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列收集:古中医高手的名言名句!
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
脾气喜升,胃气喜降。脾喜燥而恶湿
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以为要,气顺则津液自行,绝其源泉痰即消。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百病生于气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亡血家无汗
久病先针足三里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
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学不博不足以达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变。
救阴不在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用药古人名言
1、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若无湿热则恐伤燥,又宜慎用。——清.程杏轩《医述?卷八》
2、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民国.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3、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清?高鼓峰
4、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清.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5、荆芥最散血中之风。——清.汪昂《医方集解》
6、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水平胃。——清.汪昂《医方集解》
7、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8、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9、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
10、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加入芦根、石斛。——清.王旭高《医学当言》
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欲治肝者,原当升脾降胃,培养中宫,俾中宫气化敦厚,以听肝木之自理
外湿表散,内湿宜淡渗。
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通则不痛,不通则痛;荣则不痛,不荣也痛。
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治哮必用薄滋味,不可纯用凉药,必带表散。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
肺虚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脾虚有痰,宜培脾以化其痰涎;肾虚有痰,宜补肾以引其归脏
胁为肝胆之区,禁用汗、吐、下三法。(胁痛)
《经》曰:溲而便脓血,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平治权衡,察脉之浮沉;去菀陈座者,疏涤肠胃也;开鬼门、洁净府者,发汗、利小便也。
吐血三要:宜行血,宜补肝,宜降气
(痿)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
经曰:“治痿独取阳明。”
《医法圆通》:治癫贵于养心,兼于行痰;治狂务于祛邪,灭火为要。
《济世新编》:大抵狂为痰实,癫为心血少,治法俱豁痰顺气,清火平肝。
热痰主急惊,当泻;脾虚主慢惊,当补。
阴阳虚者,须培肾元,以阴阳蓄于肾也;气血虚者,须调脾胃,以气血生于脾胃也。
肾中阴虚则肝心之病起;肾中阳虚则脾肺之病生。
胃为阳土,宜凉宜润;肝为刚脏,宜柔宜和。
肾脏内寓真阳,非温不纳;肝脏内寄相火,非清不宁。
乙癸同源,肝肾同治;滋肾水即以荣肝木;泻肝火即以安肾水。
善嚏者,肺病也。善噫者,脾病也。呵欠者,胃病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切脉之法,心空为宗。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脉)。
脾脏宜补则健;胃腑宜疏自清。
脾喜暖而恶寒;土恶湿而喜燥。
胃阳不伤不吐;脾阳不伤不泻。
邪正不争不痛;营卫不乖不寒热。
宜补脾阳者,虽干姜、附子转能生津;宜补脾阴者,虽石膏、知母转能开胃。
热邪伤阴,阳明消烁,宜清宜凉;太阴告困,湿浊弥漫,宜温宜散。
血得寒则凝,得热则行,见黑既止。
血之失于吐衄者,阳明之不降也;血之失于便脲者,太阴之不升也。
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
暑热伤气,益气而暑自消;暑热伤阴,益阴而暑自退。
水系有形之饮;湿为无形之邪。
湿为重浊有质之邪;从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气升腾;从内而生者,皆由脾阳之气不运。
燥邪辛润以开之;湿邪辛淡以开之。
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成寒。
阴虚者能发热,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阳虚者能发热,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为实。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
上气虚者,升而举之;下气虚者,纳而归之;中气虚者,温而补之。
脉和缓者,元气之来也;脉强峻者,邪气之至也。
暑有阴阳之分。尿有赤浊之别。
病人不忌口,医生白动手
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欲求南风,先开北牖。
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大凡气香者,皆不利于气虚证;味辛者,多不利于见血证,所当慎也。
治火切不可久任寒凉之品,重伤脾胃,便不可救。
益阴宜远苦寒,益阳宜防增气,祛风勿过燥散,消暑毋轻下通。
上越之阳,起于肝木,而沧陷之阳,处于脾胃。—《张聿青医案》
阳本上升,阴从下吸则降。阴本下降,阳从上挈则升。阳降,则为蒸变化生之源,阴升,则为滋养濡润之助。—《张聿青医案》
宣一身之气化,务在轻清,通六腑之机窍,端在滑利。—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阳气下陷者,举而扬之;阴气不降者,抑而降之。—《医贯》
气陷则仓廪不藏,阴亡则门户不闭。—《医宗必读》
肝气宜升,胆火宜降,然非脾气之上行则肝气不升;非胃气之下行则胆火不降。—《医学衷中参西录》
水不升为病者,调肾之阳,火不降为病者,滋心之阴。—《吴医汇讲》
少火宜升,壮火宜降。壮火降而少火升,气得升而血得养,三焦皆受益矣。—《医方集解》
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动息以敬,心火自足;宠辱不惊,肝木自宁;恬然无欲,肾水自足。——《寿世青编》
多记损心,多言耗气;心气内损,形神外散;初虽不觉,久则为弊;——《寿世青编》
养心莫过于寡欲。——《医学入门》
勿以脾胃热冷物;勿以脾胃软硬物;勿以脾胃熟生物。——《折肱漫录》
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要以调脾胃为切要。——《老老恒言》
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老年唯借火化,磨运易而输精多。——《老老恒言》
神静则心火自降,欲断则肾水自升。——《医学入门》
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景岳全书》
外感之病,其位在表,病情轻浅,以出入主其外。内伤之病,多归于升降,其位在里,以升降主里。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有触心动为惊,无触心动为悸。
治病先调气,久病要开郁。
诸病寻痰火,痰火生异证,腑病责脏用,脏病则腑用。
脾旺能胜湿,气足无顽麻。
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二阳之病发心脾
胃中热则杀谷,胃中寒则腹胀。
甘温除大热
湿热之症,阳明必见太阴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百病皆由痰起
百病皆因于气
久病有瘀,怪病有痰
早上头痛属气虚,晚上头痛属血虚
久病阴火上炎,则津液生痰不生血,补血以制相火,其痰自除。
汗出不解,非风即湿
黄疸必伤血,治黄要活血
血不利则病水
痛而不肿曰风,肿而不痛曰湿,又痛又肿曰风湿。
凡治脾胃,当以调肺气,交心肾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