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区域课程变革,如何从整体建构,走向多方协作、真正落地?| 头条

在一个所有最重要的事情,一定要经由最重要的人亲自言说和强调的文化背景之下,由主管部门“自上而下”发起和推动的区域课程变革,特别主流。
我所参与的这个项目,首先是一个市级课题,分解到四个实验区,各自承担1个子课题的研究工作。我拿到的区域工作方案,覆盖了区教育局大部分科室——办公室、中教科、小教科、幼教科、职成科、德育课、宣教科等,二级单位——教研培训中、体卫艺中心、科技站、电教中心等。课题主管领导将之分成课题管理、课题指导、教学研究、学校教学管理、教师培训、品牌培育六个团队,其中强烈的“研究——开发——传播——应用”一体化的意识,让我联想到教育改革中“RD&D”线性模式,先说说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版本——“古巴—克拉克(Guba-Clark)模式”(见下图):
这个模式默认教师倾向于愿意与专家合作,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 实施课程的必要技能应该详细和可以学会。

  • 各方高度关注专家参与的生产、测试、评价和资料修改,据此不断完善课程。

  • 课程目标以管理者、开发者、教师、学生看似一致同意的方式来作出陈述,并主要用这些目标评价学生进步。

  • 用来证明课程价值实现的技术主要是心理测量的技术,如成就测试和行为调查。

  • 根据教学实践达成开发者标准的程度来评估课程实施状况。

(工具来自【美】乔治·J·波斯纳.仇光鹏等译.课程分析(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有改动)
考虑到虽然项目的最终目标是惠及全区所有学段的学生,但研究、开发阶段选取的,是在生命安全教育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已有多年研究、获得了一定成果的学校作为实验示范学校,其中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涵盖了全学段、所有学科。结合“RD&D模式”另一代表“个别化规定教学个案(IPI)”,专家团队的各位专家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合作对本项目进行整体构建,以期实现各要素间相互关联启发,形成共同愿景:
  • 教育管理者:做决策,搭建专家团队,适用SWOT分析法,充分挖掘本地优势,同时对当地整体需求和个别化需求有着精准的认识和判断。

  • 教育政策制定、协调专家:全面梳理并解读相关文件和规定,整体把握政策走向,提供政策依据。

  • 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各一:着重解决学习内容的问题,即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分别应该做什么、为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

  • 教师培训专家:把握教师作为学习者的需求特征,连接管理者、开发者、教师、学生等各方,建立复杂开放的分发系统,保证教师能够掌握实施课程的必要技能。

  • 课程设计专家:在多方协同的过程中,进行系统构建和反复调试,将项目涵盖的所有要素(资源)进行序列化和系统化,明确各方相应的工作内容和应该具有的行为表现,在起点处就反复强调需要提供的静态、动态成果(证据),并坚持对照清单来评估学生进步和课程价值的实现程度。

项目实施的依据和共同愿景有了,我向主管部门索要本地的课程计划文件。因为本项目涉及九年义务教育学段,在小学和初中应该开设哪些课,周课时数具体是多少,在这一地方性文件中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其中对非义务教育学段的幼儿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也有政策导向性的建议——严格执行国家与地方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国家与地方课程是规范办学的底线,也是所有课程变革的起点。
  • 第一幅:课程全景图

“学科渗透”中的“学科”在不同学段分别指的哪些学科(学习领域)?可以依照这个文件来讨论确定,再参考“学会学习2.0—香港学校课程”(见下图)绘制第一幅课程全景图:
  • 先将图中各学段的学习领域(学科)按照地方课程计划所列进行替换。

  • 再用所有学习领域(学科)渗透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应共同朝向的共通价值和共同能力,替换掉右侧香港各学段、各学习领域的共通价值和共通能力——这是依据本项目进行的替换,从而形成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科渗透生命安全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景图。这是将共同愿景具体化之后,反映在所有学习领域(学科)教学实践中,强调全学段所有学科的教师都应朝向这个共通价值和共通能力展开教与学。

  • 图上部彩虹部分“五种基要学习经历”和“七个学习宗旨”,可以将之对应理解为部分地方课程、完全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及课程宗旨。具体到与这个项目,可以理解为专门开设的地方课程: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将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作为专门的学习领域,而非项目所指的学科渗透,之所以放在课程内容系统中,是为了突出其与其他学科不一样的课程宗旨,同时,强调应处理好生命安全、心理健康专题教育与学科渗透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

  • 第二幅:路径方法全景图

第二幅全景图先就学科渗透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与方法展开文献检索,梳理国内外基础性研究和实用性研究成果,在做好文献综述基础上绘制整体图景。
这并不容易,将各种方法及其案例的碎片,结合本地的情况进行序列化和系统化时,为了体现适切性优先,要经历持份各方多次讨论,才能实现外在经验系统与本地系统的相互调适。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局层面各科室间的协同,有助于项目推进的组织、强调、澄清;教研中心层面,教学研究团队和教学培训团队就如何向教师提供各种支持,进行积极规划、调整、设计;实验示范学校层面,由教学管理团队负责人和教学指导团队负责人——主要指分管领导和项目骨干教师,深度参与、反复进行分享和讨论;这些都缺一不可。
最终不仅要实现学科渗透路径方法的序列化和系统化,还要将之与实验示范学校及骨干教师的行动一一对应,与各种过程证据一一对应。这个由上下互动、多方协同形成的路径方法体系,不仅具有高度的适切性,易于常态化实施,同时,透过将庞杂的实践梳理提炼为清晰的系统结构,帮助实验示范学校在系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理解自身研究与实践和其他各部分的关系,固定有效的过程证据,明确未来可期待的新生长点。
“就你所关注的问题,看看那些最优秀的中外前辈、同行如何理解、如何行动”,也就是将文献综述转化为项目实施的路径方法全图景,是课程变革中非常基础性的重要工作。这个部分尤其应该细致深入,因为搜集的颗粒越多,重组的可能性越多。即便那些暂时不能放入序列、系统中的颗粒,未来或许也可以用来回应项目运行中遭遇的问题,开辟新的道路,可谓功不唐捐。
  • 第三幅:项目全景图

第三幅全景图是项目全景图。将专家团队提供、提炼的政策理论依据、SWOT分析结果、共同愿景等材料,综合前两幅全景图,即学科渗透所覆盖的学科及体系、学科渗透的路径与方法,细化成各方相应的工作内容和行为表现,对应制订静态、动态成果(证据)清单。
同样,这幅全景图要被反复放在教育局、教研中心、实验示范学校共同参与的协作会议上,一次次讨论打磨,透过系统和行动的相互校准,进一步确定各要素之间是否具有的内在一致性,在常态化实施中是否能够涵盖、回应各种问题和挑战。
就本项目而言,在第三幅全景图形成过程中,反复确定了特别宝贵的两个共识:
  • 来自项目负责人的“三不”:不偏离学科教学重心;不加重教师工作负担;不加重学生学业负担。

  • 关于项目共同愿景:将学科教学过程看作学生获得生命安全知识技能和心理发展的过程;将学科教学与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进行深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一体化发展。

之所以说宝贵,是因为课程变革常常是强调什么就添加什么的加法思维,追求的是专题教育单列,XX教育进教材、进学校、进课堂。对学校课程实践层面的“谁来上?”“能达到预期目标吗?”关注不够。即便增润课程的价值一定程度实现了,“背后减少、削弱了哪些课程?”“被动卷入的学校和教师是否在勉强应付?”当课程变革陷入了什么知识更重要的竞争,拆了东墙补西墙——总课时数不变时,增加XX专题教育课时意味着其他学科课时的减少。
总体来看,不从课程系统着手的变革很难实现常态化,更多时候是各方临时应付一下,项目结束一切如故,或者项目结束换做下一个新项目。
RD&D模式认为,教师是与管理者和开发者共享目标的“顺从的教师”,正因为如此,课程管理者和开发者对研究过程、推进过程中缺乏朴素和真实,最终课程无法常态化实施,应承担更大的责任,因为虚假应付直接导致“顺从的教师”普遍质疑课程变革的价值和意义。
“教师在校内或者跨校的活动,有许多是经过同侪之间地观摩、磋商、讨论、研究,把教学或者教育的水平推前了。……里面那个'研’字,是其他社会没有的。这个'研’字,包含了探索向前的隐义。是把教师放在教学向前发展的探索者地位,而不是纯粹的被动接受新知识、新技巧。
学校里的科目教研组、全校的教研室、地区或者县教育局属下的教研室,都是这种'教研’概念的体现。现在很多地方的教师进修学院,更是这种教研概念的延伸。……教师参加专业进修,是被动的接受者,还是专业的发展者,是一个关键性的区别。”
被香港大学程介明教授称为中国宝藏的“教研”,在本项目中,可以被看作传播、应用的分发系统。由教研员们主持的各种教研活动,包含课题研究及研究成果展示活动,让各种观念和技术沿着”区域骨干教师——区域全体教师”、“实验示范学校——区域所有学校”的路径得到分发、得以丰富。
同时,实验示范学校和教师们的疑问,快速获得来自身边同侪的回应——或者直接被同侪解决,或者汇集到管理组、专家组、培训组,着手对项目系统进行再次的优化。
如何评估“顺从的教师”在变革中是否具有积极态度?艾科夫论变革时提出四个取向:被动反应型、不作反应型、预先反应型、互动反应型。我们并不想把教师个体类型化,而选择回到个人,透过观察教师行为,依据个体对于分发的观念技术作出的反应进行评估:
(“变革的使用水平”工具来自【美】Dabid·G·Armstrong.陈晓瑞主译.当代课程论【M】背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没错,课程工作者从来遵循的都是各种系统法则。因为课程变革是复杂系统的整体构建和优化。

责编 | 三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