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吧,后浪!
2020年,没想到地摊经济又回来了。 |
|
“长大后,我想当一名城管,当看到我的妈妈在街边卖红薯时,可以慢慢赶她走……”这是10年前的一个孩子在《我的理想》作文中写下的内容。
2020年,没想到地摊经济又回来了。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点赞“地摊经济”。6月1日在烟台考察时,李克强总理称,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近日,还有各地纷纷出台支持“地摊经济”的相关政策和柔性执法服务。
地摊经济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兴趣,许多人跃跃欲试准备摆摆摊赚赚外快,也有人动了辞职摆摊的念头,想要大干一场。地摊模式被冠以种种华丽的名头:千万身家的起点,成功老板们保本理财的稳定生意模式,2020年实干家的最好选择……据百度搜索的数据显示,近7天“摆摊技巧”相关内容搜索热度同比暴涨655%,达到10年来最高值。
说起地摊,不少人都会迅速联想到琳琅满目的餐车,价格低廉的衣物,五花八门的玩具,昏黄灯光下的喧嚣。摊主们的吆喝,是街头巷尾里独特的背景音。这些路边摊在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的同时,也见证着城市的变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地摊经济曾一度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但地摊的传说却从未停止。
此次相关部门适当开放地摊市场,是因为疫情的特殊情况、特殊时期的策略。疫情之后,一大批破产企业和工厂面临倒闭,很多人都出现了失业、就业困难等现象。为了“稳就业保民生”有关部门将“放水养鱼”,提供场地、提供市场。地摊经济的复苏,拉动了消费,也将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对商贩来说,地摊经济大多是小本生意,入行门槛低,资金流动快,能短时间获得收入来源;对消费者而言,买地摊上的东西相对方便实惠。
划重点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闭幕后召开的记者会上说,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地摊经济是给底层民众的温暖,切实帮助不少待业人员解决了燃眉之急,它不仅是保就业、保民生的暖心之举,更是各地经济复苏的缩影。
事实上,不少我们耳熟能详的企业家,在年轻时也曾摆过摊儿。柳传志走街串巷卖运动服电子表,刘强东在中关村售卖刻录机和光碟,马云摆地摊卖鲜花、卖书、卖衣服,周鸿祎在电影院门口摆摊“科学算命”……地摊经济的回归,给失意的城市青年,开启了灵活就业的新选择。
基于数字化灵活用工平台,“豆豆兼职”为青年群体提供安全、可靠、可信赖的免费兼职信息服务,并进行就业辅导、培训课程、创业支持等人力资源一体化服务,内容涵盖网红主播、在线教育、UGC内容生产等互联网新兴岗位,也包含零售、餐饮、房产、旅游等传统领域,同时也开拓了摄影师、设计师、文案高手、程序员兼职等技术型岗位,全面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定制化的兼职需求,构建大学生与企业、大学生与社会的沟通桥梁。
俗话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地摊经济的风似乎已经吹起来了,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