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趣事——摸爬蚱猴

俗谚说:“打完场,垛完垛,爬蚱猴出来一大撂。”忙完地里的活儿没多久,头伏就到了,开始有蝉在树上嘶鸣。不用问,是到了摸爬蚱猴的季节,时间大约持续五十来天。

  乡下这个时候,男女老少齐“上阵”。人们充满喜悦和期待,做好摸爬蚱猴的各项准备:手电筒换上大号新电池,矿灯充足了电,翻出塑料桶、小铁桶,甚至连腌爬蚱猴的盆盆罐罐都洗刷干净了。

  正值暑假,孩子们的兴致最高,胯下骑着长竿,在“驾-驾”声中,呼朋唤友去了。

  夕阳刚有点醉意,孩子们便出动了,围着树底猫腰低头,仔细地寻找爬蚱猴的洞穴。一举一动就像侦探一样,毫不含糊。

  天黑下来以后,大人们照着手电,提着盛放爬蚱猴的物件出了门。有的大人还背着小毛孩,吹着口哨,身后跟着翘尾巴的家犬。

  静谧的树林热闹起来。一个个人影,一团团光亮,俯首、仰头,眼睛在树身上不断扫描。这阵势,哪一棵树身还不被人们“扫荡”过无数遍啊!其时,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了:摸爬蚱猴的比爬蚱猴还多。有的人只好避开,骑着车子约了伙伴,到几里外的河边去摸了。

  孩子们的眼睛贼亮贼亮,爬蚱猴已爬到高高的树杈上,他们也能一眼看到,绝不轻易放过。一手摁着手电照住,一手举起长竿向上戳,骨碌一声,爬蚱猴坠落草丛中。落地后的爬蚱猴蜷缩着身子一动不动,很是狡猾,但最终总能被机灵的孩子发现,随着一声“我又摸一个”,得意地捡起放到瓶中。一夜下来,孩子们的收获最大。

  间或,林子中会响起小毛孩的惊叫,奶声奶气的,那多半是被爬蚱猴的爪子夹了。爬蚱猴的爪子很尖利,如拿不稳妥,它会把手挠得又疼又痒。捉爬蚱猴自有捉爬蚱猴的方法,要用食指和拇指捏住爬蚱猴的腰身才好,倘若五指张开去抓,必被夹住,小孩童哪懂这个啊!

  夜深了,人群满载而归。回到家后,许多人将爬蚱猴洗干净置于坛坛罐罐中,撒上一层盐,盖上盖子捂上一夜。

  早晨,天还没有拢明,就有人起来摸蝉了。蝉是刚由爬蚱猴蜕变的,躯体透着青白色,蝉翼稀薄清亮,鲜嫩得让人爱怜。嫩蝉,一样是餐桌上的美味。

  白天,一场暴雨过后,雨过天晴。刚下的雨,土松散,爬蚱猴爱向外钻,也是摸爬蚱猴的好时机。孩子们提着塑料桶,掂着小铲,三五成群来到小树林里,寻觅着薄薄的洞口,这是爬蚱猴准备爬出洞穴前用前爪挖的。一旦发现先抠开,然后徐徐把食指向下放,爬蚱猴误以为是树,便会使劲夹住你的食指,只要轻轻一提,就会将一个肥嘟嘟的爬蚱猴带上来。如果食指往下快速地放,就会触动爬蚱猴的额头,马上引起它的警惕,它会倒回洞底,死活都不肯爬出来。此时,只好用小铲顺着洞沿四周小心挖土,强行把它给“请”出来。

  几个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还会拿爬蚱猴开涮,其乐融融。有的把玩手中,那酸酸的、微微作痛的感觉,让人感到特别舒服、受用;有的在树上米把高的地方缠上胶带,爬蚱猴爬到那里就会滑落地下,然后从头爬起,再滑落,如此反复……

  “炕金蝉”是家乡的一道美食,也是客人在酒店必点的一道特色菜。做的方法很简单:先让鏊子放在火上受热,然后把腌制好的爬蚱猴放在鏊子上干煸,就是用一个长长的薄竹片边翻边挤压,鏊内咝-咝有声。待水分没了,爬蚱猴熟成一个个金黄肉饼,撒上孜然,盛入盘中就可以享用了。丢进嘴里,香、酥、焦、脆,满口溢香,清醇绵爽。爬蚱猴胸部的瘦肉特有嚼劲,那种原汁原味的天然味道美不胜收,回味无穷,是世界上其它任何肉类无法比拟的。

  据传说,最早吃爬蚱猴的人是黄帝。一日,黄帝在树下乘凉,听着蝉的聒噪心烦意乱,下令文武大臣都去摸爬蚱猴,一时间“猴”满为患。这么多爬蚱猴怎么处置呢?大家犯了愁。一能臣献计说,不如处置在腹中,黄帝觉得是个好办法,准奏。御厨做好爬蚱猴送来,黄澄澄的,香味扑鼻,黄帝一尝,嗨!外焦里嫩,好吃!美味!龙颜大悦。从此以后,不论朝代如何更替,爬蚱猴都作为御筳中的一道风味名菜传承下来。

  岁月慢慢老去,摸爬蚱猴已成为回忆,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意境,却常吟常新。

(0)

相关推荐

  • 立岳||【散文】蝉鸣的夏天

           蝉鸣的夏天                文/立岳 有蝉鸣,夏天才热烈. 我童年对夏天的记忆,是从蝉的鸣叫中开始的.斑驳摇曳的树影,枝头间躲藏着圆墩墩的知了,两翼后的空腔里长有像钹一样的 ...

  • 一只蝉带来的随感

    文/情感学院院长 01 杭州的三伏天闷得人实在喘不过气来. 傍晚回到公寓,我刚打开空调,一道儿黑影就从窗外闪电似的蹿了进来.借着黄昏的余光,我认出来那是一只蝉,许是因为猛然闯入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那只蝉 ...

  • 【亲子作品】武山的夏天(作者/孙煜钊 诵读/剪风)

    武山的夏天 对于一个在武山住惯了的人而言,像我,夏天的街道要是无人闲逛,便觉得是个奇迹:夏天要是从不下雨,也得算个奇迹.武山的夏天是最适宜居住的,它没有南方的闷热湿潮,如同身处蒸笼:也无北方的骄阳似火 ...

  • 月槐《忆 蝉》

    忆 蝉 我的童年是在陕西关中农村度过的.70.80年代的农村,无忧无虑的孩提时代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在这些回忆里不得不提抓蝉. 蝉又名知了.爬拉猴.蝉猴.知了猴等等,因地域方言的缘故,我们管幼虫 ...

  • 散文||无知了,不夏天

    无知了,不夏天 还记得十多日前,妻在朋友圈里看到一则友人拍摄的蝉鸣视频,随口一句感慨"知了叫了,夏天最热的时候就来了",是的,夏日炎炎,不仅会有高温炙人,更有蝉鸣扰人.而今,不知不 ...

  • 捕蝉趣事

    □吴仁山 进入盛夏,我家小区茂密的树林中,又响起一阵阵"知了知了"的蝉鸣声.每当此时,往往有小区的小孩循声而来,寻觅蝉的身影:更有调皮的孩子急吼吼地爬到树上去捕蝉,结果非但没有捉到 ...

  • 姜广富:高树蝉声入晚云|散文

    蓝蝶轻歌:仲夏|散文 文/姜广富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童年时光,一进入盛夏,村南河堤的柳树行里,成了知了的聚集地,原来知了特别爱伏在杨柳树.榆树上,它们用尖细的口器刺入树皮吸食树汁,这些树种的汁液 ...

  • 一个外企白领的职业成长滚打摸爬流水账 | 说出我的故事

    前言 人生的道路有所不同,但成长经历的事情却感同身受.大概源于自我的一种暗示:在个时间,某个地点,这不是我么? 维基的这篇文章有点流水账,唠唠叨叨,却也在人家百态的职场总能闪烁一种对生活.工作的不易与 ...

  • 爬蚱又名金蝉,目前大量上市,价格比普通海鲜还贵,变蝉最受欢迎

    文/农夫也疯狂 自夏至节气以后,天气是一天比一天闷热了.而这周日就进入小暑节气了,这也意味着离"三伏天"不远了.老话常说"小暑一过,一日热三分",今年小暑节气是 ...

  • 摸爬叉

    清晨,太阳被吱吱的蝉鸣叫醒,慵懒地露出浅浅的微笑,阳光洒在绿意盈然的花草上,匆匆一瞥,虽不觉惊艳却多了份婉约闲适,为这闷热的盛夏增添了一份柔和.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 ...

  • 《爬蚱》作者:刘和平//诵读:沐兰

    爬蚱 作者:刘和平//诵读:沐兰 编辑:花开半夏 又到盛夏,又闻蝉鸣.这带有浓浓乡味的蝉声.诠释着夏的酷热,倾诉着心的情结.在这炎热难耐的夏夜,我整理着自己久远而清晰的思绪. 爬蚱,是我老家人对幼蝉的 ...

  • 旧梦钩沉之捉爬蚱

    对于孩子们来说,夏天的热当然还有别样的乐趣,比如在河坑里摸鱼打水仗,抑或在野地里偷瓜摘果,疯疯癫癫闹一身汗回家,远远要比闷在家好玩.当然,这是属于普通人家孩子的幸福,无论从前还是现在.这种纯天然的快乐 ...

  • 记忆里稚年的声音——童年趣事摸“树猴儿”

    我相信大家小时候都玩过捉迷藏,就是一群孩子通过抽七或攥食指的方式决出谁捉人,其他孩子都藏进大屋子或院子的某个角落,让他去捉,捉住谁谁就再捉别人. 当然要先设个墩儿,即没被找到或捉住的人,一旦跑回墩儿这 ...

  • 农村商贩收爬蚱皮,一斤150元,用来干什么了?看看村民们咋说

    "收爬蚱皮的来了,一斤150元,你卖不卖?" "卖,你让他等我一下,我回家去取" "150元一斤,价格还可以啊,比去年高了一些,我家也有一些,我回去拿 ...

  • 农村收马蜂窝和爬蚱皮挣钱吗?能年入百万?看看从事10年商贩咋说

    在农村收马蜂窝和爬蚱皮到底挣不挣钱?生活在农村的朋友,会经常遇到收马蜂窝和爬蚱皮的商贩,有些骑个电动车,有些骑个三轮车,也不要都是成本钱,有时候村里面一天能来好几个,有朋友要问,这个生意真能赚钱吗? ...

  • 贾国勇/在郑州大学捉爬蚱(散文)

    写在疫情防控初期的系列散文<在郑州大学>.之一"潜入郑州大学偷窥樱花"发表在<如皋日报>水绘园副刊,之二<在郑州大学捉爬蚱>发表在<青岛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