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里意料和意外的惊喜 下
既然是亚洲文明展,就是亚洲各国的历史文物展览,不过我只是闲逛,看的不仔细,忽然发现一个眼熟的文物,曾侯乙尊盘,原来到了中国展区。
曾经在某年十一,去湖北省博物馆看过尊盘,但当时人山人海,灯光条件也不好,根本没仔细看,今天这里却没什么人,灯光打得也足够亮,可以非常仔细地看这件2002年第一批就禁止出境的顶级国宝。
国宝尊盘,光力四溢,不可阻挡。
向旁边一转,又看到一件熟悉的老朋友,河北博物院的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也是首批禁止出境的顶级国宝。
曾经河北博物院看到过,原来你也在这里。
注意看方案右边那个不起眼的小黑疙瘩,那可是这个展览里最大的惊喜,也是今天最大的惊喜,远超其他。之所以用这张图,就是为了表现出这个小墨疙瘩究竟有多小和多不起眼。
就是这个小黑疙瘩,与其他文物比起是那么小,那么黑,那么不起眼,但这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收藏的陶寺遗址出土的青铜铃,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采用复合范制造的青铜器。
这个铜铃太小太黑了,所以拍起来很费劲,要把相机抬过头顶才能拍下全貌。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铜铃有个漏光的眼,说明是中空的,这是只有复合范才能造出来的。
中国的青铜技术出现的比较晚,所以有观点认为是从西亚传过来的。但青铜技术一进入中国,就出现了大发展,古代中国人迅速超越了用单层范或双层范制造片状青铜器的技术,用复合范做出了立体的、多层的、复杂的青铜器,并用青铜器来标志等级,创造出了辉煌的中国古代青铜文明。而从原始青铜器到青铜器文明过渡的关键点,就是这个小小的铜铃。
而且,这个铜铃还代表了中国礼乐文明的先声,证明早在4000多年前,中国大地上已经出现了先进的青铜技术和礼乐文化,这是中华文明溯源的重要源头。大概因为非常珍贵,似乎只在2010年社科院考古所成立60周年之际,在首都博物馆展出过,没想到这次能看到,真是最大的惊喜。
接着是另一个惊喜,比铜铃小些,但要大过其他,这就是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这可是二里头文化,或是夏代,最典型的文物。
从几十年前一直到现在,仍在争吵二里头文化是不是就是夏文化,二里头遗址是不是就是夏朝的都城,但不管如何,二里头文化都是中国第一个广域王权国家,是中华文明的正式源头,二里头就是最早的中国。
二里头遗址是由社科院考古所负责发掘的,所以出土的很多重要文物仍由考古所收藏,也秘不示人,有众多二里头文物的洛阳博物馆里也没展出一件绿松石铜牌,终于,在这里见到了。
终于可以如此近的欣赏,上面的每一小片绿松石都清清楚楚。考古所能把多少年都舍不得拿出的压箱底宝贝拿出来,看来亚洲文明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啊。
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和铜爵相比,绿松石铜牌让人感到非常怪异,后世仍使用鼎和爵,却再少出现这种铜牌,因此铜牌上的兽面纹更显得古朴而神秘,一如那个仍半实半虚的夏王朝一样。
角落里,非常委屈地放着来自宝鸡中国青铜器博物院的四十三年逨鼎,用它那还仍保留着的最初金黄色,体现中国古代冶金术的先进。
不过它也别太伤心,因为故宫博物院的汝窑天青色圆洗也就那么不起眼地摆着。
越来越兴奋了,继续往前走,又一位老朋友等着呢,陕西历史博物馆何家村窖藏展的明星文物,舞马衔杯仿皮曩式银壶,也是第一批禁止出境的顶级国宝。
这个银壶在陕历博是在只有一面玻璃的陈列柜里展出,因此只能看到壶的一面,现在好了,银壶是在四面玻璃的立体陈列柜里,所以前后左右都能看到了。
尤其是这个角度。
银杯旁边,还是熟人,河北博物院的标志,第一批禁止出境的顶级国宝,长信宫灯。
这应该是两年内第二次来国博了,小宫女仍然一如既往地高冷和恭谨。
这件1986年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盘口细颈贴塑淡黄色琉璃瓶,代表了唐代琉璃技术的高峰,也是中西文明交流的产物,被唐皇室作为珍贵的礼物献给佛祖真身。
曾经两次去法门寺和珍宝馆,都没看到这个琉璃瓶,现在却是送上门,得来全不费功夫。
这个四爱瓶也是湖北博物馆的国宝之一,跟曾侯乙尊盘一起进京与亚细亚同庆。
略有些遗憾,新疆自治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首批禁止出境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却只送来了复制品。
几年前丝绸之路展览中,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曾在国博展出,这次却是替身来了。
不过,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兄弟,同在尼雅一号墓出土的人物纹印染花布亲自来了。
这位大姐手里拿的是啥啊,长刀吗,有话好好说啊,长角杯吗,女的比男的还能喝。
最后是在《国家宝藏》第二季山西博物馆那集中出场过的五位伶人,他们也来为亚洲大会添彩啦。旁边有人说,这个在电视里见过,那个在电视里演过,我觉得也是,可能布展师们也都爱看《国家宝藏》吧。
感谢国博,经常能组织全国和全世界的宝贝来集合,真正的送上门的服务。
欢迎搜索ID:walkingwithsh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