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舍利子,不得不知道这些渊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火化,人们对于死亡与遗体的探讨和研究也不再那么忌讳。甚至国外存在将爱人或者宠物的遗体火化后做成类似钻石的晶体,镶嵌在装饰物上,时时佩戴,达到爱人或者宠物陪伴在身边的效果。
关于舍利子是怎样形成的?现代一些学者几乎都将它解释为结石。他们认为,由于佛门僧人长期都是素食,摄入大量的纤维素和矿物质,经过人体的新陈代谢,极易形成大量的磷酸盐、碳酸盐等,最终以结晶体的形式沉积于体内而形成。
“舍利”在火化后所产生的珠状坚固的微粒或结晶体,一般受到特别重视和尊敬,即称“舍利子”(又称“坚固子”)。依据传统的佛家典籍,舍利子是大德高僧生前因戒定慧的功德熏修而自然感应得到,难能可贵而应该受到尊重。
关于舍利子究竟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一个比较科学与可靠的答案,也许科学最终将为我们解惑,也许只有心中有佛的人才能领会此中道理。
舍利子,一直是人们心中非常神秘的珍宝,只出现在佛教徒的尸体之中,而且非得道高僧不能含有舍利子。因此,舍利子也成了佛家的至宝,也是让人好奇和探索的对象。
我国的法律也有规定,宗教信仰的自 由,这是我们公民的权利。于情于理,就算现代科技最终破解了舍利子的秘密,我们也应该要保持尊敬与理解。
舍利是印度语音义,原本指人死后身体的总称。无论你是肉身土葬还是火化留下的骨灰,只要你是印度人,都可以称作舍利。在佛教中,由于僧人崇尚荼毗(火化),所以宗教意义上的舍利专指僧人死后留下的头发、骨骼、骨灰。比如释迦牟尼佛就有一座专门的骨灰舍利塔。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