解决门阀问题的历史格局中,因为文武失衡导致的严重问题。文武平衡难,不是一两个政策能扭转过来的,更多是背后有历史规律牵制着,任何朝代都需要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