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湖》为何风靡全球150多年?谭元元解码古典芭蕾杰作的神韵
对于谭元元来说,芭蕾舞剧《天鹅湖》有着特殊的感情与记忆。
5岁那年,她在电视中看到芭蕾舞剧《天鹅湖》,便被芭蕾所独有的优美、高雅所吸引,从而启迪了她的芭蕾之路,后来在11岁时开始正式练习芭蕾。当谭元元担任旧金山芭蕾舞团的首席之后,主演的首部舞剧也是《天鹅湖》。2009年,旧金山芭蕾舞团首次来沪时,所演出的正是谭元元领衔主演的舞剧《天鹅湖》。
6月29日晚,著名舞蹈家谭元元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举办了“传承芭蕾经典,服务校园美育: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导赏”主题活动,讲述她与这部古典芭蕾巨作的缘分。200多名舞蹈爱好者、芭蕾专业学生以及上海市中小学校长艺术素养提升研修班的校园长们参与。
解读经典巨作的细节,解码芭蕾欣赏的艺术之钥
正如舞者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的,芭蕾经典的诞生也走过了很长的历史过程。讲座中,谭元元、上海戏剧学院特聘专家蔡一磊、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延三位嘉宾一起,从《天鹅湖》诞生之初的故事谈起,将这部芭蕾经典的百年历程娓娓道来。从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背景故事,到1877年莫斯科大剧院首演的不利;从1895年彼季帕版的大获成功,再到世界各国名家名团演绎的不同版本。借由几位嘉宾的分享,在场的观众们一同回望了舞剧《天鹅湖》的诞生之路,感受了艺术经典历久弥新的人文魅力。
讲座中,谭元元还通过对舞剧《天鹅湖》中的舞姿技巧的解析,为现场观众提供了鉴赏芭蕾舞剧的入门之径。对于《天鹅湖》这样的经典作品而言,其艺术价值不仅在于作品本身,还在于其凝结了一代代艺术家们对芭蕾艺术的探求,也形塑了古典芭蕾的审美意趣与技术技巧。通过解读这样的作品,也将有助于大众找到解码芭蕾欣赏的艺术之钥,更好地看懂芭蕾作品。
艺术殿堂化身文艺课堂,文教结合服务校园美育
一直以来,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致力于舞蹈艺术的发展与传播,充分发挥舞蹈中心汇聚顶级舞蹈资源优势,打造“舞空间”公益文化品牌,让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老百姓都能感受到舞蹈艺术魅力。基金会还通过推动上海市学生舞蹈联盟发展、创设上海国际舞蹈中心青少年舞蹈节等举措,探索文教结合的艺术推广普及之路。2020年开始,基金会与市教委、市艺教委合作开展上海市中小学艺术素养提升研修班项目,承接其中舞蹈版块的专题培训,服务校园美育发展。
作为上海市文教结合项目特别支持的活动,此次讲座是由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主办,上戏谭元元国际芭蕾艺术工作室和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承办,上戏舞蹈学院、上海市舞蹈学校协办。现场的观众不仅有舞蹈爱好者、芭蕾专业的学生,还有来自上海市各个中小学、幼儿园的校园长们这样一批特殊的观众。
据介绍,上海市中小学校长艺术素养提升研修班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主办的上海市文教结合重点项目。研修班针对中小学校长这一特定群体,联合文化艺术团体,旨在通过艺术欣赏、艺术体验与艺术实践等定制化、系列化的中长期专题培训,切实提高中小学(含中职)校长的艺术素养,从而带动整个学校美育工作的蓬勃发展。
汇聚舞蹈界名师大咖,让艺术浸润孩子们的成长
从2020年首期研修班培训开始,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每年都会为来自全市各区的80多名校长提供至少18场的培训活动。除了谭元元之外,包括冯双白、辛丽丽、黄豆豆、张麟、谢欣、赵小刚、田湉等舞蹈界的名师大咖都曾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的舞台之上,为这些校园长开课。
与此同时,舞蹈中心还精心组织了《永不消逝的电波》《天鹅湖》《白毛女》《未知》《俑》《梁山伯与祝英台》《梁祝?黄河》《悠悠视界》等精品舞蹈作品的观摩导赏。而芭蕾舞、古典舞、民族舞、现代舞等各大舞种的互动体验,也让校长们亲身体验舞蹈艺术的多元之美。多样化的形式与内容,让广大校园长们感受舞蹈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为他们今后的校园美育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当前上海正着力塑造城市软实力的神韵魅力,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要塑造具有责任意识、契约精神、科学观念、人文素养的新时代市民新形象。而校园美育工作的发展,便是让学生在艺术的浸润下养成高尚的人格,为成为新时代市民夯实基础。
“在城市软实力建设过程中,我们舞蹈中心不仅要不断推出高质量的舞蹈艺术作品,也要不断促进舞蹈艺术在不同领域的推广与普及。”王延希望通过校长艺术素养提升研修班等文教结合项目的开展,能够让艺术的美好可以播撒到更多校园之中,服务校园美育发展,让高雅艺术浸润孩子们的成长。
作者:宣晶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