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矣!

我有一个愿望,希望此文能有250个好看,因为我认为,它是真的好看!你认可吗?请你看完做出一个判断。是真好看,就点好看。

上卷 第三十四回 第二节:

【原文】

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象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心中自思:“我不过挨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悲感之态露出,令人可玩可观,可怜可敬.假若我一时竟遭殃横死,他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惜,冥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亦可谓糊涂鬼祟矣。”

【端木持易见解】

前节上,袭人感叹,“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到这步地位”。

此节上,宝钗又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

二位姐姐,都是世情通透,知道利害关系,知道谁比谁更有势,谁比谁更厉害。因此,她们总觉得自己比宝玉“成熟”。

但成熟就意味着进步吗?成熟就意味着智慧吗?

成熟是不是也意味着守旧?成熟是不是也意味着更接近死亡?成熟是不是也意味着臣服,接受和屈辱?

这些问题,没多少人思考。

中国向来都是“老子”的圆滑,“孔子”的世俗占据着主导地位。缺少少年人的英气勃发,青年人的雄壮豪迈,中年人的不屈不挠。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第一就要“听话”,“乖乖”,“孝顺”;上了学还是要“听话”,“乖乖”,“尊师”;到了社会还是要“听话”,“乖乖”,“服从”。

这就是袭人、宝钗之流总结归纳的“规律”,并以这个规律规劝一切人服从这个“规律”。谁不服从,遭受挨打,不问青红皂白,不问是非对错,统归是那不听话的,不乖乖的,不孝顺、尊师、服从的人的错误。

“胜利者不受批评,失败者就是错误”——这就大家的价值判断的依据。

说实在的,宝玉一直都是懒得听她们鼓噪的。以前宝钗和他说话,他几乎都是闭着眼睛,爱答不理的。

真正让宝玉感动的,是她们的一番情义,那倒是真的。所以宝玉才不计较她们对错,也不去怪罪她们,倒为她们的真情,心中觉得“大畅”。才“睁开眼说话不象先时”。

正因为这点真情真意,宝玉才觉得,“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惜”。

可见,真情真意,在宝玉眼中的重要程度,早已经超越了世事功名。

这让我想起“尽付东流”的典故来,这首诗来自于唐朝著名诗人高适的《封丘作》,其诗说: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破,鞭挞黎庶令人悲

悲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日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高适46岁才中了科举,做了一个从九品的县尉。此诗作于封丘县(今属河南)县尉任上,是诗人发自肺腑的自白,揭示了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出仕之后又强烈希望归隐的衷曲。诸位祥看这四句:“拜迎长官心欲破,鞭挞黎庶令人悲。悲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宝玉挨打之悲,是不是“鞭挞黎庶”之悲?袭人和宝钗之劝,不正是因为“举家尽笑今如此”?

“拜迎长官”,“鞭挞黎庶”,令人心破,令人生悲,而家人皆笑,世人皆笑,家人习以为常,世人习以为常,宝玉和高适这种心破神悲之感,岂不是更加空绝?

你们说,这样的人世,如何能让人留恋呢?这样的人情,是不是应该“尽付东流”?

觉悟到这一点,该怎么办呢?

作者曹雪芹替宝玉指出了一条路:“冥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亦可谓糊涂鬼祟矣。”

这个“怡然自得”,就是作者的路。

这个词来自于典故《列子*黄帝》,原文如下:

“黄帝即位十有五年,喜天下戴己,养正命,娱耳目,供鼻口,焦然肤色皯黣(gǎn měi,皮肤青黑),昏然五情爽惑(迷乱失常)。又十有五年,忧天下之不治,竭聪明,进智力,营百姓,焦然肌色皯黣,昏然五情爽惑。黄帝乃喟(kuì)然赞曰:“朕之过淫矣。养一已其患如此,治万物其患如此。”于是放万机,舍宫寝,去直侍,彻钟悬,减厨膳,退而间居大庭之馆,斋心服形,三月不亲政事。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

华胥氏之国在弇(yǎn)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师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zhuó挞(无伤痛,指擿(tī)无痟痒。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云雾不硋(ài,阻碍)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zhì,绊倒)其步,神行而已。

黄帝既寤,怡然自得,召天老、力牧、太山稽,告之曰:“朕闲居三月,斋心服形,思有以养身治物之道,弗获其本。疲而睡,所梦若此。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矣朕知之矣!朕得之矣!而不能以告若(你们)矣。

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百姓号之,二百余年不辍。”

这里,大家要注意“黄帝既寤,怡然自得”,悟到什么呢?“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矣朕知之矣!朕得之矣!而不能以告若(你们)矣。”

同学们,所谓至道,在这里,作者认为是:无生死、无爱憎、无利害、无爱无畏、无冷无热、无动无静,物我两忘,怡然自得。

作者进一步认为,即便做不到这个“神仙悟道”的状态,只要抛却人情,把那虚情假意“尽付东流”,就算是死了,最起码也可以做个神出鬼没的“糊涂鬼”啊。作者认为,做个“糊涂”的鬼,都比做个“精明”的人好。

自由的鬼,糊涂的鬼,虽然比不得逍遥的神仙,比不得悟道的神仙,但总比困于人情,束缚于世道的“精明”人,好的多啊!

利害得失,人情冷暖,生死情愁,滚远点吧,狗日的人情世道,再也不想为你们“心破神悲”了。

(0)

相关推荐

  • 《红楼梦》|贾宝玉读庄子和续庄子,分别有何深意?

    <红楼梦>第二十一回,宝玉和袭人赌气,"也不大出房,也不和姊妹.丫头等厮闹,自己闷闷的,只不过拿书解闷".他随手翻开的书,是庄子的<外篇﹒胠箧>. 红楼无闲 ...

  • 《红楼梦》正名

    <红楼梦>开头有这样一段话:"(空空道人)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 ...

  • 啸风解红楼09:秦可卿背后的九重迷局之彼可卿非此可卿

    秦可卿受人诟病的第二点就是引宝玉入梦,并且与宝玉在梦中有儿女之事,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世人并未看懂红楼梦第五回,原来彼可卿非此可卿. 秦可卿在红楼梦里尽管来去匆匆,却在人物长廊里战友非常重要的地位 ...

  • 八下第四讲 5种方法,10道例题,分式求值技巧大揭秘

    在最近的分式教学中,分式求值成了许多同学学习的难点.的确,这部分内容的求值方法灵活多变,又经常与完全平方公式等结合,技巧性很强,本讲通过十道例题,归纳了5种常见的方法,帮助同学们破解难题. 写在前面 ...

  • 中阮曲《梨花颂》:此生只为一人去,道他君王情也痴

    探 索 中 阮 美 学 中阮音乐 © 点击上方,聆听最美音乐. 春风曾与我邀约, 等梨花,枝上雪, 便细雨黄昏, 横笛一夜. 将柔情欢意都吹彻, 只让繁华永, 不许梦凋谢. 承一段松风云势叮嘱, 揽几 ...

  • 凡學道輩,欲求永年,先須祛疾

    微博粉絲 提問 徐老師,現在很多人認為只靠修行就能治好病,您怎麼看? 修行,涉及到修身和修心. 有些人想直接修心,然後達到身心都健康的目的.有的人是想通過修身而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我個人認為,一定是 ...

  • 拳道中枢之劲道——养筋,求劲

      何为拳?何为道?击为拳,正为道.有拳必有力,有力必有法(门).求力道,用力道,乃拳道之中枢要旨.求力必寻之,养之方能用也.力之本源乃劲也,无劲便无力,无力不为拳.求劲之道非桩.非式.非把不可为也. ...

  • 因风道感谢,情至笔载援--之一:来自《石油的时代》的致谢

    文件编号:B007/0255 刊发时间:2020年11月4日 因风道感谢,情至笔载援 --之一:来自<石油的时代>的致谢 王能全 历时约半年时间的写作并经三个月的沉寂再思考和两次较大范围的 ...

  • 因风道感谢,情至笔载援--之二:来自《石油的谜·思》的致谢

    文件编号:B008/0256 刊发时间:2020年11月5日 因风道感谢,情至笔载援 --之二:来自<石油的谜·思>的致谢 王能全 编辑并出版本文集,源起于2019年8月初一次讨论中美能源 ...

  • 因风道感谢,情至笔载援--之三:来自《石油的奇迹》的致谢

    文件编号:B009/0257 刊发时间:2020年11月6日 因风道感谢,情至笔载援 --之三:来自<石油的奇迹>的致谢 王能全 本书是一本既从宏观,但更多的还是从微观层面,通过大量的数量 ...

  • 拳道中枢之劲道——养筋,求劲之法

    何为拳?何为道?击为拳,正为道.有拳必有力,有力必有法(门).求力道,用力道,乃拳道之中枢要旨.求力必寻之,养之方能用也.力之本源乃劲也,无劲便无力,无力不为拳.求劲之道非桩.非式.非把不可为也.&q ...

  • 【云帆诗家】刘道平:情触瓦屋山

    [云帆诗家] 刘道平:情触瓦屋山 作者简介 刘道平,男,汉族,1956年1月生,四川平昌人,2018年退休.现任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岷峨诗稿>社社长,并担任四川省及成都市多家文学期刊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