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为何被称为权力最大的太子,朱元璋为什么敢放权给他?
明朝权力最大,但也最倒霉的太子,莫过于朱标了。朱元璋对他的信任程度已经到了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程度。而他放给朱标的权利,甚至会让人纳闷:难道这位开国皇帝是想提前退休吗?朱标到底做了什么,让朱元璋对他如此放心呢?
朱元璋虽然是一个挺残暴的皇帝,但是在做父亲这件事情上,他像极了一个普通人,多愁善感还心思细腻。朱标出生的时候,朱元璋正在前线打仗,当他听到朱标出生的消息之后,他大笑不止,最后竟然是笑出了眼泪。
朱元璋登基称帝之后,他就开始全心全意的栽培自己的儿子,一心想把他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君王。而且朱元璋本人也知道,他的名声不是太好,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以后可以做一个名声非常好的仁君。
朱标很听话,他善良且聪慧,学习能力很强,朱元璋留给他的学习任务他总能很好的完成。正是因为朱标是朱元璋看着长大的,所以这位开国皇帝对他儿子的脾气秉性了如指掌。
当朱标可以学着处理政事的时候,朱元璋就开始有意识地放权,他经常是把朝务一丢,让朱标磕磕绊绊的学着去处理,而他作为父亲,作为他儿子的老师,就在旁边边看边指导,但是从不帮忙。似乎,朝务就该朱标独立处理一般。
这样严格的教育方式,也帮助朱标在短时间内很快的成长了起来。到了洪武中期和中后期,朱标手中所握有的权利,用句不合适的话来形容就是“足够他取老朱而代之了”。
朱标不但会参与大部分政事的讨论,甚至在他与他的父亲意见相左的情况下,他都能和脾气暴躁的老朱大吵一架,最后以理服人,逼老朱妥协。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情之后,老朱都会在事后偷乐,因为他觉得,他培养的这个接班人不错,有自己的观点,不畏强权、父权,同时也能以理服人颇有君子之风。
老朱对他本人大概是不怎么自信的,所以他对他的受了很好的教育,饱读诗书,知书达理同时又聪慧过人的儿子十分满意。可以证明老朱的这一心理的一件事,是老朱时常在和他的儿子处理完政事之后,跟大臣们聊天。
大臣们会提及太子,也常常会夸赞太子的成长速度和处事之妙,那时候的老朱,脸上满是慈父养出了个优秀的儿子的骄傲之情。纵使是身在皇家,看到孩子出席,为父的那个不高兴呢?
不过,相较于打小就出生在皇室的人,朱皇帝该是更接地气,他的喜欢表达得更加直爽和干脆。当朱标的弟弟们陆续长大并且执掌了兵权之后,他和自己的老父亲大吵过几次。无非是因为,燕王朱棣野心颇大,日后可能会反,老朱想要找机会除掉朱棣。
但是朱标却劝老朱说“一来他有足够的能力管理好朱家的江山,二来父杀子会惹后世之人痛骂,何况都是一家人,不至于如此”。老朱数次对朱棣起了杀心数次放过了他,少不了朱标在老朱身边“唐僧念”的功劳。
朱标对朱棣的这种态度,其实也让老朱对他的继承人有了更加赞赏的态度。古代皇家之中为了夺权兄弟相残,父子相杀的事情并不少见,朱标能以宽容的心态对待这种权力之争,老朱虽然不是那么赞同,但是也觉得,不到万不得已,还是放过朱棣吧。
以上种种,其实并不完全是因为老朱十分喜欢和欣赏他的大儿子,更是因为,朱标的所作所为老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很笃定,这样一个人,不会和他抢皇位,而且,皇位早晚都是朱标的,他连抢的理由都没有。
所以老朱把他的心腹忠臣一股脑的往东宫“塞”,给了李善长,又把徐达塞给了朱标做他的太子少傅,连常遇春,耿炳文这些能征善战之臣,他也毫不犹豫地派给了朱标,同时也把军权放到了朱标手里。
结语: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老朱这是想要把太子教好了自己去养老的节奏。不过,老朱不太走运,朱标36岁的时候过世了。老朱在他的二儿子,三儿子先后过世之后,他也过世了。留下了对皇位虎视眈眈早就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