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成帝宠妃赵合德为薄眉,号远山黛。从此,看山不再是山。从一对薄眉开始,以“美人意态”反哺了诗情画意,折花一枝,赏其色相只是过门,敷设场景算是登堂,遣怀感受才是入室。试问没有如此这般的联想力,怎么混在文人圈里吟诗作画?
秋渐冷,芙蓉新拆,傍碧水,晓妆初鉴,露匀妖色……
芙蓉宜植池岸,临水为佳,若他处植之,绝无风致。
笺纸中的芙蓉,取“小池南畔木芙蓉”诗意
这里说的芙蓉,不是水中生的荷花,说的是“木芙蓉”。其花晨开暮谢,但是开花的这段时间,也是花色转变的过程,先是本白、淡粉、粉红、紫红。因它色变,如文官进阶升迁而有“文官花”之称。所以隐晦地将木芙蓉花代表官场得意,或者是学问精进。
北宋李迪《红白芙蓉》册之白芙蓉
花瓣尚未玉色的初绽状态,花瓣微染绿
多数植物在霜降之后凋萎,它却霜降之后才盛开。经过一波“惜美人”之骚操作:古人认为水色春绿、夏碧、秋清、冬黑。霜降之后,水天清,影湛波平,最似明镜。因花名谐音“肤荣”,以“秋水”为镜相鉴,为这无需按捺自赏旁观喝彩。画中的芙蓉皆俯身,惺惺作态只为照水——“肖物多幽趣”,这是画家的创造。
北宋李迪《红白芙蓉》册之红芙蓉,芙蓉盛开的画法大体与牡丹相似,但是花芯的点法不同,牡丹黄蕊,芙蓉白蕊。花瓣的纹路也有细腻的表现
在花梗出有“节”,花开一日之荣,然后在梗节处自然脱落。所以“节”很传神。花蕾圆鼓而顶嘬尖,包片八瓣,还是宋画写实啊。
元代王渊《折枝芙蓉》,题跋中王务道的诗写得竟然比很多木芙蓉的诗都完备:浣花溪上秋风急,万里桥西野水明,窈窕一枝谁与赠,篇诗题寄锦官城。
我们现在说的“蓉城”在杜甫所在的唐朝叫锦官城,万里桥西和浣花溪都与杜甫草堂有关。虽然西湖、镇江都有秋赏芙蓉的水景,但是题诗还是很讲地缘的,如果晒文化底蕴的话。
诚如苏轼说“花心起墨晕”,而此心从何发端?政敌王安石写:“水边无数木芙蓉,正似美人初醉着。”他想到是前蜀后主亡国君王衍歌酒纵乐,“妃妓皆夹脸连额,渥以脂粉,曰醉妆”。花瓣变色,就像不胜酒力的姑娘饮酒后脸上的酡红,“芙蓉三醉”即是哪怕醉到萎靡也是美的。苏轼要赏花更容易,只需由乐山水路就能到此一游怀古,后蜀后主亡国君孟昶为爱妃花蕊夫人在成都遍植木芙蓉,但苏轼只落墨水边那些:“芙蓉溪边野芙蓉,花水相媚好。”一个“野”,就透露出风流雨打风吹去的无情,好在“相媚好”有想像空间。苏轼比王安石高明处是花与水有“互动”。
唐寅《芙蓉》,静昭是谁,虽无记载,不排除是美艳官伎,芙蓉照水,美人可会意。
水中倒影中的芙蓉。文人笔墨总添拟人态,好似偷窥着。
元陈琳《溪凫图》,按芙蓉照水的情境,此图可能经过裁切。
秋水和芙蓉的关系明确之后,就引来了各种水禽来。最初,应该只是一种水岸景致的写实,但后来又多长出一些美好寓意,明清画坛用芙蓉做水景花鸟画题材还挺常见。
民间更喜欢用“谐音”的取向,将好意头的愿望给予花鸟中,芙蓉谐音“荣华”,绿头鸭也叫溪凫,谐音“惜福”。花鸟中,以芙蓉和溪凫的搭配最多,只是构图略有不同。关于溪凫的内容,有机会再写啦。
明 吕纪 三思图
明 郑石 芙蓉白鹭
同样是“谐音”,一只鹭鸶配芙蓉寓意“一路(鹭)荣华”。但鹭鸶除了谐“路”音,还可以谐“思”音,画面带劝谕的暗语,呈现在画面上有话锋一转的效果。《芙蓉白鹭》和《三思图轴》来对比,你看鹭鸟的视线关注点,代表“荣华”的花,及代表“呱噪”的雀。你能感受到三思而后行的深意么?
鸳指雄鸟,鸯指雌鸟。画中一定成对出现的鸳鸯一般指代夫妻。所以此画可解作“夫妻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