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习惯的改变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话,是司马光说的,准确地说,是他引用了已故宰相张知白的话。
古往今来的警句格言,好像都是为年轻人准备的,就像眼下的智能手机,许多功能都是为年轻人设计的一样。“奢易俭难”这句话,就是司马光对儿子司马康说的。
节俭是一种美德,年轻时我们都把它作为一门必修课,身体力行。如今老了,我们个个成绩优秀,优秀到节俭已成为一种本能,优秀到即使想由俭入奢,竟也有点困难。
网上流传这么一个故事。一对夫妇省吃俭用,将几个孩子抚养成人。在他们结婚50年之际,儿女们决定把豪华海上游,作为金婚礼物送给父母。老夫妇登上邮轮,感觉自己好像进入了一座海上宫殿,可他们节俭惯了,舍不得去餐厅用餐,一天三顿,都是随身带的方便面。直到航程快要结束时,老两口才第一次光顾了餐厅。饭后,他们拿出船票请侍者结账。对方看了一眼船票,大为惊讶:“你们一次都没来过吗?餐费已含在船票里,每次来就餐,由我们在船票上划去一格即可。”
我也坐过邮轮,总有点怀疑:有这种划格用餐的船票吗?即使有,子女那么孝顺细心,为什么不告诉父母?
怀疑归怀疑,老年人过惯了节俭的日子,不敢或不会大胆消费,却是真实的。作者大概是想提醒我们,老年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懂得享受生活,过分的节俭只会让自己后悔。
这个道理其实老年人也懂,只是真的让我们由俭入奢,放手消费,也的确有点难。因为从小生活在物质匮乏年代,我们习惯了量入为出,能省则省。
那些年的冬天,我在棉毛衫和毛衣之间,衬的不是衬衫,而是一只“假领头”。其实“假领头”的领头倒是真的,只是胸前背后、两只衣袖这些最费布料的部分都被省略掉了,故而又称“经济领”。这不是时髦,而是无奈!因为那时布料要凭票购买,所以这些部位就被省掉了,反正别人也看不到。后来布票废除了,“假领头”也消失了,不过习惯已经养成,把真材实料的衬衫穿在棉毛衫和毛衣之间,我总觉得有些浪费。
现在生活好了,可我们的物质需求又开始萎缩。不信你看:西服正装,都在衣橱里挂着,因为穿的机会少;鱼肉蛋奶,常常被塞进冰箱,因为胃口不如过去那么好;住房居所,该买的早已买了,没买的也不会再买;衣食住行,大概只有出门旅游,才有点挥霍的空间。
不过,消费需求总是可以培养的,但是怎么个改变法,也许,研究消费供需关系的专家、企业家能够告诉我们。(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