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老丛水仙,既无岩骨,也无花香,到底怎么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喝岩茶,最怕受心理暗示。
现在麻花出去和别人约茶,已经和身边朋友定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即,一泡茶即便刚喝入口就让你有兴奋点,但也要按捺住心情,等到喝完三道茶汤后再发表意见。
每一水喝起来的感受,须得自己先领会一番。
不受外界影响,不受他人意见左右,不参照别人观点,真实地生成自己对一泡茶的整体认识。
就像是做考题,自己做一遍题,再对答案修正,印象是最深刻的。
要是边做题,边参考别人的答案,那么你的脑海就会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忙活了半天,结果是自己什么也没记住。
出门在外喝岩茶,大多数时候,连精美的泡袋包装都不用理会,只管盲品就好。
尽信泡袋,不如不看泡袋。
要是在喝茶时,看到泡袋上写着“花香肉桂”四个大字,在茶汤喝进嘴巴前,心里就给自己打了预防针。
这泡肉桂是带花香的,是香香柔柔的,是小清新风格的。
等到喝的时候,不知不觉就主动原谅了它喝起来没有半点桂皮香的缺点,并且还在自我安慰于,“能够把花香做得这么好的肉桂,也是一大优点!”
殊不知,这下就让你彻底喝不准,也锻炼不了自己的水平。
《2》
无独有偶,前阵子看到有人卖2018年的老丛水仙,那位掌柜在引导说,岩茶焙到足火之后,不容易返青。
“别看这虽然是三年前的茶,但现在喝起来一点青味也没有,汤水顺滑,既不苦又不涩,很多新茶友说喝不惯足火茶的浓烈,但这款老丛水仙就不会。”
“虽然它也是足火,但在放了三年后,身上由焙火带来的那股燥意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异常的柔顺感,值得一试。”
有朋友私下里过来说,那家的茶之前他喝过,发现原来是茶叶里头的茶味全都焙空了,难怪敢说自己的茶,不苦不涩不浓烈。
啊,焙空的茶?
那前面这番带有引导意味的说辞,岂不是在“带歪”人!
被这番引导词暗示过的人,估计十有八九都会相信一点,岩茶的火焙越足,越不易返青。
然后对方刚好可以守着这点,守株待兔,请君入瓮,这个网真是布得太深了。
《3》
岩茶的火功高低,与它的易返青程度,不成正比。
之前在十二金钗的文章里,晓意说茶友就留了一个问题。
“轻火,中火,高火这三种岩茶火越高越不容易返青,质保期也越长,是吗?”
然后,热心群众八月,很快就在底下互动。
他的大意也没有说错,岩茶焙火程度和它的易返青程度没有直接关系。而是焙火后,岩茶本身的有没有焙透……
围绕着岩茶的火功高,与不易返青变质之间,有太多问题值得去魅了!
像那款已经焙空的陈年老丛水仙,火功高,做茶时将苦涩感都焙掉,在褪火几年之后,喝起来确实汤感挺顺的。
但这样的茶,茶味空洞,没有苦涩,没有醇厚,没有清甜,没有鲜爽,没有层次起伏,单调乏味。
如此内质焙空的茶,基本没有内涵可言。
以岩茶的品质区分标准看,这样的岩茶,既无岩骨,更无花香,表现压根不入流!
《4》
岩茶的可存放时间,与焙火高低有没有关系?
有,但不能简单理解成,岩茶焙火程度越高越好,越利于岩茶存放。
没有焙火的走水茶,从头到尾叶底都是青绿的。
这样的岩茶没有经历高温焙火考验,香气虽高,但却流于表面,喝起来茶香与汤感有分层感,落水香少,香水不交融。
除此外,走水茶本身最大的弊病, 就是风味不持久。
往往放不了多久,就会返青到面目全非。
茶香转淡,青涩感凸显,喝起来又薄又不爽口,变得面目可憎。
而岩茶在焙火后,情况则不同,至少它的风味可以“稳”很多。
焙火,给岩茶带来的好处有很多。
可以让条索逐步紧结,不再松散;
利于水分进一步消散,干度达标;
能够消除青臭味,减少青涩感,帮助部分茶香成型。
岩茶在焙火后,水分降低,利于后期保存。
但岩茶不是焙火程度越高越好,这点,可以从岩茶焙火前后的指标变化,看出问题关键。
随着岩茶的焙火进程,岩茶的香气、茶质等,统统都在发生变化。
香气转化上,先是水汽减弱,低沸点的花香显出,到花香逐渐细幽,再到花香、果香呈现出深沉内敛状态。
最后因为多次高温焙火,芳香物质被严重损耗,茶香消失不见。
茶质转化上,没有焙火的岩茶,汤感偏薄,随着火功渐足,汤感渐厚。
但凡事过犹不及,当一款茶的火功焙足后,继续往下焙,没有及时选择停下,那么容易将岩茶焙死焙空,以至于茶质变空。
同时,还要结合茶青原料品质。
先天山场不正,原料平平,内质缺损严重的岩茶,不管再怎么焙火,茶味始终都是寡淡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适当的焙火,可以让优质岩茶的风味表现,锦上添花。
而劣质岩茶再怎么焙,也折腾不出花样。
一款好岩茶的诞生,离不开好山场与好工艺同时“两手抓”!
《5》
岩茶是不是焙火越高,越不容易返青?
何为返青?
即岩茶里面重新出现青味的一种现象。
返青之后的岩茶,香气变淡,汤感变薄,取而代之的是清汤寡水和清淡茶香。
茶汤里原有的馥郁茶香,那些原本让人惊艳的焦糖香,花香,果香,木质香等,统统变淡,或者是销声匿迹。
返青问题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杂味与异味。
从岩茶的返青本质看,它主要是受到水汽影响。
但凡一款岩茶没有焙透,条索内部藏有水汽过多,或者是密封得不理想,那么在存放大半年后,它大概率就会返青变味。
岩茶的焙火程度,与它的易返青程度,不成正比。
岩茶的焙火,讲究焙透,而不是焙高。
岩茶在连续长时间的文火慢炖下,去水保质,茶香熟化,滋味醇度提高,茶汤更清澈,焙透的茶叶也更耐泡耐贮藏。
反之,岩茶内部要是没焙透,那么会问题多多。
尤其是,一下子用高温度猛火快速焙上去的岩茶,容易“外焦里未透”。、条索外表已到高火,接近炭化,但内里的叶脉深处,还潜伏着水汽。
针对这样茶,不管它的火功焙到再高,到最后还是会返青!
《6》
总结一下,岩茶在做青做透,焙火焙透前提下,即便是它是轻焙火,也不容易返青。
好比当年XXX兰横空出世时,就打破了所谓岩茶焙火足,不易返青的谣传。
轻焙火的岩茶,在焙透前提下,照样能做到在装进泡袋后,放个好几年不会返青,也不会出现陈味。
在岩茶界,焙火越高越不容易返青一说,可谓成功的“心理暗示”经典实例。
许多茶友正是听进去了这点,不敢入手香气表现绝佳的轻焙火茶。
而是选择硬着头皮去喝那些焙到高火的,喝起来香气消失,麻口苦涩的病火茶。
不得不说,这则流言,害人不浅啊!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