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能买到好家电、手机,却买不到好汽车、摩托车

其实我们并不是买不到好汽车、摩托车,只是买到的不是太贵就是减配。而家电、手机却不一样,我们能买到与世界主流品质相同的产品,并且有些产品我们到手的价格比国外还要便宜。

实际上,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也买不到好家电,有钱的人买进口的,价格昂贵,没钱的人,只能凭票购买,而到手的国产家电价格并不便宜,最为苦恼的还是质量,国产家电的质量普遍不高。

这种情况随着市场化的程度有所缓和,而在放开市场以后,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的家电厂商拉低了家电的整体价格,但也拉低了家电产品的质量。就像当初的温州皮鞋,价格非常便宜,而一穿就坏,再一看,说是皮鞋,其实是纸做的。

国产家电就是凭着人海战术,在国家彻底放开家电市场以后,从进口品牌口中夺食,硬生生地将中低端市场拿了过来。没有政策保护的家电市场成为一个本土品牌林立的产业。在随后的市场竞争中,从比拼价格升级为比拼品质,国内的家电产业经过又一轮的优胜劣汰,所剩无几的几家巨头公司不仅占领了国内市场,还走向了国际。

实际上比家电走得更早的是服装鞋帽,但很可惜,在这个领域虽然中国制造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要质量有质量要价格有价格,但多数都是为国际品牌代工,自己的本土品牌却不多。

除了服装鞋帽和家电,我们用的手机也走过了这一曲折的发展历程。手机纯粹是舶来品,从技术到生态,都来自于西方,而一开始除了我国的台湾地区品牌,全部是清一色的国际品牌,西门子、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三星,和后来居上的苹果,而国产品牌也从魅族开始,到后来的酷派、中兴、联想、小米、oppo、vivo、华为,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厮杀,剩下的几个巨头占领了大部分国内的高中低端市场。

目前在国内,我们可以买到质量不错的服装鞋帽,可以买到品质良好的家电,可以买到世界一流的手机,并且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价格。而花同样的价格,我们却很难买到与西方和日本等国家同一型号同样配置的汽车。摩托车更是如此,一些车型在东南亚小国的配置都比我们的高,并且比我们便宜得多。时至今日,与家电同时起步的汽车、摩托车产业,还没有一个品牌真正地能与国际品牌看齐。

衣食住用行,前四样我们已经达到相对主流的水平,唯独“行”我们不行。行的原因在于市场化,不行的原因在于“保护”。

市场化开始是残酷的,而我们发现,越是市场化彻底的领域,国产品牌非但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强,相反地,越是保护起来的领域,国产品牌越是不思进取,就像扶不起来的阿斗那般,仍然无法与国际品牌竞争。

市场化意味着机会均等、公平、透明,市场机制下成长起来的公司,只能靠技术竞争,而不是其他手段。一个勤劳而不乏聪明的民族,怕的不是竞争,不是强大的对手,我们已经用事实证明,对手越强,我们越强。

华为的崛起证明了技术并非不可突破的壁垒,生态也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充分市场化就是最好的礼物。经过几年的努力,华为已经超越三星,赶上了苹果,成为世界一流品牌。

而那些动不动要加价提车,同样的车型到了国内减配的产业,再保护多少年也难以真正发展起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