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家训百字铭》

史上能被称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不多,北宋范仲淹算一个。在朝堂,他是范文正公;在文坛,他是不少文坛巨匠的偶像。王安石很少服过谁,却称范仲淹为“一世之师”;苏轼和王安石一直不合,但在对范仲淹的态度上却与王安石不谋而合,他称范公:“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那么这个出身平平,没有半点家世背景的范仲淹,是如何一步步走上神坛的呢?

1030年前的一个秋天,范仲淹出生时父亲范墉还是个小官,一年后父亲病故,母亲抱着他改嫁,范仲淹改名朱说,直到22岁他才知道自己的身世。4年后他中了进士, 29岁范仲淹官至集庆军节度推官,此时他才恢复范姓,并开始了一生的宦海沉浮。泰州治堰是他的经世之才,执教兴学是他的文人气质, 戍边西北是他独镇一疆的魄力,他死后宋仁宗亲书褒贤碑。那么这样的北宋牛人传给儿孙的又是什么呢?

范仲淹传下来的不是一世荣耀,而是这篇家训,让范氏家族兴盛了数百年。全文洋洋洒洒共一百字,写尽其毕生智慧,读完令人受益终身,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

《家训百字铭》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

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敬长舆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字纸莫乱废,须报五毂恩;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

处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义根。

在这篇百字铭中,我们读到了范仲淹对子孙方方面面的要求。首先是关于孝道与忠勇,百善孝为先,而一片赤诚之心则是孝义外最重要的。次联是兄弟间要互助互爱,但是这并不仅限于血亲兄弟,仁慈之心是对天下的。第三联是关于勤学,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第四联是做人要有礼有节,与邻里间要和睦相处。

而后则是尊长与怀幼,对孤寡与穷人要多加体恤。为人要谦恭,戒骄戒躁。第七联,小到写字的纸范仲淹都要求子孙要节约,“须报五毂恩”中五毂指的是稻、黍、稷、麦、豆等粮食,也一样要求子孙爱惜。第八联则是行事作风要遵循天理,要爱护生灵。第九联的“八德”指的是礼、义、廉、耻、孝、悌、忠、信。最后一联则是对以上九联的总结,要求儿孙坚守以上九条,成为范家的义根。

这篇流传至今的《家训百字铭》,如今读来仍不过时,它基本上涵盖了一个人为人处事的各方面。范仲淹是这样写的,自己也是这样做的,而后的范氏一族更是兴盛了数百年。范仲淹共有4个儿子,次子范纯仁官职相位,其他三子也都历任要职,孙辈间更是不乏能人。据不完全统计,到清朝,范家光是二品以上的大员就出了70多位,良好家风的传承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