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简单的口腔溃疡,实则免疫失常,中医带你解读「白塞病」
在之前的推送中,我们已经介绍过了白塞病,那么先来简单复习一下什么叫白塞病。
白塞病也称为贝赫切特综合征,是1937年土耳其医学家发现的一种疾病。属于血管炎的一种。
病变可侵害人体多个器官,包括口腔、皮肤、关节肌肉、眼睛、血管、心脏、肺和神经系统等,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口腔和会阴部溃疡、皮疹、眼部虹膜炎、食管溃疡、小肠或结肠溃疡及关节肿痛等。
为什么要谈中医治疗白塞病?
中医称白塞病为狐惑病,而这一病名最早出在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原文刊载“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吗,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暍,甘草泻心汤主之”;
狐惑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
从原文可以看出,仲景记载的狐惑病有如下主要特点: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即以部位定名,兼“目赤如鸿眼”恰构成本病的主要特征,此记载早于现代医学一千多年。
而在仲景以后的众多医家在《金匮要略》的基础上展开不同探讨,完善了狐惑病的辩证论治体系。如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认为狐惑病:“湿热之毒所止处无不溃烂”,提出湿热致病的理论;
清·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日:“狐惑者,阴虚血热之病也”,提出阴虚血热的病机;清朝太医吴谦著《医宗金鉴》认为仲景记载的狐惑病病久后“目四眦黑”是由于热瘀血腐,故眦络黑”
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医医家们不断探讨狐惑病的辩证论治体系,经历一千多年的完善,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案,而在众多现代临床研究表明,祖国医学对于控制白塞病的进展是有效的。
白塞病的节气养生
时至小雪节气,做为冬季的第二个节气,中医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易收敛收藏阳气,以待第二年春天的到来。
进入寒冷的冬季以后,人们喜嗜高热量食物或者多吃补品以抵御寒冷,进补太过,肥甘厚腻之品容易导致湿热内生,加之冬季干燥,耗伤阴液,内热丛生,更易诱发白塞病的发生。
虽说,冬至进补正当时,但是仍要注意适度进补,切莫“以偏纠偏”。