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成语典故最多的名将:坐树不言披荆斩棘,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披荆斩棘、坐树不言、畏天知命、以逸待劳、引车避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都和一个人有关。
他,就是冯异。
冯异(?-公元34年),字公孙,汉族,颍川父城(今河南省宝丰县东)人,东汉开国功臣之一、军事家,东汉光武帝刘秀麾下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巾车之恩,君臣遇合
王莽新朝末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赤眉、绿林、铜马等数十股大小农民军纷纷揭竿而起,大批豪强地主也乘势开始倒莽。反莽武装共同拥戴西汉宗室刘玄为帝,建元更始,是为更始帝。
冯异此时出任颍川郡掾(官名,负责辅佐郡守),监护五县,与父城县的长官苗萌共同守城。
公元23年,刘秀奉更始帝之名攻打父城,遭到冯异与苗萌的顽强抵抗,没有打下,只得退兵巾车(地名,今河南宝丰东)。
冯异外出巡视时,被刘秀手下捕获。
经已归顺刘秀的堂兄冯孝及同郡丁林、吕晏的保荐,冯异得到刘秀的召见。
冯异一见到刘秀,顿时被对方的气度与风采所折服,表示自己的母亲还在城中,如果被释放回城,愿将所监五城奉献以报义释之恩德。
英雄之间惺惺相惜,刘秀也给予了冯异极大的信任,当即放他回城。
得到老母亲同意后,冯异与苗萌率五城百姓归降刘秀,任主簿。
后来,刘秀被派往河北巡行,冯异随行。他建议刘秀利用这个机会,深入基层考查民情,关心百姓疾苦,存鳏寡,理冤屈,广布恩德,为将来光复汉室打下基础。
刘秀采纳了冯异的意见,河北诸郡最终成为了刘秀的根据地。
后来,王郎等人在邯郸反叛,以赏万户侯求购刘秀的人头。刘秀被迫东奔西跑,这是他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冯异一直都跟在身边。
他们从蓟城(今北京市)开始向东南驱驰,风餐露宿。
到了饶阳无蒌亭,天寒地冻,大家筋疲力尽,冯异给刘秀做了一碗豆粥,吃完了睡了一觉,第二天早晨,刘秀说:“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
等到了南宫,大风寒雨,刘秀进入路旁空房子里,冯异抱来柴草,邓禹开始燃火,刘秀在灶旁烤干衣服,冯异又弄了一碗麦饭充饥,刘秀吃完感觉不错。后来到达信都后,生活才稳定下来,冯异奉命到河间一带招兵买马。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一起喝豆粥,一起住草屋,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成为患难之交。
西征赤眉,经略关中
公元25年,刘秀有了黄河南北大片土地,众将纷纷劝他登上帝位。刘秀拿不定主意,特意来询问冯异。
冯异为他分析天下大势和人心向背,指出:“三王反叛,更始败亡,天下无主,宗庙之忧,在于大王。宜从众议,上为社稷,下为百姓。”
这下刘秀放心了,遂即位称帝,年号建武,开创东汉。
第二年春,冯异被封为夏阳侯。
此时,赤眉军、延岑在三辅(大致为陕西一带)造反,郡县大姓家族也拥兵自重,不服朝廷。
刘秀派大司徒邓禹进攻关中,先胜后败,持久无功。在这种情况下,冯异临危受命。
建武三年,冯异与赤眉军在华阴对峙。赤眉军佯败,在回溪(今河南渑池县南)重挫冯军。冯异败回营寨后,重整旗鼓,整军复战。
他先安排精兵身穿赤眉军的服装,埋伏在道路两侧,然后纵兵会战。
等到赤眉军战至疲惫时,伏兵尽出。
由于伏兵的衣服与赤眉军相同,赤眉军不能区别,顿时大乱,8万余人投降。
这就是有名的“崤底大战”。
事后,光武帝下召褒奖冯异:
“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个成语就来自这里。
赤眉军投降后,冯异继续西进,先后在陈仓、箕谷击破当地豪强地主的武装。他采取先抚后剿的方针,收降和摧毁了不少地方势力,除暴安良,关怀百姓,得到了人民的拥戴。
这时,有人说他想在关中自立为王,因为关中是西周、秦朝、西汉三朝的发源地,地势险要,可攻可守。但刘秀对冯异非常信任,他给冯异的诏书中说:“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
建武六年(公元30年),冯异还是回到了洛阳,朝中很多新人都不认识冯异,刘秀给大家介绍,说:“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披荆斩棘这个成语就来自这里。
冯异在洛阳逗留十多天,和刘秀定下了进攻陇右、蜀地的策略,刘秀还特别允许冯异带着妻儿回到关中。
在中国古代,将领的妻儿往往就是皇帝手中的人质,刘秀此举说明了他对冯异的高度信任。
建武六年夏天,刘秀因派遣的将领在陇右被隗嚣(wěi áo ?—33年)打败,改命冯异进军栒邑。
冯异来到后,抢先占据栒邑,以逸待劳,大破敌军。
此后,冯异一直在陇右征战,往往是一边作战,一边抚民,既是军队将领,又代行太守职务。
光武帝建武十年(公元34年),在进攻落门的时候,冯异病逝,一代将星陨落在落门。
成语将军,大树家风
冯异为人谦虚忍让,从不骄傲自夸。他命令部下,在没有交战打仗时,行军要走在各营后,与各将领相遇,要引车避道,进退有规矩。
更可贵的是,在征战的间歇,其他诸将聚在一起聊天时,讨论的总是战功和荣誉地位。每当这时,冯异总是一个人默默地躲到了大树下面。于是,士兵们给他起了个“大树将军”的雅号。
与冯异有关的成语还有“引车避道” “坐树不言”“以逸待劳”等。
“大树”二字浓缩了冯异忠、孝、仁、爱的高尚品格,作为家风,代代相传。
五百年后,著名文学家庾信还叹息道:“将军一去,大树飘零”。
家风的传承在今天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
唯有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整个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也唯有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好,千千万万个家庭才能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参考资料:《后汉书·冯异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