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帝陵 让皇帝 惠陵
皇帝不做,让给弟弟,这种皇帝被称为“让皇帝”。唐朝的李宪就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让皇帝李宪这个人很有意思,应该算是个即聪明而又无斗志的人,所以他很会保全自己。是自己能在帝王的斗争中活到了63岁,已经很不简单了。他还爱好音律,书画。是自己大有作为,要不还不早早就气死了呀。一直到死,还落了个皇帝的头衔,“宫中喋血千秋恨,何如人间作让皇。”清人何亮基在《游惠陵》诗中已经描写的很形象了。
来的时候看过很多关于惠陵的文章,到是有些准备,出蒲城向北一会就到五陵路了。两边树木都已经成材,在烈日之下一点也不显的热,虽然今年的10月已经早早进入秋天。但是平时还是热的挂不住厚的秋衣。最近几年各个地方政府都为了搞活经济,捕风捉影,哪怕是个民间传说也要去印证一翻,然后盖几个庙开始骗钱。而蒲城也不例外。早早就修好了大路。几乎汽车可以直接开到皇帝跟前,下车跪到就可高呼“万岁”了。
每当我离开城市,心情就好了起来。两边都是庄稼地,一股柴草的味道扑鼻而来,是今天的访古之心立即精神了许多,五陵路边有指示路标,当到了地方,左拐不到2里路就到三合村,惠陵就在村口的路东了。这里的游记我也看过不少。可是来了和我想象的竟然没有办法联系到一起。一个大建筑工地,用围墙围着。两扇大铁门半掩着。推开锈迪斑斑的大铁门。里面的景色根本不敢让人恭维,荒草半人多高。叫了几声,没有人在,竟然连一条看门的狗都没有。不便随便进去,返身出来。找村民聊天。结果告诉我,你从前面封土进去。没有人管的。有的时候这里有人,有的时候半个月不见一个人来。一座皇帝级别的陵墓竟然就沦落的如此下场。
进入大门。我顺手捡了个木棍。怕有饿狗扑人。大门前方北面是惠陵墓道进口,边上一个茅草房子,小的只能放进一张床。里面什么也没有,这就是原来惠陵售票的地方。惠陵地宫墓口修了个牌楼式大门。难看的要死。门上一铁将军把守,南面是现在修的博物馆,也是久不开门。破旧的不成样子,很多玻璃被砸烂。门前的地上随便扔着几段望柱的零件,还有一个托龟躺在荒芜的草丛之中,我毫不犹豫的走向陵墓。先看皇陵在说。
因为墓道大门被锁。没有办法进去。只能在外面看看,前几年修的天井盖棚已经烂的只剩一些垃圾在上面。和我看到的照片怎么也联系不到一起。因为雨棚被严重风化。每当下雨的时候,雨水就顺着天井往进灌,四周都是被水淹过的痕迹,看了看。坟墓里面早已经很久没有人光顾了。随时都有可能塌方。这样那里还有人赶进去呀。最少我是不敢进去领教。
北方几十米的地方一座很大的大冢挡住了整个院子。封土前孤独的挺立着清朝兵部侍郎兼副都御史陕西巡抚毕沅所力的石碑,还应征着他惜日的辉煌,大冢上种满了柏树,绿绿葱葱。由此可以判断当时唐玄宗李隆基并没有好好给他弟弟修墓呀。他的封土应该就是随便用地里的土封住的,这样要省不少钱那。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一个豆腐渣工程,有谁见过王陵以上级别的陵墓上面能种活树呀!!!
站在陵墓顶,对面的博物馆和村庄历历在目,现在是下午时间。农村吃饭早。已经很难看到吹烟,一阵阵凉风吹来,让人好不舒服,树木已经很高了。站在里面,还多少有些渗的慌,于是跑下去直奔博物馆而去。
这座新盖的博物馆有半个电影院大。高度几乎超过对面的惠陵大冢,房子这东西和别的不一样。经常有人住它就是在旧依然感觉舒服,可是久不住人。就形同一座鬼屋。大门是锁着的,可以透过大门的玻璃看到里面有几方石碑,这里的荒草比陵墓那边还高。没有办法进去。就绕着房角走,准备去后面看看有没有地方可以进去。
踏着一人多高的草,好不容易饶到后面。墙脚有一方明朝所立碑刻,保护的很好,可是字迹太多,不太清楚,就随便看看,然后准备去爬窗子进去,窗子有几快玻璃是坏的。很容易就推开了。可是太高,有一米五的样子,上面灰很后,手一抓上去。灰就“碰”一下,飞了起来。赶快跑开,看样子要是真的进去,非把自己弄成个泥人不可。还是放弃,算了今天就到这里,走出院子大门,已经是西阳西下的时候。一片红霞透过林间高大的扬树,照的对面荒草一片金黄,西天的晚霞看着就让人陶醉,明天一定又是一个好天气了。对。肯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