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病例:游乐园中风

一位先前健康的30岁男子在坐过山车两天后来到急诊室,抱怨复视和颈椎疼痛。坐过山车时没有受伤。他的病史不明显。

检查显示没有脑膜征和右同形性偏盲。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显示急性左枕叶梗死(图A)。质子密度加权序列显示左椎动脉异常血流空洞(图B箭头)。磁共振血管造影显示左椎动脉远端缺失(图C箭头)。脑血管造影显示在C2-C1段左椎动脉狭窄(图D箭头)。

影像学研究支持左椎动脉夹层(VAD)和左枕叶梗死的临床诊断。

病人接受抗凝治疗6个月,随后服用阿司匹林随访10个月,无复发性脑缺血。

颈部过度伸展几乎总是发生在过山车乘坐过程中。

VAD可由施加在C2和C1椎体水平动脉第三段的旋转力引起。剥离导致真腔狭窄和上皮细胞破裂。由此产生的缓慢血流、湍流或内皮不规则可导致局部血栓形成和随后的动脉-动脉栓塞,通常是大脑后动脉。在年轻人椎基底动脉区域缺血的鉴别诊断中应考虑VAD,即使之前没有外伤。

坐过山车后发生的中风应考虑颅外血管解剖,除非另有证明。这个病例与文献中报道的过山车驾驶引起的一系列神经损伤有关。

图:(A)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显示急性左枕叶梗死。(B)质子密度加权序列显示左椎动脉异常血流空洞(箭头)。(C)磁共振血管造影显示左椎动脉远端缺失(箭头)。(D)脑血管造影显示C2-C1段左侧椎动脉狭窄(箭头)。

椎动脉夹层致青年卒中1例报告

自发性动脉夹层是指动脉壁层内的退行性病变引起内膜撕裂,在血压的作用下导致血液成分通过破损的血管内膜进入血管壁,使血管壁分层,造成血管狭窄、闭塞或形成假性动脉瘤。

夹层可累及颅内和颅外动脉血管,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以颈内动脉夹层和椎动脉夹层最常见。

现对1例双侧椎动脉夹层的女性病例进行报道,以进一步提高临床上对本病的重视。

患者,女,33岁,汉族,普通劳动者,主因“头晕伴左侧肢体活动不灵1 d”入院。

患者于25日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伴视物旋转、恶心呕吐,为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并伴有腹泻两次,同时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伴麻木,表现为持物无力、行走不稳,问话言语略笨拙,当即就诊于社区医院,给予解痉及保护胃黏膜药物后,恶心呕吐及腹泻症状有所缓解,但左侧肢体活动不灵、麻木呈持续性加重,现为进一步诊疗来院就诊。

病来无发热头痛、无抽搐、无意识障碍、无尿便失禁。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病史,无烟酒嗜好。

否认脑血管病及其他特殊疾病家族史。

急诊查头部CT提示未见异常,钾钠氯正常。

入院时查体:体温:36.9℃,脉搏:84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93/64 mm Hg;神志清楚,言语欠清,双眼视物清,视野无缺损,双眼位正常,双眼球各方向运动充分,未见眼震,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角膜反射正常,双侧额纹对称,鼻唇沟左侧浅,示齿口角歪向右,无闭目不全及面部抽搐,伸舌偏左。右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肌张力正常,左上肢肌力0~1级,左下肢肌力1~2级,左侧肌张力减低,左侧浅感觉减退,右侧感觉正常,指鼻试验、轮替动作、跟膝胫试验左侧不能完成,右侧正常,四肢腱反射正常,右侧Babinsk征阴性,左侧Babinski征阳性。颈强直阴性,昂伯征不能完成。

入院后实验室检查提示: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红细胞沉降率 (ESR) 、抗核抗体 (aANA) 、抗可溶性抗原 (ENA) 、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 、免疫球蛋白A (Ig A) 、Ig M、补体3 (C3)、C4、抗链“O”、类风湿因子和抗心磷脂抗体均在正常范围。

乙型肝炎5项及丙型肝炎、梅毒和HIV抗体均阴性。

心电图提示:大致正常心电图。

心脏超声提示:心腔大小正常范围,三尖瓣少量返流,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正常。

头部MRI (见图1) 提示:双侧小脑半球、左侧枕叶、脑干见多发斑点状、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压水像及弥散像呈高信号。

头颈部CTA (见图2) 提示:双侧椎动脉近段管腔节段性狭窄,狭窄程度大于95%,边缘欠光滑,余头部动脉血管显示良好,脑底动脉环显示清楚,主动脉壁无钙化,椎-基底动脉系统、颈内动脉系统未见异常,各分支走行显示良好,未见局限膨隆或狭窄。双侧椎动脉近段管腔节段性狭窄,动脉炎待除外,请结合临床。

患者青年女性,既往无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综合以上发病症状体征,结合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回报,虽然脑梗死 (急性脑干、双侧小脑、左侧枕叶梗死) 诊断明确,治上给疗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强化降脂等对症治疗,但病因仍不明确,故予以请上级医院会诊后转院行进一步诊治,并于上级医院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后诊断右侧椎动脉V1段、左侧椎动脉V2段近段夹层。

图1:头部MRI示双侧小脑半球、左侧枕叶、脑干多发脑梗死 (新发病灶)

图2:头颈CTA示双侧椎动脉近段管腔节段性狭窄

青年卒中是指45岁年龄以下成年人发生的卒中,近年来,临床上青年卒中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因为脑卒中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故应提高对脑卒中年轻化的重视,积极寻找病因并及时诊治,以降低卒中的复发率,减少致残率、致死率。

脑动脉夹层是脑卒中尤其是青年卒中的重要病因,其中颈部血管狭窄约占青年卒中的15.4%。动脉夹层的病因可能是遗传因素和外源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遗传因素包括肌纤维发育不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EhlersDanlos综合征等;外源性因素有颈部按摩、推拿或头颈部外伤等机械性损伤,由于颅外段活动度较大,故颅外段动脉更易发生夹层。

总之,各种原因导致动脉壁内膜撕裂,使血液在动脉压的作用下进入血管壁是组织剥离,形成夹层。

由于夹层动脉发生的部位不同,闭塞血管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本文中患者无明显外伤后出现椎动脉夹层,属于自发性椎动脉夹层范畴。

椎动脉夹层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后颈部疼痛和头痛,随后发生后循环梗死,90%多的患者出现缺血症状,通常累及脑干,尤其是延髓背外侧、丘脑级小脑半球,随着影像学的发展,MRA、CTA及DSA的广泛使用提高了对脑动脉夹层的诊断水平,目前认为DSA仍为诊断脑动脉夹层的金标准,DSA可见血管腔不规则狭窄或闭塞、双腔征、线样征、内膜瓣、假性动脉瘤等表现,但它是有创检查,费时、费用高、有一定的并发症,所以限制了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目前,脑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如抗栓药、血管内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对于无症状性的脑动脉夹层无需治疗。目前没有证据支持抗凝优于抗血小板治疗,但抗凝引起出血的风险大于抗血小板。

此病例应用抗血显小板治疗,经回访,与入院时NIHSS评分相比,3个月后的NIHSS评分明下降。

综上所述,在临床工作中,如果遇到青年脑卒中患者,并且其危险因素少、起病时有剧烈运动或外伤史、伴有头面或颈部的疼痛症状、脑血管病变较少的,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脑动脉夹层,并给予积极的治疗,以恢复血流,减轻或防止脑组织缺血,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文献出处:王静,杨洋.椎动脉夹层致青年卒中1例报告[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35(12):1130-113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