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最惦记的三个人,第三个你一定不知道

  熟悉明朝历史的人都会知道,朱元璋有三大遗憾,其中两个是他最惦记的两个人引起的,至于第三个惦记的人估计很少人知道,而且这个人不是生活在明朝,并且朱元璋惦记了他二十多年。这人是谁呢?听我来慢慢道来。

  明太祖朱元璋第一个惦记的人要属王保保了,早在建立明朝初期,朱元璋就曾说,不能生擒王保保,是他人生最大的遗憾。

  第一个惦记的人

  这个王保保,虽然是汉人的名字,其实是蒙古人来着。他是元朝末期最重要的一个将领,曾是明君最强劲的对手。朱元璋打败元朝,攻克顺天府(北京)但没能生擒王保保,也没能杀死他,而是让王保保北逃了。朱元璋的这句感叹,表面上是在感叹对手,实际上它反映的是元明之间的力量关系。

  当时明军还不够强大,不能彻底消灭元军!

  这也就意味着,北元政权在之后还存在过一段时间,还有可能卷土重来。朱元璋的这句感叹,其实是他对北方边境安全的担忧,深怕蒙古人再度袭来。所以朱元璋在建国初期,在北方做了一系列部署。比如安排自己的子侄去北方镇守,从人口减员的省份移民到北方,将首都暂时定在南京,派自己的子侄小规模深入北方作战,同时利用蒙古各部的矛盾,不断分化他们。这一系列举措,使得北方暂时安全,明初的生产力得以恢复。

  所以你现在应该知道了吧,朱元璋惦记王保保,背后其实是对强大的蒙古人的担忧。

  第二个惦记的人

  第二个惦记的人,恐要要属太子朱标了,这可是朱元璋一生心中的痛。

  朱元璋很喜欢朱标,从小就安排当时的大儒宋濂做他老师。而朱标也很争气从小敏而好学,性格仁厚,在百官乃至民间享有很高的声誉。朱标深知民间疾苦,还经常劝朱元璋减税,这点是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很感动的。

  另外朱标在政治上,还很有主见,主张迁都的头号人物。本来朱元璋定都南京是暂时之举,但毕竟南京比较小,而且南京在此之前是张士诚的地盘,显然不够规格。朱标主张在洛阳、长安选一个作为首都,于是朱元璋派他去考察。

  可惜的是,回来的路上朱标就病逝了。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很是伤心,甚至都没看朱标设计好的图纸。迁都的事情,也就从此搁置了。

  一直到建文帝朱允炆急于削藩,导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天下后,朱棣才重新考虑迁都的事情。

  所以特别是晚年的朱元璋,一直惦记着朱标,后来才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培养孙子朱允炆身上。

  第三个惦记的人

  朱元璋第三个惦记的人,很意外,是早朱元璋差不多十六个世纪的圣人--他就是孟子。

  你一定觉得很奇怪吧,其实朱元璋也读书,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特别讨厌孟子,一度想把孟子搬出文庙。结果引起天下读书人的反对,但朱元璋心狠手辣,很多人都不敢直言犯贱。有一个不怕死大臣,却偏偏来进谏了,被侍卫射了几箭也不在乎。朱元璋感受到了这些文人的迂腐,不再去搞亚圣了。但这件事朱元璋却一直惦记着,一直惦记了二十多年,他才重新报了仇。

  二十多年后,朱元璋招来大臣刘三吾,令他重修《孟子》,大删特删,最后变成《孟子节文》,终于报了一箭之仇。

  其实这后面也是有更深层的原因的:

  第一,朱元璋是一个喜欢独裁的皇帝,他废除宰相制度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孟子的思想主张仁政,“以民为本”,君王是摆在社稷与民之后的,这是与他的独裁思想相悖的,绝对不能容忍,所以他特别爱跟孟子较劲。

  第二,他不单单对孟子有意见,对孔子也颇有微词。可惜的是即便他是皇帝,也撼不动孔圣人的地位,所以没办法,只好拿“亚圣”开刀了。

  第三,朱元璋此举目的是为了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他不仅删了《孟子》近三分之一,还删了很多其他儒家经典,并且还下旨以后科举考试,不能从删了的文章里面选考题。

  但是朱元璋此举让科举考试变成了八股文考试,读书人脑子都死了,导致明朝以后知识界风气很不好,朋党辈出,影响也很糟糕。不知道朱元璋如果还在世的话,会不会后悔当初一直惦记孟子的事情而后悔呢?

  以上就是朱元璋最惦记的三个人,其背后都是很深层的原因,不知道你是怎么看的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