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华】耍 芯 子

作者/田  华

华阴文化知多少(系列之十三)
耍    芯   子
耍芯子是华阴民间文化社火中最重要的一种玩耍形式,当然,也可以叫做表演形式,这样叫比较文气一点。

在华阴能耍芯子的村子较多,比如华阴西乡的就有桥营芯子,坡上芯子,东乡的孟塬那一带,又有冯家芯子,在县城则有南寨芯子和西关芯子。

上述那些芯子都是以村子为单位,也是以村名命名的芯子。如桥营芯子,就是桥营村的村名命名,在表演(耍)的时候以他们村的人为主,利用年节农闲,热闹娱乐的社火表演。依次不论是坡上、冯家、南寨和西关,都是这样,以村庄(村社)命名,他们的芯子也是由他们自己村子的男女老少表演的。

芯子这一社火表演形式,在全国各地都有,但各有各的地域特色和演出特色,谁也代替不了谁。正如华阴那些芯子,桥营芯子以背为特色,冯家芯子则是用骡马装驮为特色的。

芯子的表演首先要做的准备有:置办服装(也就是戏衣)、制作芯架、先定表演名目。这些项目中,除了表演名目外,其余如服装啦芯架啦这些基本上是一次制成多年使用的。有了这些,到了每年年节表演的时候,只剩遴选孩子一项了。所谓的遴选孩子,指的是看谁家孩子适合上架装扮而已。

为什么用小孩子装扮芯子人物?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孩子人小体轻的原因。因为,芯子本身的主轴是由多层架构的芯架子所组成,而每层都是由两到N个人装扮上去,如此以来,装扮上去的如果不是10岁左右的孩子,而是成人,那么,不论是由人背负的芯子还是由骡马驮运的芯子,那都是不堪重负的!况且,为了呈现芯子的高空悬险,就要求焊做芯架子的材质不能过粗过笨,要比较小巧玲珑,只有如此,芯架子在表演时,才可做到隐藏容易,也只有更好的隐藏了芯架子,才更能体现芯子的险绝,给观众营造逼真感;更重要的是,由小孩子装扮芯子人物,为更好的掌控芯子安全系数增添了保证。这就是为什么要用小孩子装扮芯子的真正原因。

但是,耍芯子毕竟是一种社事,并非家家户户每个人都自情自愿,也并非人人都十分积极踊跃。因此,每个村子都有自己那一套耍芯子耍热闹的规矩的。这种规矩一般都是武的,无非就是皮鞭棍子大麻绳。当村子里的社火班子觉得张三某人家的孩子适宜装扮角色时,这家大人就必须无条件的配合与支持,倘若以孩子太小还不能上架或者其他什么理由满嘴胡眦挑时,村口那棵大槐树上的大绳就在那里随时支应你来呢。所以,那些装上芯子的小朋友们,有时候遇到天气正抽着西北风时,那小脸儿冻得紫红紫红的,有的鼻涕都流下来了。妈妈奶奶们怎能不心疼,但心疼也没办法。华阴流传说“谁能捩过社事”,这话说明社事在华阴是一件很硬的事,一般人是没有办法也没有力量与社事相抗衡的。所谓的社事者,就是村上集体的官事也。如果没有这铁一样的规矩,芯子也罢还是其他社火也罢,都是弄不起来的。

这种规矩不只是给那些有小孩子人家准备的,它适应村里每一个人,不管你是“抡火炭”“抡红棍”开道的,还是在芯子队伍后面耍丑耍怪“压后沉”的,只要你不听话,敢耍厮打赖,那么,就请到大槐树底下来吧,会有执法者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你吊起来的。

芯子表演的戏目都是不成套的。它是某个剧目中的一两组场面而已。比如《火焰驹》中李彦贵卖水,就是由一个孩子扮演李彦贵,肩上挑了一副桶担,学做挑水卖水之事,又如《铡美案》中秦香莲告状的场面,就是由一个稍大点的孩子装成秦香莲,两边又有两个较小的孩子装成她的俩个儿女那样;表演的剧目每年都基本上是一样的,唯有个别场面调整。但是,村上置办的戏不会年年变,所以,再调整都必须适合已有的服装,尤其是武戏那身靠子,可不能随随便便的通用。一般说来,芯子的表演剧目有,李颜贵卖水、劈山救母、花亭相会、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秦香莲告状等等。芯子的表演大都是一杆(架)一故事。这种表演只在装扮,是不用出声的的。

等一切都准备好了,剩下的就是表演了。但在华阴最出名芯子还是要数西关芯子的。

西关芯子,据说可以追溯到明代末年去。但真正让西关芯子出头露脸的,还是解放以后的1958年春节期间的那场比赛。

那年春节期间,就说要参加“陕西省民间社火芯子大比赛”,从过年初三,西关芯子演出队伍就来到了西安,住在南门外的陕西省商业干部学校里。经过比赛,西关芯子以高、繁、透亮、干净四大特点冠绝。这场比赛也奠定了西关芯子次年(即1959年)进京参加建国10周年的庆典活动。活动结束后,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的习仲勋同志亲切接见。事后在回陕西时,因芯子演出的装备过于沉重,在拾掇的时候,被习老发现阻止了,习老说,路途长,又那么重的,不就是些戏装锣鼓铁架子吗?不要带了。老人随后吩咐给华阴西关拨了专款重新置办。

西关芯子的高,是指芯架子高,一般都在四、五丈以上,达近两层楼高,因为高所以更玄(悬)更险,更有看头;繁是指芯架子构成的层数多,一般芯子大都是两层或三层,而西关芯子皆为四层,且每一层可装孩子的位置都比较多,如此装扮出来的芯子,犹如结满了累累果实的果树一样,所以谓之曰繁;透亮指的是芯架上凡装点故事的芯位都是前后错落有致,如同拍摄集体照一样,前面的人不挡后面的人,所以,叫做透亮。西关芯子最大的特点是干净,就是指的装饰干净,演出地点的转变与衔接干净和演出过程中不论是芯子队伍在行进中,还是锣鼓在敲打与舞蹈中,都是不枝不蔓,不拖泥带水的。

每年过年的时候,或是破五那天,有时候是初七八,县城都会有耍社火的,但正月十五闹元宵的那几天,耍热闹耍社火耍芯子的一定会有。那消息会不胫而走,在演出的前一天就传遍了四面八方。人们早早的就来到县城里。那时候,县城就那么一条南北大街,芯子从北向南一路徐徐行进。前面是用铁丝笼子编织的火炭笼子(直径约10~15)若火球状,是用长铁链子系着,几个身着红衣头戴红色纶巾的人,手执铁链一端,把那红红的火球就在空中抡了起来,一起来的还有十几个与抡火球装扮一样的人,他们手执五尺红棍,在前面作开路状,人们见那红色的火球在空中“唿唿哧哧”的作响,那红棍抡得圆圆的,早已经给芯子队伍把路让开了。

之后,两边还有几个手持长竹竿,竿身都是涂了颜色的,那竿子在手里上下晃动,忽忽闪闪的把看热闹的人往两边吆喝着,这时,古老的三眼枪装上黑色的火药,经过捻子引燃,“嗵”“嗵”“嗵嗵嗵”的就响开了,震耳欲聋的响声,烟沤雾罩的场面,把耍芯子的热闹场面渲染到了巅峰。看热闹的人,人挤人人踏人人海人山,街道两岸,站在石阶上的长条凳上的爬上树的骑在墙头的,长长一条太华路,到处都是人。许许多多的人还上了临街的平房顶上了。可真是万头攒动人的海洋。
最好看的还是芯子队伍后面那个坐在一根长长的木椽上,那木椽由几个人控制着,支点就像钟表上指针那样的比例,但这根木椽灵的活度极高,它在很大程度上能来回摆动,更可以如现代吊车的长臂上下升降,那个脸上打扮的妖里胡骚的老妪,头上包个花头巾,嘴里叼了支长管的旱烟锅,一边抽烟一边手指舞指的脸上表情十分丰富,屁股就坐在那根长长的椽头,享受着支配这根椽的人把她忽左忽右忽高忽低的撬摆,奇怪的是她怎么就那样的稳如泰山一般。看热闹的大人小孩子都喜欢围着她转,对着她吹着忽哨呢。

西关芯子在以前是靠人抬的。随着运输与代步工具的发展,西关芯子开始用上畜力车,后来又用上了四轮车,现在,他们的芯子都是装在汽车上的。

在耍芯子的社火活动中,大多数人家的家长会觉得,自家孩子能上一次杆装一次芯子,那可是很难得的事,他们认为,那对他们的孩子可是一次锻炼,对大人家长,也是一次长脸,所以,有许多人家都是争先恐后主动的找管芯子的人请求给孩子一次机会呢。

耍社火除了前面说的规矩之外,绝大多数参与者都是自觉自愿的。如除了队伍前头敲锣鼓的方阵,抡红棍开路的打路者以及孩子们身上的衣服是村上统一制作的,走在社火队伍前面耍怪搞笑的那些老者,一脸的志得意满、一身的得意忘形,可他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可都是自己给自己置办的寿衣呢!他们在队伍中像老玩童一样,手之舞之蹈之的,娱乐了自己,也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博得了众人的乐趣。

这就是华阴人的芯子。这也是华阴人对生活对生命的态度。他们一边在劳作中寻求快乐,一边又在自娱中娱乐了他人。在华山脚下,华阴人就是这样一代代,顽强的奋斗,生息繁衍。

田华,陕西华阴籍,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生人,中共党员,务过农,当过临时工,做过教师,为最后一批被推荐的工农兵大学生,现已退休。其对事物观察细致,善于探索平常事物背后的微理,业余生活平淡,喜欢侍弄花草或以书法绘画消遣时日。写作秉持了寻美与守真的原则,其文亦如其人,朴实无华,洒脱率真,读来也颇具韵味。

一、关于赞赏

赞赏金额平台留5元,其余全部归作者。7天内点击量超过1000的,另加稿费10元,超过2000加20元。作品发布一周后以红包形式发给原创作者。须加微信suyan834398802

二、投稿方式

(0)

相关推荐

  • 【蝶儿小筑]丁丁《年味》

    [蝶儿小筑]丁丁<年味> Leon说:回程票抢票没抢到,我再想其他办法. 这些年来,过年就是我印象中的抢票回家,以及应酬各种人情关系:要么不回老家,带上父母进行过年的旅行. 我,觉得有些厌 ...

  • “新春乐,高陵敲锣打鼓耍社火” 感受最古老的社火狂欢节

    今年是大年初一,来看看高陵区船张芯子社火巡游队伍的社火表演,实在是太精彩了! 高陵船张芯子起源于明末清初,过去都是二月二古庙会上耍,现在都是在春节前后演出,芯子的特点是惊险.奇特.平稳. 社火形式非常 ...

  • 张鹰:“芯子”的记忆(配图)

    "芯子"的记忆(配图) 图/文 张鹰 百节年为首.在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众多节日中,最普及.最隆重.最有民族特色.最有广泛影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这个传统的大节了.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 ...

  • 这是西安最年轻的手艺人,每到正月十五就被绑在高空,只为了……

    天还没亮,陈女士就带着女儿赶去化妆,开始了表演前,长达6个多小时的准备工作. ▲ 陈女士的女儿正在化妆 和陈女士的女儿一样,这里还有二十几个小朋友也早早起来,虽然带着倦意,但依然脸上挂着笑容.孩子们只 ...

  • 关中记忆 | 村里社火(静轩)

    儿时有些记忆,是扎着根的.我出生在三原,五六岁时随父母回长安老家过年, 恰逢村里耍社火,至今对其热闹的场面印象深刻. 过了初五,走门户的人少了,父老乡亲就撮腾起耍社火的事儿.我叔父是村里的车把式和干部 ...

  • 【金榜题名】全国报纸副刊散文一览无余(2021年03月01日)

    ★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发表作者林海蓓散文<爆米花香> ★人民日报海外版旅游天地发表作者刘干散文<香涧湖畔飞鸟还> ★农民日报百姓茶坊发表作者吴静散文<想起了牛铃之声> ...

  • 长安村史 | 长安大仁村的历史灵沼乡冯村历史概述

    长安县灵沼乡冯村(清朝为冯籍村),冯村是刘古愚"订昆弟交"柏子俊的原籍.1890年柏子俊先生辞关中书院讲席,归老冯籍村,筑冯西草堂,刘古愚为书"沣西草堂"四字匾 ...

  • 天地社火乐万家

    从农历正月初一这天起,乡村自娱自乐的活动颇多,最热闹的莫过于天地社火闹新春,一直要耍到元宵节后. 在那遥远的唐朝正月初春,皇帝举行万人迎奉佛祖舍利仪式,从古都长安出发,一路西行,浩浩荡荡,要去皇家寺院 ...

  • 华县杏林故县村的“背芯子”始末

    立足今日华州  尽览风土人情 说百姓  聊历史  笑看传说 (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杏林故县村的"背芯子" 作者 魏志征(华县杏林镇故县人) 杏林故县村 ...

  • 村里闹社火,娃娃们最快乐

    春节一过,接下来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在这期间,全国各地从县市到乡镇再到村庄,都在组织举办富有当地特色的民俗社火活动,为元宵节预热,以便在元宵节当天达到高潮.中国的元宵节社火活动是民俗文化的全民大狂欢, ...

  • 长安社火

    社火的种类很多,有山社火.车社火.马社火.背社火.抬社火.高芯社火.高跷.地社火.血社火.黑社火等.大都在正月祭社.庙会迎神.祈雨时表演.这一时期组织各种文化旅游别有特色.而宝鸡县赤沙镇的血社火是陕西 ...

  • 终南白鹿 :长安区炮里乡东岭村社火

    西安市长安区炮里乡东岭村,阳历4月2号,阴历三月初六,是农村人的喜庆日子:过会.就是亲戚之间提上礼物互相走动,村与村之间展示各自的拿手好戏:踩高跷,划旱船,撑芯子,扭秧歌,等等,吸引十里八乡人来次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